大河(電影)

大河(電影)

高峰導演的電影《大河》歷時三年拍攝完成,通過描摹20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風雲變幻,講述了水利專家陳大河和冬尼婭這對異國情侶衝破束縛,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我國西部水利建設的感人故事。影片反映了兩代水利工作者為建設、治理塔里木河付出的努力和艱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河
  • 外文名:The Great River
  • 出品時間:2009年
  • 出品公司天山電影製片廠
  • 發行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 製片地區:中國新疆
  • 拍攝地點:中國新疆
  • 導演高峰 
  • 編劇:張冰
  • 製片人:張毅剛,牛遠峰
  • 類型:愛情,劇情
  • 主演李乃文,趙毅,奧利婭,伊斯拉木江·瓦力斯,山鷹
  • 片長:93分鐘
  • 上映時間:2009年5月5日
  • 對白語言:國語
  • 色彩:彩色
  • 線上播放平台:電影網
  • 音樂演奏:亞洲愛樂樂團
故事梗概,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幕後製作,創作背景,拍攝過程,獲獎記錄編輯,發行信息,上映,票房記錄,導演闡述,影片簡評,

故事梗概

解放初期,懷揣著建設祖國大西北夢想的水利學校畢業生陳大河與方文剛一同來到塔里木河,為了解決塔里木河流域長久以來“桃花水”(桃花開放時的洪水)給當地民眾帶來的災害問題,陳大河與方文剛與當地的年輕水利工作者吐爾遜一起,在英蘇村阿布杜拉老人和鄉親們的幫助下,戰天鬥地共同修建了維繫當地百姓生產生活命脈的水利工程——大海子水庫。在水庫修建的過程中他們結識了蘇聯專家安東諾夫和翻譯冬尼婭,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感情。
中蘇關係變化,蘇聯撤走所有在華人員時,留下了一套偽造的塔里木河流域水文調查資料。面對分離,冬尼婭毅然選擇留下,選擇了陳大河,並把安東諾夫給她的真實資料交還給陳大河。冬尼婭的痴情與堅強,感動了陳大河。但這也因此讓整個大壩工程背上了“修正主義”的罪名。危難中方文剛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卻被迫離開了塔里木河水利建設工地,為了能繼續施工陳大河立下生死狀,用自己的性命為大壩的安全擔保。
洪水來了,陳大河和冬尼婭帶著出生不久的小南疆站在了新修的大壩上,吐爾遜和鄉親們一起站在了陳大河的身後……塔里木河第一次臣服於陳大河等建設者的腳下。為了徹底治理水患,陳大河與冬尼婭進山尋找新的山區水庫時遭遇土石流冬尼婭不幸遇難。
二十年後,水庫大壩泥沙淤積,塔河主幹道斷流,下游的胡楊和生態急劇惡化。陳大河開始意識到這座用青春和生命修築的大壩,將在歷史的車輪中慢慢的褪色,他給兒子陳南疆留下了記錄塔里木河流域完整的水文勘測文稿後溘然長逝。
陳南疆完成學業回到塔里木河,父親用生命築起的大壩因阻斷了疏水主河道將被拆除,他站在父母的墓前請求他們的原諒和理解,這一舉動遭到養父吐爾遜和鄉親們的強烈反對。因為,他們已經把這座大壩看作陳大河與冬尼婭的化身,陳南疆與養父吐爾遜以及妹妹貝爾娜的矛盾也越演越烈。
在父親測繪文稿的指引下,陳南疆與妹妹貝爾娜一起重走塔里木河古河道,尋找著父親當年留下的一個個河道拐點,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後,兄妹倆終於被父輩們當年治理塔里木河流域的激情歲月所感動並相互和解。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陳大河李乃文----
吐爾遜伊斯拉木江·瓦力斯----
陳南疆趙毅陳大河之子
冬尼婭奧利婭陳大河之妻,俄羅斯演員飾
貝爾娜阿依古扎麗·阿不都瓦依提----
安東諾夫山鷹蘇聯專家,烏克蘭演員飾
方文剛袁琛----
阿布杜拉吾守爾·賽來----
亞生阿布都克木·阿不力孜----
阿娜爾汗胡爾西德·吐爾地----
吳亮韓偉----
斯迪克庫爾班江·吐爾達洪----
班長楊海超----
公安局長郭成----
穆拉提馬合木提·阿木提----

職員表

出品人製作人監製
張毅剛張毅剛、牛遠峰王淑平、楊進軍、牛遠峰、艾尼瓦爾·馬木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06年,天山電影製片廠把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拍攝獻禮影片的任務交給張冰。為準確地展示新疆的巨變,張冰兩次進入塔里木河沿岸採風,與許多水利工作者進行了座談,了解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在與天山電影製片廠的同事討論確立電影主題後,張冰先後採訪了近百位不同年齡段的水利工作者。歷時兩年,六易其稿,終於完成了劇本的創作。
大河(電影)

拍攝過程

據製片方介紹,為了營造出影片激情的氣勢和效果,片中的很多場景都由航拍完成,而在洪水泛濫、沙漠風暴的特技製作方面也是精益求精。影片編劇張冰在談到劇本的創作時表示,“和當地的水利工作者在一起生活,感覺他們真是太苦了。”而一句“這活真不是人幹的”也表達了他對於水利工作者無私奉獻的欽佩之情。

獲獎記錄編輯

時間影節獎項獲獎者參考資料
2009年8月29日
優秀編劇獎

優秀故事片獎
-
2009年9月
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電影類獲獎作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發行信息

上映

新疆首映
2009年5月5日,《大河》作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第一批重點國產的影片”在新疆烏魯木齊的烏魯木齊市人民劇場進行了首映。
北京首映
2009年6月5日,《大河》在京首映,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等相關領導出席了首映式。當天,影片編劇張冰、演員李乃文、奧莉婭、伊斯拉木江、阿依古扎麗等也來到現場與觀眾見面。

票房記錄

2009年5月5日,電影《大河》在新疆首映,到同年6月初,取得了100多萬元的票房成績,有3萬多人次觀看了該片。

導演闡述

一、 本片主要講述了陳大河與冬尼亞的愛情、表現一對跨國戀人之間發生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經歷。同時反映和折射出,兩代水利工作者從五十年代開始至今,為建設、治理塔里木河,付出的努力和艱辛。
二、故事以兩代人在水利建設中的情感故事為主線。
由於故事和人物所處的歷史背景相對比較龐雜。我們儘量避免對作為影片背景的歷史因素進行過多的描述和表現。
將主要視點集中在兩個時空兩組人物的感情關係上。
陳大河與冬妮婭的愛情線,陳南疆與貝爾娜的親情線。
陳大河與冬妮婭,一對跨越民族、跨越國界的戀人。從他們相遇相識,到相知相愛。力求突出兩人愛情純美忠貞的同時,帶出那段跨越二十年的社會歷史變遷,以及塔里木河流域在建國後由於人工改造而出現的生態變化和發展。
陳南疆與貝爾娜,從彼此牴觸,到相互理解認同,直到最終放下隔閡並肩投入工作。用這條線索牽出現代水利人在對塔里木河流域實施綜合治理過程中彷徨憂鬱的過程,和他們最終選擇沿著父輩的腳印投身於祖國水利建設的感人事跡。
三、基於上述創作方向,我們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敘事把握、具體、真實、質樸。儘量避免有說教的痕跡。
以清晰的敘事脈絡,細緻動人的情節,磅礴的壯觀場面展現故事和人物。
攝影:
表現自然環境和場面時,要儘量使用不同視角,展示塔里木河的波瀾壯闊,及治水場面的宏偉壯觀。
有難度的場面,雙機拍攝。特技模型部分,多機拍攝。
運用關係鏡頭,突出人物與人物、人物與場景之間的內在關係,在可視性前提下追求真實感,強調觀眾觀影時的身臨其境……
美術:
一定要樸實自然。
實景為主,場景、道具、服裝及化妝都要真實細緻地再現歷史,再現歷史中的人物。
音樂:
突出巨觀和微觀時兩種不同處理。強調地方特色的旋律和氛圍,與簡潔、樸實的畫面相輔相成,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
五、以上幾點主張,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先讓觀眾欣賞一個以愛情為主線的感情故事,打動觀眾。再由觀眾從他們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故事背後的歷史和水利工作者可歌可泣的經歷。

影片簡評

首先,《大河》配得上為建國60周年獻禮的重任。片名《大河》“一語雙關”,既是影片主人公陳大河的名字,也是故事的主線——新疆塔里木河,這條河在新疆,在中國都是赫赫有名。塔里木河整個流域的生態、居民和歷史代表了新疆的特色,也有著充分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在片中的中蘇關係的年代背景之下,甚至還具備國際化的眼界。這樣宏大的題材正是具備建國60周年獻禮的厚重感。
其次,《大河》中陳大河、陳南疆父子兩代治理塔里木河的故事,採取平行敘事的手法,但塔里木河的主線傳承了兩代人,甚至整個新疆歷史。塔里木河的自然風貌和歷史文化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根”,兩代人根據不同的情況,對治理塔里木河的觀念轉變,也表明了內地投身新疆建設開發的一輩人,和後繼者之間精神的延續,對塔里木河情感認知的升華。
陳大河這一輩當初是看到南疆農牧民生活條件的艱苦,決心讓塔里木河的漂移不再危害一方,甚至建造水庫服務當地居民。這是當年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人的精神和風采。但是到了陳南疆的一代,新時期的水利專家面對當地居民多少年的生活習慣和情感,有著很不同的考慮,陳南疆和幾個助手深入塔里木河流域考察的一段故事,幾乎是一次自我和新疆人的“尋根”之旅。塔里木河對當地人,對新疆歷史,新疆民族文化的積澱象徵著一段時光長河的波浪,既有深厚的情感皈依也有著無情的消逝傷感……中國文化中對這種聚散無常的感懷是具有時間穿透力,陳大河夫婦的墓隨著他的心血——水庫大壩——炸毀完全融進塔里木河的波濤中……仿佛是陳大河一代人等待多年的朝向塔里木河回歸的儀式!
《大河》這部影片另外一個亮點是對中蘇關係背景的處理。中蘇過去的友好經歷了一些無奈的變遷,陳大河與冬妮婭的感情儘管有些浪漫離奇,不過對蘇聯專家的刻畫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一開始在大會上,陳大河與蘇聯專家的矛盾就爆發,蘇聯專家的形象有些讓人懷疑是偏重“反面”的。後面不少地方,蘇聯專家都有針對陳大河的地方,不過到他為假資料反省的一段,開始令人思考這些蘇聯人自身的性格,並非想像的好與不好那么簡單,尤其回到蘇聯後,教授在冬妮婭決定私自越境再到中國尋找陳大河時,真正體現了這個蘇聯專家的人性化光輝,這些是真實的有血肉的人物形象。
陳大河與冬妮婭的戀情經歷波折,冬妮婭以吐爾遜家人的身份嫁給了陳大河,一大家人都為塔里木河奉獻了一生。這個故事沒有單純糾纏在所謂主旋律的主題上,治河關聯了人物的命運,情感關聯了兩代人和兩國人,這都是過去新疆電影幾乎沒有涉及過的複雜結構。
《大河》中幾個演員的表演都很不錯,像開場陳南疆為了遷墳和當地人發生衝突這樣的場面很有分量,表演其實略有點過,但為了突出情緒的波動並不算多大的瑕疵。作為外國演員,冬妮婭在片中的表演很難得,這個人物設計也讓人敬佩。電影主創人員並沒有因為當年中蘇關係的變故,抹殺很多蘇聯專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和犧牲,冬妮婭這個角色代表了那些紮根中國邊疆,幫助中國人民建設、發展的外國人的高尚情操。而吐爾遜、阿卜杜拉等少數民族角色也十分鮮活,甚至很多其他演員的表演體現了少數民族語言的幽默,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的一些場面也代表了當下新疆電影的最高水準。為什麼說《大河》能夠體現新疆電影的突破,具備新疆大片的水準,一方面是大題材,大結構,更現實的就是大場面。儘管實際上影片的幾百萬資金投入不能與國內大製作影片相提並論,與新疆歷年影片的成本也沒有太多差別,但《大河》所表現的場面卻在有限的資金下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影片一開始反映牧民反對陳南疆遷墓炸大壩的一場,中間大壩截住洪水還有最後炸毀大壩等,《大河》顯示新疆電影在場面上的一些巨大進步。
整體上,《大河》標誌了新疆電影在向市場主流電影靠攏,不再單純強調影片的主旋律意識,而是儘量讓新疆觀眾和內地觀眾都能接受,不再刻意營造民漢團結的高調,而是讓故事的發展糾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使觀眾認同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國籍的人物之間的情感關係。《大河》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在目前的新疆電影中,它算是佼佼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