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dà biàn ruò nè ,若:似。拙:笨拙。訥: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 真正聰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出處:先秦·李耳《老子》
  • 釋義: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 屬性:詞語
概述,老子觀點,作品出處,大巧若拙章,

概述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dà qiǎo ruò zhuō dà biàn ruò nè )
若:似。拙:笨拙。訥: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
解 釋 :真正聰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出 處 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出 處 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用 法 主謂式;作定語、分句;指不暴露自己
示 例 馬南邨《燕山夜話·藝術的魅力》:“真正的大畫家,卻是~,獨創新面貌。
近義詞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觀點

老子的美學觀點。意為真正靈巧優美的東西應是不作修飾的。語自《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這裡老子以“無為而無不為”的哲學思想,分析了巧與拙的辯證關係。認為真正的巧不在於違背自然的規律去賣弄自己的聰明,而在於處處順應自然的規律,在這種順應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實現。
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雖本意不在審美,而在說明“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但它卻恰恰說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藝術創作所具有的特徵。任何杰出的藝術作品都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的高度統一。在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之後,巧拙的辯證關係問題逐漸成為中國美學經常討論的一個重要問題。

作品出處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老子像老子像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大巧若拙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