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藤黃

大果藤黃

大果藤黃(學名:Garcinia pedunculata Roxb.)是藤黃科藤黃屬植物,喬木,高約20米;樹皮厚,栓皮狀。葉片堅紙質,橢圓形,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2-)15-25(-28)厘米,寬7-12厘米。花雜性,異株,4基數;雄花序頂生,直立,圓錐狀聚傘花序。果大,成熟時扁球形,兩端凹陷,直徑11-20厘米,黃色,光滑,果柄長5-6厘米,有種子8-10。種子腎形,假種皮多汁。花期8-12月,果期12至次年1月。

分布於中國和孟加拉(北部和東部);在中國分布於雲南西部(瑞麗、盈江)、西藏東南部(墨脫),生長於海拔250-350(-1500)米的低山坡地潮濕的密林中。

果實中間部分及多汁的假種皮橙紅色,產地民眾常食用,味頗酸;樹皮、枝、葉及各部幾不流黃色樹脂。該果又名減肥果,其中含有大量的羥基檸檬酸,能抑制脂肪的合成,從而達到減肥的功效。同時,大果藤黃中含有的藤黃新酸,對腫瘤和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藥用和果用方面都有極高的價值。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喬木,高約20米;樹皮厚,栓皮狀。葉片堅紙質,橢圓形,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2-)15-25(-28)厘米,寬7-12厘米,頂端通常渾圓,稀鈍漸尖,基部楔形,中脈粗壯,在上面微下陷,在下面隆起,側脈整齊,斜升,9-14對,第三次級脈幾平行,互相聯結,幾不明顯,葉柄長2-2.5厘米。
花雜性,異株,4基數;雄花序頂生,直立,圓錐狀聚傘花序,長8-15厘米,有花8-12朵,總梗長3-6厘米;花梗粗壯,自上至下漸細,長3-7厘米,寬3-7毫米;萼片闊卵形或近圓形,厚肉質,邊緣膜質;花瓣黃色,長方狀披針形,長7-8毫米,雄蕊合生成1束,幾無花絲或靠近退化雌蕊的少數幾枚具短的花絲,束柄頭狀,長約3毫米,包圍-退化雌蕊,花葯多數,退化雌蕊圓柱狀楔形,稍有稜,柱頭盾形,具不明顯的瘤突;雌花通常成對或單生於枝條頂端;花梗粗壯,長3.5-4.5厘米或更多,寬5-6毫米,微4 稜形,基部具半圓形苞片2;子房近圓球形,8-10室,柱頭輻射狀,8-10裂,上面具乳頭狀瘤突;退化雄蕊基部聯合成1輪,包圍子房,約80-100枚,上端部分分離。果大,成熟時扁球形,兩端凹陷,直徑11-20厘米,黃色,光滑,果柄長5-6厘米,有種子8-10。種子腎形,假種皮多汁。花期8-12月,果期12至次年1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和孟加拉(北部和東部);在中國分布於雲南西部(瑞麗、盈江)、西藏東南部(墨脫),生長於海拔250-350(-1500)米的低山坡地潮濕的密林中。大果藤黃是一種喜歡溫暖而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歡潮濕而不耐旱的亞高溫植物。影響大果藤黃分布的主要限制指標包括極端最高溫、7月平均溫、平均相對濕度、平均氣溫、蒸發量、溫暖指數、平均日照時數和1月平均溫。其中,熱量條件包括年平均氣溫和溫暖指數,是對大果藤黃地理分布影響最大的主導因子;濕度因子包括年降水量和平均相對濕度,是對大果藤黃地理分布影響較大的第二主導因子。

繁殖方法

大果藤黃於每年的11月採種,採種後將外果肉部分去除,將種子清洗乾淨晾乾,即可播種。播種前將種子用敵克松500-600倍液浸泡,因種子較大,可直接點播於營養袋內,搭建塑膠拱棚。

栽培技術

造林時間為每年的6-7月,選擇生長良好的苗木進行造林,造林密度為2米×3米。造林地清理及整地應在造林前的2-3個月完成。在定植時,每塘施普鈣肥0.2千克,回填表土與肥料拌勻,將苗子放置到塘中心,扶正苗後再培土,土要打碎,撿除石塊、草根、樹枝等雜物,邊培土邊踩實,培土至塘穴上部龜背狀,防止積水糟根,影響成活。

主要價值

食用:果實中間部分及多汁的假種皮橙紅色,中國雲南和西藏當地民眾常食用,味頗酸;樹皮、枝、葉及各部幾不流黃色樹脂。
藥用:該果又名減肥果,其中含有大量的HCA(Hydroxy Citric acidfu,羥基檸檬酸),能抑制脂肪的合成,從而達到減肥的功效。同時,大果藤黃中含有的藤黃新酸,對腫瘤和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藥用和果用方面都有極高的價值。

保護級別

大果藤黃是世界上藤黃科中果子最大的一種,因植株稀少而被列入中國被子植物瀕危及稀有種名錄(Ⅱ)。
大果藤黃大果藤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