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歌圩

大明山歌圩

大明山歌圩,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是由南寧大明山風景旅遊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廣西南越山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廣西歌圩品牌文化活動。以“創新傳承傳統文化,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為宗旨的歌圩,,每月1日風雨無阻在大明山山歌台舉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明山歌圩
  • 節日時間:每月1日
  • 節目主題:每月一主題,月月推新篇
  • 流行地區:廣西
  • 節日起源:廖江歌圩
  • 遺產編號:690
大明山歌圩起源,大明山歌圩發展,主要活動,活動形式,發展現狀,

大明山歌圩起源

大明山歌圩是大明山周邊地區壯族民眾自發組織參與的歌圩活動。《武鳴縣圖經》有“每三月初一至初十日,沿江上下,數里之內,士女如雲”的記載。據當地老人回憶,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沿山腳一帶山坡地或圩場,逢年過節都有規模或大或小的歌圩活動,其中以“雷江-楊圩-兩江”一帶為核心區域的“雷楊江歌圩”較有代表性。“雷楊江歌圩”上承大明山南麓“廖江歌圩”,已有上百年歷史。“文革”期間,“雷楊江歌圩”曾一度中斷,直至八十年代才恢復,並從2008年始逐漸將歌圩地點從雷江路口移至南寧大明山大門區,發展為現今的大明山歌圩。

大明山歌圩發展

大明山歌圩繼承自大明山南麓廖江古歌圩,廖江歌圩位於大明山南麓,曾是歷史上廣西最大的歌圩之一。但大明山歌圩不是簡單的複製傳統歌圩,更多是推動傳統歌圩的創新發展,具備系統性、創新性和持續性的新時代特徵。
歌圩通過“每月一主題,月月推新篇”的形式,為壯鄉民俗、非遺文化“搭台唱戲”,形成依託大明山旅遊景區,呈現山歌曲調、非遺文化、民俗演藝、風俗互動、民俗競技的民俗文化大舞台。

主要活動

1、廣西歌王表演賽
2、大明山旅遊小天使才藝選拔賽
3、非遺文化節
4、少兒足球賽
5、第15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分會場
6、大明山知青藝術節
7、飛躍大明山山地運動會
8、大明山第一屆漢服文化藝術節

活動形式

1、上午精品節目匯演
每場活動圍繞歌圩主題思想,開展歌圩開幕式文藝匯演+山歌展演,每場邀請10-15個民俗節目匯演,如侗族專場、知青專場、少兒才藝大賽專場、歌王表演賽專場等,通過廣西少數民族表演,展現廣西多彩民俗和壯鄉山歌文化,同時為各民族提供民俗文化交流平台。
2、下午公眾擂台賽
每月1日下午13:00準時舉辦公眾擂台賽。公眾擂台賽台上設4名壯語擂主+1名漢語擂主,台下設2名專業評審+3名觀眾評審。攻擂手以自由報名為主,上台後可自由選擇挑戰擂主。所有攻擂手與擂主通過現場即興創作、臨時編歌、臨時發揮、出口成歌。
3、自自由歌台對歌+民俗互動+圩日交易
大明山前廣場設自由歌台對歌,由歌王領唱,民眾自由參與,並設定多種民俗互動遊戲,如竹竿舞、山歌待客、壯鼓迎客、蘆笙踩堂、壯語山歌教學、拋繡球、踩高蹺等,與遊客互動,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同時設展銷區,以特色小商品、當地土特產、壯鄉美食為主,做到有歌便有圩。

發展現狀

自2016年恢復舉辦,每月1日風雨無阻,至今已成功舉辦了39屆。武鳴、馬山、上林、大化、都安、平果等縣(區)甚至來自貴州的民間山歌手都聞訊而來,以歌會友,相互切磋。圩均3000人,最高達6000人/期。
大明山歌圩於2017年10月份被南寧市政府列入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並於2018年12月被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69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