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翼贊會

大政翼贊會

大政翼贊會(日文:たいせいよくさんか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一個極右翼政治團體。於1940年(昭和15年)10月12日宣告成立,1945年6月13日解散。該組織以推動“新體制運動”作為主要目標,在二戰期間,以一黨專政的模式統治日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政翼贊會
  • 外文名:Imperial Rule Assistance Association 
  • 性質:日本的一個極右翼政治團體 
  • 宣告成立1940年10月12日
  • 意識形態日本軍國主義、日本帝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 
  • 青年組織:大日本赤誠會(大日本青年黨) 
  • 準軍事組織:大日本翼贊壯年團 
  • 議會團體:翼贊政治會 
  • 解散時間:1945年6月13日 
簡介,宗旨,相關,實踐綱要,

簡介

成立後的首任總裁為近衛文麿(日本語:このえ ふみまろ)。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日益內外交困。為擺脫困境,近衛內閣試圖仿照德、意法西斯體制,在日本國內以達成‘國防國家’為目標,解散現有政黨,推行輿論劃一、一國一黨的‘新體制運動’。1940年6月,由近衛文麿出面,發起這場運動。七、八月間,社會大眾黨、政友會、民政黨等先後宣告解散。8月23日,近衛成立新體制籌備會,吸收橋本欣五郎緒方竹虎武藤章等軍政界要人參加活動。10月12日,新體制的具體成果大政翼贊會正式成立。
創始人近衛文麿創始人近衛文麿

宗旨

大政翼贊會的宗旨是‘實踐翼贊大政的臣道,上意下達,下情上通,密切配合政府’。總理大臣近衛親任總裁,各地支部長由都道府縣知事兼任。在中央和地方分設大政翼贊協定會,開展法西斯精神總動員,大力推行軍國主義法西斯教育。大政翼贊會還把產業報國會和日本婦女組織納入體制,甚至在東亞的侵略地區亦有組織。日本隨即進入“一君萬民”、“萬民翼贊”的軍事法西斯“總力戰”體制。
大政翼贊會的總部大政翼贊會的總部
日本戰敗前夕,大政翼贊會於1945年6月解散。

相關

所謂“翼贊”,就是“幫助天皇”的意思。大政翼贊會是國民總動員體制的核心組織。它通過上意下達的方式,引導國民的思想精神運動。作為下部組織,設定有道府縣支部、市區町(鎮)村支部、街道居委會、鄰里組等。1942年4月的眾議院議員選舉中,由軍部、財界人士組成的“翼贊政治體制協定會”選定了和眾議院定數相同的推薦候補人數並令之參加選舉,使得整個選舉成了“翼贊選舉”。此次選舉剛剛結束,就成立了以眾議院議員為中心的政治團體“翼贊政治會”,確立了其與政府及大政翼贊會的三位一體的翼贊政治體制
大政翼贊會成立大政翼贊會成立

實踐綱要

大政翼贊會在召開成立大會的時候,並沒有發表什麼綱領宣言,到了1940年12月14日,發表了如下的實踐綱要。
現在世界正面臨具有歷史意義的轉變時期,以實現八紘一宇為國家根本大計的皇國,須萬眾一心,竭盡全力奉戴天皇,確立物心一體的國家體制,藉以成為世界道義上的光輝領導者。
現在,本會將互助互誡,提高皇國臣民的覺悟,率先成為國民的楷模,始終與政府互為表里,同心協力,以求上意下達,下情上通,努力實現高度國防國家。
一、國民積極實踐襄助國政的“臣道”。即無限信仰體現無上絕對普遍真理的國體,忠實遵奉歷代詔敕的諭旨,竭力發揚明治維新的傳統精神。
二、協助建設大東亞共榮圈。即在完善大東亞共榮體制,謀求其興盛的同時,進而努力建立世界新秩序
三、協助建設翼贊政治體制。即以翼贊精神統一經濟、文化生活,努力建立強有力的綜合性政治體制。
四、努力建設翼贊經濟體制。即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能力與科學,建立綜合性的計畫經濟,藉以謀求生產飛躍發展,努力建成大東亞的自給自足經濟。
五、協助建設文化新體制。即根據國體精神,造就雄渾、高雅、明朗且又富有科學性的新日本文化,內則振奮民族精神,外則努力發揚大東亞文化。
六、協助建設生活新體制。即擴大公益,開展社會工作工作,培育推進新時代的理想與氣魄,努力樹立全體國民悉為一家成員而團結在國家理想之下的生活體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