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蘭溝自然保護區

大小蘭溝自然保護區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邊緣的米倉山南麓,是1999年2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暖溫帶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6000多公頃,核心面積6900多公頃。林內樹木以享譽中外的“巴山水青槓”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小蘭溝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東北邊緣
  • 從屬:暖溫帶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
  • 類別:自然景觀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旅遊信息,保護管理,

發展歷史

原大小蘭溝自然保護區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199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以《關於將丹巴墨爾多山等16個自然保護區確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川府函[1999]2號)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原光霧山自然保護區於1997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以《關於建立稻城亞丁等十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函》(川府函[1997]405號)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兩個保護區,同在南江縣北部地區,地域上相連,植被類型及生境一致。從保持境內森林生態系統完整性、穩定性和便於管理考慮,確有合併建設的需要。為此,南江縣人民政府於2004年提出了將大小蘭溝和光霧山兩個自然保護區合併建設的意見,四川省人民政府2005年正式批准了該意見,將光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併入大小蘭溝省級自然保護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

地理環境

大小蘭溝自然保護區位於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之中,1999年1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932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571公頃),占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的17.3%、占全縣幅員面積的2%,活立木總蓄積為52.84萬立方米。保護區年平均氣溫13℃,絕對最高溫度為27℃、最低溫度為-12℃,年相對濕度80%,年日照1570小時,無霜期244天,年降水量為1400毫米。
該自然保護區屬於暖溫帶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被中外林學和生態環保專家讚譽為四川省盆周山區的"聚寶盆"、"森林百寶箱"、"生物萬花筒"和"珍稀物種種質基因庫"的原始森林生態區。

自然資源

該保護區植物資源豐富。據初步統計,境內現有維管束植物177科880屬2104種,占我國維管束植物種數27138種的7.8%,占四川省維管束植物種數9261種的22.7%。在保護區現有植物中,屬國家第一批公布的一、二級保護植物共12種(其中一級保護植物1種,二級保護植物11種),占0.6%;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中的植物47種,占2.2%。 該保護區是我國殼斗科水青岡屬植物分布較集中的地區。據統計,全球水青岡屬植物約10種,亞洲共有7種,我國共有5種,而大小蘭溝保護區內有4種,分別占全球、亞洲和我國水青岡屬植物種數的40.0%、57.1%和80.0%。
1987年英國美國日本北京林業大學的植物專家教授前來實地考察,考察後把“巴山水青槓”標本帶回英國皇家學會,鑑定後認為是“冰川時期遺留下的植物活化石”。它屬落葉喬木林,質地細緻優良,是機械、軍事、工業用材的優質木料。它還是一種珍貴的風景觀賞樹。每當深秋時節,樹葉變紅,層林盡染,給人“地毯鋪到雲天外”的感覺。巴山水青槓在全世界有11個品種,在中國有7個品種,而我們大小蘭溝就有4個品種。大小蘭溝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種類最多、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巴山水青槓保護區;同時,它還是重要的科考和教研基地,曾先後有德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來此考察和研究,他們對自然保護區的科研、生態和自然景觀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旅遊信息

自駕路線:巴中市出發途徑S101、成巴高速約4小時30分到達。

保護管理

該保護區自建立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的建設和保護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由於資金緊缺、無規劃等原因,其建設、保護等工作受到了明顯制約。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大小蘭溝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根據國家對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有關要求,於2004年6月由省林業廳保護處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完成了保護區的綜合科學考察報告,並於2004年10月委託四川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完成該保護區總體規劃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