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橋

大德橋

大德橋在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驛坂村街南四十米處,橫跨驛坂溪,為石墩石樑橋,南北走向。大德橋現殘長18米(含橋墩引坡24米),寬3.4米,高2米;現存三孔四墩,每孔跨度5.3米,原有長方形橋墩上端疊梁出檐,橋面由三節石板條連線(三孔四墩),每節由五條石板鋪成,橋板條石最長5.9米,最寬0.7米,最厚0.4米,現在仍為鄉間交通要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德橋
  • 外文名:Big bridge
  • :24米
  • :3.4米
  • :2米
泉州市大德橋,惠安縣大德橋,

泉州市大德橋

大德橋始建於宋代泉州造橋熱潮期間,原址在“北隅五十武許”,清順治年間,惠邑侯卿十一世祖山東嘉祥知縣陳懋芳獨資在原址重建。清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惠邑侯卿人一品光祿大夫陳元椿與仲子即用通判陳文煇重修。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年)因大雨全橋盡塌。嘉慶八年癸亥(1803年),驛坂鋪後吳鄉侯卿國學生陳永華(嘉慶五年庚申科舉人陳中復父親,縣誌記:提督鳴夏公從子)出資白金四百多兩移至現址重建,歷時兩月工成。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年)三月,時為惠邑知縣黃甲元撰書碑記,立於橋南15米處“關帝廟”門口(現驛坂村街尾9號),給予彰表。清道光九年己丑(1829年)四月,知縣同卜年重修。明嘉靖《惠安縣誌》稱“邑之跨溪谷山間,疏潮汐,越溝渠而為橋樑者,不可勝數”。“惟取其臨要衝大道,工巨而利溥者”。大德橋橫跨驛坂溪,處於原全國性交通幹線的“官路”上,且西通田船,直達晉北,是交通要塞。古驛坂溪源出大霧山東麓,與源出觀音山後懸鐘嶺的菱溪在驛坂合流,《惠安風土誌》稱“這條溪是本縣惟一可圈可點的溪,終年四季,青山不老,綠水長流。下雨時候,志得意滿、奔騰澎湃、溝澮皆盈”。可見其初始規模之宏大,據說,此橋南起大德山麓,北接驛坂街(據說原來街道也是橋、現已成陸地),現殘橋南面十五米處的關帝廟大門外右側有並列豎立兩塊石碑。右側石碑長1.53米、寬47.5厘米,厚12厘米,中間陰刻“大德橋”三字,左邊刻“道光己酉年四月立石”,右邊刻“知惠安縣事仝卜年捐修”。左側石碑:長1.83米,寬65厘米,厚13厘米,碑刻文字:“大德橋舊在北隅五十武許國朝順治間進士陳公懋芳建後圮於水邑紳陳諱文煇修焉乾隆四十八年大雨橋盡塌廿載以來沙石壅塞水勢南沖民艱於涉爰捐廉俸延陳君永華董其役移址於斯重新營造靡白金四百兩有奇閱兩月橋成時嘉慶十有二年丁卯桐月之吉知惠安縣事黃甲元記”。
這塊石碑原來就立在大德山下。街尾以南那大片農田就是當時的溪底沼澤地淤積日高而成田。按此推測,原來的大德橋至少長250米以上,是僅次於安平橋、 洛陽橋的天下名橋,分享“泉州橋樑甲閩中”的美譽並不為過。
這座歷盡滄桑的古橋,隨著上游陳田、菱溪水庫的修建和地形的變化,原橋身大部分先後廢圮無存。但其象徵古代先民勤勞智慧和富於創造性的艱苦創業精神,以及為方便福建南北交通、促進經濟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將永遠激發人們熱愛家鄉、建設家園的熱忱。其獨特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在文化史上將永遠閃耀光芒。1979年惠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泉港區成立後為泉港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惠安縣大德橋

大德橋 位於福建省惠安縣塗嶺鎮驛坂村舊街街南,宋時建,原來長47米7孔。現存橋長含橋墩引坡24米,寬3.4米,3孔,為石墩石樑橋,橋面結構由三節石板條連線,每條石板條長約6米,共18米。各節由5條石板鋪成,橋板最長5.9米,寬0.7米,厚0.4米。清順治年間、嘉慶八年癸亥(1803年)兩次重建;清雍正五年(1727年)、道光九年(1829年)兩次重修。橋南15米處有“大德橋”石碑2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