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風匣

大武風匣製作工藝起源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大約有280多年的歷史,適用於冶煉、鑄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武風匣
  • 起源:清朝乾隆年間
  • 適用:冶煉、鑄造
  • 工序:選材、處理木材、配料、製作等
歷史沿革,等級劃分,製作方法,

歷史沿革

據記載,康熙39年(1701年),有一個姓楊的木匠從外地遷到大武村居住,他精通各種木匠活,尤其善於做風匣,他利用當地大量生產楸樹和桐樹的有利條件,成立了木匠鋪,收徒傳授製作風匣的技藝。後來,大武村做風匣的越來越多,並形成了祖傳做風匣的技藝。大武風匣不但做得漂亮,而且質量好、風力大,遠銷全國各地。因為風匣出名,建國前後,大武村90%以上的戶都做風匣。

等級劃分

大武根據用途,規格大小大體分為三個等級。一等為大風匣,主要用於冶煉、鑄造,分為兩種,即長3.2尺、寬1.2尺高1.8尺、高1.8尺、和長2.8尺、寬1尺、高1.7尺;二等為中級規格,供普通家庭生活需用,分為長2.6尺、寬1.6尺、高0.9尺和長2、4尺、寬0.85尺、高1.3尺兩種;三等為最小規格的風匣,主要用於銀匠、錫匠、小爐匠等走街串巷做生意用,也分為兩種,即長1.8尺、寬0.65、高1尺、和長1.6尺、寬0.6尺、高0.9尺。大武的風匣藝人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製作規格不同的風匣。

製作方法

大武風匣的製作過程一般分為選材、處理木材、配料、製作、安裝等幾道工序。選材:一般選用秋樹和梧桐樹,因為這兩種木材質量好、不易變形。處理木材:將選好的木料鋸成所需要的板材,然後在太陽下曬乾,再用鋸末點燃的溫火烘烤,直到木材徹底乾透,根據風匣所需用的尺寸將木材進行研縫,將木材粘接牢固。配料:根據風匣的規格,將木板截成所需要的大小。製作:用鋸子、刨子等工具,根據風匣的規格將準備好的木板進行粘接和整理,製作好風匣的配件,主要有上下蓋子、上下樑子、壓條、沿板、籽口、拉桿子、貓頭、前後門子、海眼,還有底部的約風、舌頭、風口、氣嘴等。安裝:將所需部件按次序組裝到一起。各部件的組裝,初用魚膠等材料,後用水膠、木釘等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