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村委會(雲南耿馬縣勐簡鄉轄村)

大寨村委會(雲南耿馬縣勐簡鄉轄村)

大寨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7.00公里, 國土面積84.18平方公里,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1511.00毫米,適宜種植橡膠等農作物。有耕地11114.00畝,其中人均耕地2.52畝;有林地99840.00畝。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39戶,有鄉村人口4405人,其中農業人口4405人,勞動力237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67人。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25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26.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橡膠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寨村
  • 人口:318人
  • 地區:耿馬縣勐簡鄉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特色產業,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村務公開,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大寨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7.00公里, 國土面積84.18平方公里,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1511.00毫米,適宜種植橡膠等農作物。有耕地11114.00畝,其中人均耕地2.52畝;有林地99840.00畝。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39戶,有鄉村人口4405人,其中農業人口4405人,勞動力237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67人。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25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26.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橡膠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114.00畝(其中:田4062.00畝,地7052.00畝),人均耕地2.52畝,主要種植橡膠等作物;擁有林地9984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377.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65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2975.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103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030戶通電,有4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06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25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7.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7.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4062.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9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83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委會的主要產業為水稻、茶葉、橡膠、松脂、冬季作物、畜牧業等,主要銷售往省外。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86.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橡膠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橡膠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256.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92.00萬元,畜牧業收入529.4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135頭,肉牛842頭,肉羊374頭); 林業收入1148.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80.00萬元, 工資性收入25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26.00元,農民收入以橡膠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7.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0人 ,在省內務工160人,到省外務工3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39戶,共鄉村人口4405人,其中男性2291人,女性2114人。其中農業人口4405人,勞動力2371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9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30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7.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寨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勐簡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10公里,距離中學17.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85人,中學生263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1個,黨員總數176人,黨員中男黨員139人,女黨員37人。 團員18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6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540.5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608.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000個(勞均9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13.30萬元,有固定資產291.1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8.3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1個,黨員總數176人,黨員中男黨員139人,女黨員37人。 團員182人。

人文地理

耿馬縣勐簡鄉大寨村,俗稱“千家大寨”,古稱“悉尼”(佤語)大寨,變稱“西牛”大寨,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縣城北部,距鄉政府17.6公里,距縣城85公里。大寨村委會下轄11個組5個自然村,是一個半山半壩的村寨,寨子依山而建,四面環山,這裡風景優美、綠樹成蔭,四季如春,佤族占全村總人口的80%。
大寨村“黃佤”—獨特的佤族支系,屬阿勒佤支系的葉榮譜系,居住在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的勐簡鄉大寨村,共有3456人,因身穿土黃色的衣服而被稱作“黃佤”。“黃佤”族源成分複雜,風俗習慣和其他佤族相差很大,是佤族中神秘而又獨具特色的一個支系。
這片被傣語意為酸角較多的地方,東與漢族、傣族雜居的勐撒鎮相連,西與傣族聚居地孟定鎮接壤,南與漢族、傣族雜居的耿宣鎮相鄰,北與佤族本人支系聚居的鎮康縣軍賽鄉和德昂族聚居的永德縣崇崗鄉隔南汀河相望。從四周居住的民族成分來看,“黃佤”處於一個漢族、傣族文化的包圍圈中。據史料記載,在三百多年前,耿馬地區很少有漢族,自清朝乾隆年間開始邊地開礦,漢族才陸續進入耿馬地區,因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無論從地域分布、政治地位還是人口數量上看,“黃佤”都是處於傣族文化海洋中的“孤島”,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身居偏遠山區的“黃佤”與傣族的政治隸屬關係和經濟文化的頻繁交往,使佤族傳統文化在這片遠離本族聚居地的山嶺發生了變遷,形成既不同於佤族也不同於傣族的獨特文化。
傳統服飾
服飾是表明民族差異的一張“身份證”。眾所周知,佤族崇尚黑色,自古以來都將黑色作為自己的象徵,黑色是佤族服飾的基調。“黃佤”卻崇尚黃色,他們的傳統服飾以黃色為基調。
“黃佤”獨特的服飾,來自於當地盛產的黃棉花。據當地老人講:黃棉花原產地是緬甸,那裡有黃、白、黑三種棉花。一天,一隻大鳥叼著三種棉花的種籽飛過大寨,黃棉花籽不經意中掉了下來,在大寨這塊土地上發芽生長,人們發現可將其棉花紡線織布縫衣,從此,每家每戶都種植一畝黃棉花,以滿足全家男女老少穿衣之用。這則故事雖然帶有神話色彩,卻反映了黃棉花是從緬甸傳入這一事實。歷史上黃棉花是“桂王遺種”從緬甸帶到大寨的,正是黃棉花的種植,使大寨佤族從內到外都和其他佤族支系存在很大差別。
過去,紡紗織布是每個女子必須掌握的一項生活技能,全家老少的衣服都要靠女主人親手紡紗織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時,娘家必須陪嫁一台織布機,以滿足她婚後所用。如今走進大寨,很多農戶家裡都擺放著一台織布機,村中40歲以上的婦女大多掌握著織布技術,可年輕一代的女孩大多不會織布也不願意學習織布了,這門技藝在不遠的將來是否還隨處可見,令人憂慮。
“黃佤”服飾簡單而樸素,女子挽發於頂,頭纏黑包頭,上著黃色無領短衣,服飾上多鑲銀泡,下穿黃黑裙邊的齊膝筒裙,腰系黑腰帶,膝下用黑布纏小腿至鞋口。配戴樣式各異的銀手飾和大耳環。過去,“黃佤”婦女戴的耳環一般都比較大,重量可達200克,還可以穿上若干飾物,如耳柱(以銀鋁打製成橢圓形狀,直徑可達3-4厘米)。因耳飾直徑較大,佩戴者在穿耳後,要以竹木棍穿入耳洞中,耳洞逐漸撐大,再將耳飾戴上。大耳環可以把耳垂拉得很長,甚至垂至肩部。但這種沉重而耀眼的大耳環平日裡她們是不佩戴的,只有逢年過節或遇重大活動時才戴。耳飾上精心加工了各種圖案,成為精美的工藝品。以前婦女以大件耳飾為美,也是財富的象徵,現在年輕一代的女孩不再佩戴大耳環,而是鐘情於精緻美麗的小耳環。“黃佤”女子服裝不分老少,新娘的服飾也和平時沒有多大區別,惟一不同的是根據個人的經濟狀況和喜愛在上衣裝飾不同的銀泡。男子上著黃色無領對襟大衣,衣擺(衣角)左右各開一個小叉,兩邊各縫一個外包,下著黑色寬腿長褲。中年男子手腕戴銀手鐲,手指上戴銀戒指,若父母健在,男子是不許留鬍鬚的。20世紀50年代後,隨著土地收歸集體,沒有了種植黃棉花的土地後,黃棉花也隨之絕種。沒有了黃棉花的“黃佤”們,從耿馬縣城購買棉線,將棉線與當地特有的黃土、茶葉、包穀沙、小飯豆配在一起煮三小時,撈起晾乾做成永不掉色的黃線,然後自紡自織自縫成衣,使“黃佤”傳統服飾保存和沿續下來。
20世紀80年代後,“黃佤”服裝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新潮服飾”在不經意間穿到他們的身上。目前走進大寨,只有極少數老年婦女身穿傳統服飾,其餘的人著裝同漢族沒有太大區別,尤其是男子傳統服飾幾乎絕跡。這種變化一方面是因黃棉花絕種後,縫製服裝更加艱難,從購線到縫製成衣需三四個月之久,既花錢又耗費時間;另一方面,同款式各異、色彩繽紛的漢族服裝相比,“黃佤”服裝過於單調,於是追趕潮流的年輕人紛紛脫掉傳統服裝,改穿時尚流行的漢族服裝。中老年婦女則認為黃色衣服不耐髒,也改穿漢服。儘管如此,傳統服飾在他們心目中,尤其是在婦女心中的地位並未減弱。一年一度盛大隆重的堆沙節到來時,她們都會穿上傳統服裝,精心打扮自己到白沙水祈福,在她們的心裡,盛裝是對神靈最大的敬仰和感激。正是因這個節日,“黃佤”雖然平日裡很少穿傳統服裝,但每個母親都會精心為自己和女兒準備一套傳統服裝。一年一度的堆沙節成為“黃佤”傳統服裝和傳統裝扮的一次大展演。但因買來的棉線需經過浸染才能成為黃色,於是在浸染過程中,她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將其染成黑色或藏青色,也有的直接購買黑色或藏青色的棉布縫製成衣,以節省時伺。因而現在的服裝,並不是單一的黃色,而是白、黃、黑、青四種顏色。
近年來,當地政府為向世人介紹這支獨具特色的“黃佤”,十分重視“黃佤”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其獨具特色的傳統服飾在開發中備受重視。他們不僅對黃佤服飾加以改造,使其更加簡潔美麗,而且強調以黃色為主調。
特色飲食
飲食是物質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各具特色的飲食成為區別不同民族的標誌之一。“黃佤”主食稻米,玉米主要用於烤酒,麵食吃得較少。肉食主要是豬肉和雞肉。蔬菜主要有冬瓜、西紅柿、黃瓜s白菜、青菜、豆子、茄子等。生薑、蒜、辣椒、阿佤芫荽、香辣子是“黃佤”終年食用的作料。當地自然資源豐富,不同季節人們採食不同的野菜佐餐,如香香菜、白露花、樹頭菜、魚腥菜、苦子、枇把葉等。到了六七月份,種類繁多的野生菌成為人們桌上的佳肴。雨季來臨時,鮮嫩的竹筍製作的各色菜餚成了人們的最愛,其中醃製酸筍則是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酸筍醃製過程十分簡便:將鮮嫩的竹筍採下後,剝皮切成絲,加入少許鹽放入罐中,讓它自然變酸,半月後即可炒或煮食。酸筍色白味酸而且鮮嫩無比,爽口宜人,是“黃佤”常年必不可少的烹調輔料。
“黃佤”喜食冷盤,菜餚講究的是酸、辣味。除日常飲食外,他們還有一些特色食物。
紅生:是黃佤最富特色的菜餚,是他們招待尊貴客人和逢年過節時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其製作過程是:殺了豬後用稻草燒,將幾乎燒熟的豬肚皮剝下刮洗乾淨切成片,再將豬腎、胰腺、豬肝和胸脆骨炒熟切細用豬心臟周圍的附心血和阿佤芫荽、細芫荽、花椒粉、小米辣、香辣子等作料相拌而成,色鮮味美,是上乘的美味佳肴。
酸生:是“黃佤”十分喜好的一道特色菜。其製做過程是先將豬肉洗淨,剁碎後用少許酸醋或酸水浸泡片刻,合以食鹽、辣椒、姜、蒜、花椒、芫荽等作料,製成醬狀便可食用。這道菜味道極其鮮美,酸辣適宜,是當地有名的下飯菜。但酸生是生吃豬肉,容易因豬有病而染上疾病,過去因吃酸生而感染旋毛蟲病的人不少。近幾年,人們逐漸改用熟肉做酸生。即先將豬肉煮熟,然後切細拌入各種作料。雖然熟肉做出的酸生,失去了酸生本來的鮮美,但仍是酸辣可口,而且無病患之憂,當地目前趨向於用熟肉做酸生。
小甄酒:佤族自古就有“無酒不成禮”的說法。“黃佤”和其他佤族一樣崇尚酒文化,但他們所飲的酒和其他佤族也不同,他們不飲水酒而是飲自己釀製的小甄酒。其製作方法是:將玉米曬乾,用水浸泡1-2天,將已泡軟的玉米放在鍋中用水煮熟後冷卻,放入酒藥攪拌均勻後放進瓦罐中密封發酵,發酵時間最少一個星期最長可達一個月之久,發酵成熟程度以玉米(酒飯)有甜味、酒味為宜。發酵完成後,將酒飯放入酒甄,並將酒甄放在鐵鍋中蒸,酒飯溫度達攝氏100℃以上,酒便從酒飯中溢出,通過連線酒甄和酒罈的管子流入酒罈。小甄酒一般在50度左右,醇美甘甜、清香四溢,沁人心脾。當地男女都喜歡飲用,有“朝三暮四”、“早二晚三”之說,即早飯時喝三杯或兩杯,晚飯時喝四杯或三杯。凡有客來,必須以酒相敬,直至客人喝足為止。逢婚、喪或節日,更要讓赴宴的人都喝痛快,主人才算盛情。
酸肥菜:黃佤喜食酸性食物,因此在煮蔬菜時都要放入酸筍來煮。他們最喜歡的一道煮菜便是酸把菜,其製作過程是:先把青菜、茄子或豆子洗淨,待鍋中水開後放入,同時放入姜、酸筍、食鹽和小米辣一起煮,直到各味進菜,煮火巴為止。這道菜酸甜可口又特別鮮美而且帶有香辣味,是極好的下飯菜。
宗教信仰
大寨是一個“佛巫共存”之地,生活在這裡的“黃佤”一方面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一方面又保留著自然崇拜,“佛巫共舉”成為“黃佤”的主要信仰並貫穿到他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傳上座部佛教:當地老人也說不清南傳上座部佛教是何時傳入的,似乎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時便有了緬寺,村民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據當地老人講述,大寨緬寺原建在山頂上的色林中,那裡不但海撥高而且地勢平坦,站在山頂看,勛簡壩、孟定壩盡收眼底。後來孟定傣族說大寨緬寺鐘聲一響傳遍四野,嚇得他們的雞、豬、狗都不會叫了,於是他們將緬寺遷到色林下的空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緬寺擁有公田,收入歸緬寺使用。緬寺有長老、佛爺、和尚數人,每年前來賧佛朝覲的信徒很多,除了大寨“黃佤”,還包括孟定傣族民眾和耿馬土司。20世紀50年代以前,年滿8歲的“黃佤”男孩都必須到緬寺做和尚,除了念經學戒律外,還學習傣文以及歷史、曆法、文學等知識,正因如此,以前70%的“黃佤”都會說傣語。1958年後,黨的民族政策被淡化,大寨緬寺也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僧人被迫還俗離開寺院投入生產,寺院變得空蕩蕩的。文革時,佛寺被毀,經書被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貫徹落實,大寨緬寺也於1983年重建。復興後的大寨緬寺,成為“黃佤”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場所,每年堆沙節(又叫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村民都要到緬寺滴水、賧佛。
“黃佤”雖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但自然崇拜並未完全消失,依然影響著他們的生活,並形成了其獨特的色林崇拜和中柱崇拜。
色林崇拜:色林,傣語意為神林。位於村寨背靠的後山上, 占地200畝。他們認為色林中居住著“色勐”(又稱色勐老爺),色勐是萬物的主宰,具有超自然的神力,它不僅能庇護和養育他們,還能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和願望。因而他們對色勛居住的這片森林世代加以保護。一方面嚴格規定:色林是大寨最神聖最不可侵犯的地方,懷孕女子及其家人嚴禁進入色林。色林中嚴禁砍伐,嚴禁狩獵放牧,嚴禁在色林中大小便,嚴禁在色林中姦淫交媾,嚴禁動色林中一草一木,甚至一片落葉一根枯枝也不能拿走。如冒犯禁忌將受到村民的嚴厲懲罰。另一方面每年定期對色林進行祭祀,以博取色勛保佑村寨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六畜興旺。每年播種旱谷前即堆沙節後十天,這項祭祀活動隆重登場,時間持續近二十天,但活動主要集中在三天,分別是“獻溝”、“獻小色”、“獻大色”。這三天,村民都停止生產勞動,隨色主(負責祭色林活動的主管)和老人前往色林中,用雞、豬在神壇前進行祭祀。“黃佤”祭色林實際是播種前求雨,希望色勛保佑風調雨順,保佑播種順利。1958年後獻色活動曾被廢除,1986年後又恢復。
中柱崇拜:中柱原是一間房屋裡最中心最重要的一根柱子,但在“黃佤”的生活里,中柱被賦予了神力,認為是祖先和神靈的居所而加以崇拜和祭獻。當地只有鐵野篙樹才能用來做中柱。選擇中柱時,必須請村中的“來不來”(佤語,意為會念吉利語之人)帶酒和肉到山中敬山神,經過占卜選定後才能砍伐,而且中柱不能提前砍伐,只能在豎柱前一天砍好運回家。豎柱前,同樣要請“來不來”帶上少許米、茶、肉和兩根蠟條到色林對色勐進行祭獻,然後又在立柱的地點奠酒,以求得到祖先和色勐保佑。房屋建好後,中柱腳設火塘,安放一鐵制三角架,火塘終年不熄。現在,火塘多移至廚房,但中柱下仍安放一鐵制三角架或三塊磚,上放一塊平板用於祭獻時擺放飯菜和點蠟燭祈福。中柱旁的房間只能是家中老人居住,中柱旁的位子只能是家中.年長的男人坐,年輕人尤其是婦女是不能坐的,否則是對祖先和神靈的不敬。平日裡忌諱婦女觸摸中柱,更不允許在中柱上釘釘子等。每逢過年過節、婚喪嫁娶、屠宰牲畜以及家中一切重大活動,都要在中柱前點蠟燭、獻飯、奠酒,以求得到祖先神靈的保佑。
今天,佛巫仍然共存於大寨,但對黃佤生活的影響力卻比過去大為減弱,作為宗教活動場所的緬寺,喪失了昔日的輝煌,村民雖全民信教,但參加宗教活動的僅限於中老年婦女。以前佛寺里佛爺、和尚較多,可現在年輕男孩都入校讀書,無人進緬寺做和尚,佛爺、和尚人數銳減,2006年大寨有一名佛爺一個和尚,到2007年,和尚還俗,只剩下佛爺一人,為了宗教活動的正常開展,他們將村中兩個13, 14歲的孤兒送到耿馬總佛寺學經文,可兩個小和尚也明確表示六七年後,就要還俗。以前,緬寺有供自己使用的公田,而且信徒虔誠信佛,不論男女老少還是窮人富人,都虔心到緬寺捐功德,寺院中的佛爺、和尚衣食無憂。可現在緬寺沒有基本的收入,虔誠信佛的人又日漸減少,佛爺、和尚生活困難就更無人願意入寺做和尚了。此外祭色林這項全村性的最大規模的自然崇拜活動也因年輕人不參加,規模日漸縮小。宗教活動和自然崇拜活動不能喚起年輕一代的心理共鳴,成了老人們的一塊心病。
奇特婚俗
“黃佤”婚俗獨具特色,一生要舉力、三次婚禮儀式,即“吃小酒”、“吃大酒”、“割尾巴”。
“串姑娘”:是“黃佤”青年男女談戀愛的主要方式,最為獨特的是“黃佤”青年男女相識相戀不是在花前月下,也不是在笙歌中傳情,而是在樸實的勞動中逐漸建立感情。如果小伙子看上了哪位姑娘,就在夜幕降臨後,踏著月色到姑娘家串門,對來串者,姑娘無論認識與否,都要熱情迎接小伙子的到來。小伙子進門後,不是和姑娘談情說愛,而是幫姑娘春碓、磨麵、砍柴、切豬食等,借勞動表達對姑娘的愛意。“黃佤”婚戀自由,父母不會幹涉包辦。而且“串姑娘”的形式也比較自由,在“吃小酒”前,一個姑娘可以同時接受幾個小伙子來串,一個小伙子也可以同時串幾個姑娘。但在串姑娘過程中,規定是比較嚴格的,一方面,無論多少小伙子來串,都必須為姑娘家做事,不能遊手好閒或靜坐一旁,否則會被認為是好吃懶做。“一家有女百家求,家中活計不用愁”正是黃佤這種獨特“串姑娘”戀愛方式的真實寫照。此外,婚姻對於黃佤來說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因而找對象必須慎重選擇。在以前,一個小伙子若真心愛上某個姑娘,“串”的時間不得少於三年,真正做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然也存在小伙子串了三年,可姑娘最終還是未選擇他的情況。但他們擁有平和的心境和爽朗豁達的胸懷,儘管很傷心難過,但也不會因此對姑娘懷恨在心,反而會祝福她找到佳偶。
“吃小酒”:又名小婚,是黃佤的第一次婚禮,隆重而喜慶。婚禮共辦三天,第一天稱“相幫”,這一天主要是宴請客人。男方及其父母、兩個媒人帶上2包茶、2包菸葉、四對蠟燭、四斤豬肉、6.6元錢作為禮物送給女方父母,預示著一對新人幸福美滿、白頭偕老。同時宴請女方直系親屬到男方家“吃小酒”。過去,“吃小酒”規模不大,宴請之人僅是男女雙方的直系親屬和村寨頭人,一般只有2-3桌。第二天“正客”,這天早晨,男方和兩個媒人、四個“來不來”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四個“來不來”在女方家中柱前點上兩根蠟燭,擺放酒肉祭獻中柱,意將男女“吃小酒”之事告之女方的祖先和色勐,以示敬意,並期望獲得祖先和色勐保護。祈福完畢,男方將女方接到男方家。到了男方家,同樣首先在中柱前進行祭獻。將男女吃小酒之事告之男方的祖先和色勛,以示敬意,並期望獲得祖先和色勛保護。晚上男方家宴請客人,飯後通宵達旦打歌祝福一對新人吃小酒。這天晚飯後,男方家要請兩個男子(年齡不限,但必須家中無人懷孕、生病或去世),抱一隻雞到色主家,路上遇人不能和他講話,到色主家後,將雞丟進色主家院子轉身離去。第三天“卯圓”,男方父母和“來不來”到色主家殺雞祭獻色勐意為將男女吃小酒之事告之色勐,請色勐承認他們的婚姻,保佑他們夫妻恩愛、順順利利。三天后,吃小酒宣告結束,女方返回娘家,男方隨其前往,到女方家同妻子居住,生兒育女,直到吃大酒後男方才可以把妻兒接到自己家中。
“吃大酒”:又名正婚,是“黃佤”的第二次婚禮。時間由男女雙方自定,主要取決於女方父母。所以“黃佤”舉辦吃大酒婚禮的時間是不固定的,短則三四年,長則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吃大酒”婚禮隆重而熱鬧,酒宴共辦三天。第一天“相幫”,男方的親戚及好友前來男方家宰豬殺雞,準備酒席之物。酒席根據各家的經濟情況而定,少則幾十桌,多者百餘桌。從這一天開始男方家要請四個“來不來”到男方家中柱旁為這對夫婦祈福。這四位老人每天上午、下午各念三小時吉利經,大意是告知神靈先祖這對夫婦將正式舉行婚禮了,希望得到神靈先祖的祝福並保佑他們婚姻幸福,多子多福,白頭偕老。第二天“正客”,這天早晨,男方帶著他的接親隊伍前往女方家迎親。首先在女方家中柱前奠酒,祭獻女方祖先,又回到男方家中柱前奠酒,祭獻男方祖先。祭獻結束,開始“認親”,“認親”時認大不認小,認過親後,女方便成為男方家的一員。下午所有被邀請的客人齊聚男方家共進晚餐,晚上通宵達旦地打歌,祝賀這對夫婦正婚。第三天“卯圓”,男方家感謝前來相幫的親朋好友以及女方父母和送親隊伍。正婚之後,男女雙方正式生活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養育兒女,但在他們的心目中,這一次婚禮,男方只娶到了女方的人,女方的鬼、魂仍不屬於男方,女方所生的孩子仍不屬於男方,要完成“人鬼”同蟹降腦竿匭刖儺小案釵舶汀被槔瘢詈笸昊欏?BR> “割尾巴”:又稱完婚或掃婚,是“黃佤”的第三次婚禮。“割尾巴”的前提必須是男女雙方父母都已舉行了“割尾巴”儀式。屆時,男方要到村子附近的一個十字路口臨時搭建一個木棚,這個棚子十分簡單,用三根木棍搭成三角叉的形狀,上面鋪上搪笆,下面先鋪稻草後鋪毯子。女方及其好姐妹在“相幫”這天晚上就在這個簡易的木棚里住上一晚等待著第二天男方的到來。“正客”這天早上,男方帶著迎親隊伍將女方從木棚里接回家。進家門後,首先請“來不來”在中柱前奠酒,告之祖先神靈,兩人完婚,讓祖先神靈承認他們的婚姻關係,將女方鬼、魂請進男方家。然後兩人提上“撒”(“黃佤”進行祭祀活動時專用的籃子),內裝苦生、酸生和一碗生菜一碗熱菜、一盤炒肉一盤烤肉,到緬寺中滴水獻飯,請佛爺向佛祖說明這對夫婦今天正式完婚了,請求佛祖將女方的人、鬼、魂都賜給男方,讓他們夫妻人、鬼、魂真正結合。從緬寺回來後,男方背上刀籮上山砍柴,女方背上背籮上山挖芋頭,象徵著男女勤勞勇敢。這些儀式在“吃小酒”和“吃大酒”時都不舉行,必須是“割尾巴”時才能舉行,而且只有舉行了這一儀式才表明男女雙方的婚禮正式結束,在此之前女方的鬼、魂游離在外,不屬於男方。舉行這次婚禮後,這對夫婦才能正式成為夫妻,女方才真正成為男方家的一員,死後才能和男方同葬一穴。他們的兒女才正式歸屬男方家族譜系。
“黃佤”這種沿續幾百年的婚戀習俗,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變化和外來文化的衝擊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傳統而獨特的“串姑娘”方式已不復存在了,如今的青年男女要么在學校認識、要么外出打工相識、要么在各種各樣的娛樂場所相識,相戀場所遍及村寨各地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到談婚論嫁時才將女方或男方帶回家中見父母。小伙子踏著夜色到姑娘家做事的純樸而溫馨的戀愛情景已不復存在了。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6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540.5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608.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000個(勞均9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13.30萬元,有固定資產291.1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8.3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條件差、教育基礎薄弱、醫療條件差、飲水資源不足,無法為村民解決實際困難:
1、基礎設施不健全,大部分村寨進村道路差,村內道路未硬化。
2、教育科技發展滯後,勞動者素質偏低。由於科普經費短缺,農民民眾接受新來物的能力差等因素,科技成果轉化率低。
3、農村集體經濟薄弱、無錢辦事,農民增收渠道窄,發展緩慢。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發展咖啡、堅果、核桃、茶葉產業,種植面積300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0000頭、牛3000頭、羊20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8人。
一、套用科技不斷推進農業進程
(1)推廣雜交水稻;(2)創新農藝和提升糧食、茶葉、林業、畜牧業產業、擴建種桑養蠶面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二、不斷引進新技術、加快工業發展。
三、突出科技興農、科技興縣主題,推進其他行業進步。
四、積極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近年來,耿馬縣勐簡鄉大寨村立足橡膠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村集體經濟名列全縣前茅,較好地解決了村“兩委”“有心辦事、無錢辦事”的問題。
五、加強領導,明確思路
該村成立了以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為組長,村黨總支副書記為副組長,各黨支部書記、村“兩委”委員、各小組長為成員的村集體經濟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強化責任,為村集體經濟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大寨村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將其作為增強農村黨組織凝聚力、提高戰鬥力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研究制定出“支部牽頭、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實效”的村級集體經濟建設工作思路。
六、啟動內因 ,增強信心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勵村幹部增強責任心,把握機遇,積極發展村集體經濟,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兩委”班子遇事有商量、有研究,大家扭成一根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一人談待遇、講條件,而是以一種“苦了我幾個,富裕全村人”的積極上進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村集體經濟建設,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幹部和人民民眾發展的信心。
七、突出重點、選準路子
村黨總支一班人積極創新發展思路,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充分利用閒置土地,發動和帶領黨員幹部發展橡膠產業,興辦了“村級橡膠加工廠”,並由村“兩委”自主經營。為保障原料充足,村黨總支部進一步擴大了集體橡膠的種植面積,對老化的膠林及時更新,促進產業提質增效。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大寨村的集體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展現出勃勃生機。2010年,全村集體橡膠種植面積達1260畝,生產膠水427噸,雜膠6噸,集體經濟收入達120餘萬元,創歷史最好業績。
八、強化監管,服務於民
村“兩委”將村集體經濟資金委託給鄉農村會計委託代理中心進行管理,嚴格執行村務公開有關規定,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管理、財務收支管理等制度,經費的管理和經費的開支始終置於民眾的監督之下。經過多年的努力,大寨村集體經濟發展逐步走上正軌,經濟總量慢慢變強變大,不僅解決了村“兩委”無辦公用品、無工作經費等問題,還將盈餘資金用於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公益事業。村集體先後共拿出資金180多萬元,修建彈石路26公里、進村入戶硬板路5.5公里;出資10萬餘元,修建完善了村完小基礎設施,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此外,對考取本科、專科、中專院校的本村學生分別給予1000元、800元和500元的現金獎勵,目前已累計支出教育獎勵資金4萬餘元。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大寨公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