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古寺

大悲古寺

大悲古寺位於遼寧省海城市毛祁鎮,是一座淨土修學場所。主要以持名念佛為主,大悲古寺是一座古老寺院,始建於唐朝,距今已有千年,乃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應化道場。寺院所有建築是法界的再現,表四聖六凡法界。是一所藝術的教學殿堂,願一切眾生聞法得度,轉迷為悟,離苦得樂。在距離海城市區南五公里左右的唐王山車站的東側,有一座海拔不過一百三十米的小山。它就是海城的一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名山,唐王山,原名叫平頂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悲古寺
  • 外文名稱:Dabei Ancient Temple
  • 地理位置:遼寧省海城市毛祁鎮趙八里村
  • 著名景點:大悲古寺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遼寧省海城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大悲古寺典故,寺院文化,乘車信息,

大悲古寺典故

唐王山的傳說:
相傳,唐王李世民率兵東征時,曾與部將薛仁貴在這座小山頂上下過棋。山上有副神奇的石頭棋盤,石頭棋子可以在棋盤上前後移動,卻怎么也拿不下來。山頂上有一塊平地,稱之為“脫靴頂”,是當年唐王脫靴子抖落出來的土形成的。山上還有唐王留下的石鍋和馬蹄印。後來人們便把這座小山叫做“唐王山”而流傳至今。近幾十年來,由於人們在這裡採石開礦,山上這些遺蹟已不復存在了。
唐王山東南方的三皇山上,原有一座年代久遠的古廟,唐王山大悲寺廟。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征時,來到唐王山。有一日,唐王在睡夢中,夢見南海大士觀音菩薩點化於他,說唐王有一劫難……由於菩薩的解救而使唐王逃過了危難。唐王回朝後,便下旨重修廟宇。唐王山大悲寺廟,便由此而建。
《鞍山市文物志》: 據文字記載,唐王山大悲寺廟始建唐朝,原古廟分為東、西兩院。東院正房五間,東廂房四間及門房六間。西院建有正殿三間,東、西各有配殿三間。前有山門,兩側分別建有鐘、鼓二樓。廟內立有兩塊高大的七孔透龍碑,分別是重修古寺時的碑記和功德碑。廟前空地上,原來有古時栽植的繁茂的棗樹林。現僅存二十餘棵。
多年的歷史輪轉中,古廟雖經輾轉復修,還是逐漸廢舊不堪 。為開發旅遊資源,一九九二年原廟被遷至海城毛祁鎮曹家堡重建。所存的兩塊龍碑也被遷至那裡的大悲廟前。
唐王山大悲古寺,乃是觀世音菩薩應化道場。二零零零年七月,海城當地的有緣之士和信眾為弘揚歷史文化、再現名勝古蹟,

寺院文化

寺院所有建築是法界的再現,表四聖六凡法界。是一所藝術的教學殿堂,願一切眾生聞法得度,轉迷為
悟,離苦得樂。
道場修學分四個區域,有儒家基礎教學區,學佛接引區,大眾共修念佛區、道場如法行持,僧俗二眾持戒嚴謹,道風純樸,各種佛事活動、食宿、法寶全部免費。
2002年開始每月初一、十五舉行念佛法會。每次參加人數百人以上。荷擔如來,紹隆佛種,延續佛燈明,唯願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共建和諧社會,打造人間淨土。
觀世音菩薩靈感真言:
千萬思路通此山 ,何人曉得這是岸,觀音倒駕解脫船,
指點迷人度有緣,往生西方不用錢,只需放下世間貪,
三業清淨時時檢,四相空過刻刻現,無上正等覺正淨,
圓滿無礙佛現前。修行不執經念咒,一句彌陀大經典,
心悟開解觀自在,外覓何得覺性來。世人迷惑權勢財,
未見盡頭空去來,八苦難逃不自在,知足常樂開心懷,
福壽無量何因起,放下世間極樂來,為師何曾妄過語,
妄語業報阿鼻獄,眾生允允哭淒淒,何時醒悟自歸依,
佛法末期風波起,執著神通忘真己。神通外因一時現,
滅時似燈室內暗。勸諸同修彌陀念,自做如來神通全。
西方極樂金燦燦,只需有願不需錢,眾生願同師踏蓮,
甘為垂護永不返。
周煦茗金剛經學習心得
人不自救誰來救
法不長住相何求
了去塵埃觀自在
度盡凡塵有緣人

乘車信息

1、北京-海城,直達火車。(遼寧省海城市毛祁鎮唐王山大悲古寺)
2、深圳有直達海城的車。
3、上海有直達海城的車。
4、從各地坐車到海城站、海城西站下車。海城站前坐6路公交(站前——毛祁)到唐王山大悲古寺下,車票每人次2.5元。在站前坐計程車15元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