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第2版)(馮博琴主編書籍)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2版)(馮博琴主編書籍)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2版)》是2008年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博琴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學計算機基礎(第2版)
  • 作者:馮博琴 
  • ISBN:9787302112334
  • 定價:29元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讀者對象,圖書前言,教材目錄,

出版信息


本書為國家精品課程主講教材,“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配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書由國家級教學名師編寫,獲第八屆全國大學出版社優秀暢銷書獎。本書配套教材《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指導書》已經出版。
圖書詳細信息:
印次:2-7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08-3-6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最新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中有關"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和最新大綱編寫。
本書共10章。第1~5章介紹計算機開發平台,內容包括微型計算機硬體系統、作業系統、Office辦公軟體和計算機網路;第6~10章分別介紹程式設計語言、資料庫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信息檢索、信息安全與職業道德。每一章包括基本內容、課堂訓練、自學內容和習題4部分,適合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在與本書配套的實驗指導書中,安排了一批精心設計的實驗,以幫助學生對教材的內容加深理解,也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讀者對象

本書適合作為大學本、專科計算機基礎課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培訓教材。

圖書前言

本書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最新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中有關“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編寫。
大學第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已經成為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熱門話題,同時也為一切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育專家和教育主管部門關注。我校在2003年即開始研究從“計算機文化基礎”向“大學計算機基礎”過渡所涉及的課程定位、體系、教學內容、教學平台、實驗、考試方法等一系列問題,在2004年編寫出版了兩套不同難度、風格的教材和實驗指導書,分別用作2004級不同專業類新生的第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
經過一輪的教學實踐,又通過3156份問卷調查,使我們有頗多收穫。值本書出版之際,將這些體會與大家共享,供關心該課程改革的同行參考借鑑。
1. 新生入學的水平和“升級”的可能性
2004級僅有31%的學生在中學學過計算機,為數不少的學生還是在網咖中接觸到計算機,他們最熟悉的是指法、漢字輸入和上網。從入學摸底考試分析,約有1/3的新生已經達到“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從考分來看,應屆城鎮新生的分數最高,往屆農村新生分數最低。這些數據表明,新生的計算機基礎並不樂觀,中學的信息技術教育面還比較窄。
目前計算機基礎的實際情況並沒有影響學生們從“計算機文化基礎”提升到“大學計算機基礎”的熱情。調查顯示約80%的學生贊成2005年上“大學計算機基礎”課。從2004年本課程的教學來看,這門第一次開設的新課程像一門成熟課程一樣,順利、平穩地完成了所有的教學環節,考試結果也十分令人欣慰。學生把“總體上學習有收穫”列在本課程成功因素的第一位,74%的學生認為在本課程中既學到了計算機基礎理論,又學到了實際操作。
2. 學生想從“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學什麼?
按照本課程的設計,該課程的核心內容是計算機系統平台基礎及使用,即計算機軟硬體、網路和作業系統的基礎知識及其基本的使用能力;亮點是新三樣,即資料庫、多媒體、網路的基礎知識和初步套用。建立計算機系統平台概念將有利於學生對計算機軟硬體的基本概念、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有較深入的了解,從而便於他們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認識和使用計算機。這些內容雖然是以現代計算機為背景來介紹,但基本內容是一些相對穩定的、基礎性的以及可使學生長期受用的知識。
資料庫、多媒體和網路的基礎知識、操作和實驗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學習的效果令人滿意。
3. 這門課程難在哪兒?
學生學習的困難是本課程內容涉及面寬、概念多。每一項內容,比如資料庫,講6學時就結束了,對於剛進大學的學生來說很不適應這種教法,因此必須精選內容。刪繁就簡、深入淺出地介紹最主要的概念,建立起適合本門課程的課程體系是當務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把這門課講成“科普講座”。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教師;教好這門課的難度不是怕學生學不懂,而是教師的畏難情緒。首先,教師要熟悉十來門計算機課程,並且還要比較清楚地把它的一些主要思想介紹給學生,這談何容易!其次,本課程必須要有一些實驗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實驗不可太專業,又不可太科普。目前現有的適合的實驗不多,需要各校教師因校制宜,原創一些實驗項目。如果實驗做不好,將大大影響這門課程的效果。為此我們採取了許多得力的措施,專門建立了網路硬體和多媒體實驗室,編寫了實驗指導書,學生對實驗教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根據2004級的試點和以上的體會,我們對《大學計算機基礎》第一版內容作了修訂:降低了整體難度,突出了重點,刪除了超過教學基本要求的內容,同時在正文中增加了辦公軟體的章節。
我們的改革試點剛剛有了一點收穫,體會尚淺。願大家共同努力,在高校中早日出現一門具有大學水準的高質量的計算機基礎課程。
馮博琴於西安交通大學
2005年6月 本書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最新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中有關“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和最新大綱編寫。
“計算機文化基礎”一直是許多高校第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隨著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新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逐年提高,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呼喚儘快設計出一門更能反映資訊時代特徵的新課,在這種背景下,“大學計算機基礎”應運而生了。它是教育部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反覆研究,集思廣益的結晶。它的定位是: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基礎性課程,內容涉及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計算機系統與平台、電腦程式設計基礎、數據分析與信息處理、信息系統開發4個領域的概念性基礎層次的內容,以及計算機系統與平台領域的大多數內容。該課程類似於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內容較穩定、規範和系統。較之目前普遍開設的“計算機文化基礎”,本課程應比較系統、深入地介紹一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並配合相應的實驗課,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能的培養。
一門新課從誕生到成熟,至少需要幾輪教學全過程的實踐,何況“大學計算機基礎”還是介紹目前發展最快的計算機技術,各專業每一位大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因此從理論到實踐,都注定它會引起爭論,也是值得爭論的論題。由於工作原因,作者從“大學計算機基礎”剛開始討論大綱時就參與了課程的設計,為了加快其推廣,作者組織了本校十餘名在計算機不同課程教學方面富有經驗的教師,經過數月的研討,終成此書。但畢竟這是一種新構想的產物,未經教學檢驗,錯誤和主觀的東西一定不少。我們懇望師生對本書提出寶貴意見,在此先表示衷心的謝意。
本書共9章。第1~4章介紹計算機開發平台,內容包括微型計算機硬體系統、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第5~9章分別介紹程式設計語言、資料庫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信息檢索、信息安全與職業道德。本書結構適合“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每一章包括基本內容、課堂訓練、自學內容和習題4部分,教師合理地使用這4部分內容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本書有配套的實驗指導書。主教材側重講原理、概念,而實驗指導書主要講技術、方法,介紹工具。書中或介紹某一實驗平台,或用一例子來詮釋理論,採用一種工具或技術示範性地演示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並且布置了不同難度的實驗題供學生練習。在與本書配套的實驗指導書中,安排了一批精心設計的實驗,以利於學生對教材的內容加深理解,也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考慮到目前新生中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未達到基本要求,故在實驗指導書中增加了一個介紹Office的附錄,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

教材目錄

第1章概論11.1計算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
1.1.1計算和計算裝置的發展1
1.1.2電子計算機時代5
1.1.3未來的計算14
1.2計算機與信息處理17
1.2.1信息科學及信息技術18
1.2.2基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19
1.3計算機的套用領域25
1.4自學內容27
1.4.1計算機主要套用領域簡介27
1.4.2計算機套用案例30
習題34
第2章微型計算機硬體系統36
2.1微型計算機組成36
2.1.1微機系統的構成36
2.1.2微型機的一般工作過程38
2.2微型計算機主機系統39
2.2.1微處理器39
2.2.2存儲器42
2.2.3匯流排44
2.2.4輸入輸出接口46
2.3外存儲器及其工作方式47
2.3.1硬磁碟存儲器47
2.3.2軟磁碟存儲器49
2.3.3光碟存儲器50
2.3.4可移動外存儲器(USB硬碟)51
2.4常用外部設備及設備驅動程式53
2.4.1輸入輸出系統概述53
2.4.2輸入設備55
2.4.3輸出設備57
2.4.4設備驅動程式60
2.5課堂訓練62
2.6自學內容63
習題66
第3章作業系統69
3.1作業系統基礎69
3.1.1作業系統的基本概念69
3.1.2處理機管理69
3.1.3存儲器管理72
3.1.4檔案管理76
3.1.5設備管理79
3.1.6用戶接口82
3.1.7常見的作業系統82
3.2Windows作業系統84
3.2.1Windows總體結構84
3.2.2Windows註冊表85
3.3Windows的檔案操作87
3.3.1資源管理器87
3.3.2檔案和資料夾的基本操作88
3.3.3檔案和資料夾的移動、複製和刪除91
3.3.4資料夾的屬性、已分享檔案夾及螢幕抓圖93
3.4Windows的系統最佳化94
3.4.1磁碟的最佳化94
3.4.2硬碟的設定96
3.4.3調整虛擬記憶體97
3.5Windows安全性的提高98
3.5.1設定口令98
3.5.2備份重要檔案99
3.5.3設定NTFS及禁用註冊表100
3.6課堂訓練101
3.6.1Windows註冊表101
3.6.2Windows桌面操作102
3.6.3Windows檔案操作103
3.7自學內容104
3.7.1Windows的應用程式104
3.7.2Windows的磁碟管理108
習題110
第4章Office辦公軟體112
4.1Office軟體的基本操作112
4.1.1Office軟體的啟動和關閉113
4.1.2Office軟體的主視窗115
4.1.3Office軟體的文檔操作117
4.2Word文字處理軟體120
4.2.1基本文字編輯操作121
4.2.2移動、複製和刪除操作123
4.2.3編排文本格式125
4.2.4在文檔中插入表格127
4.2.5在文檔中插入圖片128
4.3Excel表處理軟體130
4.3.1工作表及單元格操作130
4.3.2輸入和計算數據133
4.3.3插入圖表134
4.4對象連結與嵌入136
4.5課堂訓練138
4.5.1認識辦公軟體138
4.5.2編輯文本文檔139
4.5.3插入表格和圖片140
4.5.4創建和操縱數據表141
4.6自學內容143
習題152
第5章計算機網路155
5.1計算機網路基礎155
5.1.1計算機網路的發展155
5.1.2計算機網路的分類157
5.1.3傳輸介質160
5.1.4計算機網路協定和體系結構161
5.2計算機區域網路164
5.2.1區域網路概述165
5.2.2載波監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協定165
5.2.3乙太網167
5.3Internet基礎167
5.3.1Internet概述167
5.3.2Internet工作方式168
5.3.3Internet接入169
5.3.4IP位址170
5.4Internet套用172
5.4.1全球資訊網172
5.4.2域名系統174
5.4.3電子郵件175
5.4.4檔案傳輸177
5.5課堂訓練178
5.6自學內容179
5.6.1物理地址179
5.6.2區域網路擴展設備179
5.6.3Internet傳輸層協定181
5.6.4網頁製作184
習題195
第6章程式設計語言197
6.1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197
6.1.1程式設計的基本過程197
6.1.2程式設計語言204
6.2程式設計思想207
6.2.1結構化程式設計207
6.2.2面向對象的程式設計211
6.3算法和數據結構214
6.3.1數據和數據結構214
6.3.2算法及其複雜度評價216
6.4課堂訓練218
6.4.1簡單算法設計218
6.4.2了解語言的開發工具219
6.4.3了解程式的運行過程219
6.5自學內容221
6.5.1數據結構示例——線性表221
6.5.2算法示例——查找225
6.5.3程式語言的選擇227
習題229
第7章資料庫基礎231
7.1資料庫的概念231
7.1.1數據處理方式的發展231
7.1.2資料庫中的常見概念233
7.1.3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234
7.2數據模型236
7.2.1概念數據模型236
7.2.2邏輯數據模型237
7.2.3物理數據模型239
7.3關係資料庫239
7.3.1關係模型的組成239
7.3.2關係模型的特點241
7.3.3關係的基本運算241
7.3.4根據概念數據模型設計關係模型242
7.4Access簡介243
7.4.1Access的特點243
7.4.2Access的啟動243
7.4.3資料庫的組成243
7.5數據表的建立和使用246
7.5.1數據表結構246
7.5.2建立數據表247
7.5.3編輯數據表249
7.5.4建立數據表之間的關係250
7.5.5數據表的使用251
7.6查詢252
7.6.1查詢的類型252
7.6.2“設計視圖”視窗的組成253
7.6.3在SQL視窗中建立SQL查詢253
7.7課堂訓練254
7.7.1實體完整性254
7.7.2用戶定義的完整性254
7.7.3參照完整性255
7.7.4用兩個表的數據建立查詢256
7.7.5用查詢對數據進行分類匯總256
7.8自學內容257
7.8.1結構化查詢語言SQL257
7.8.2建立窗體258
習題260
第8章多媒體技術基礎265
8.1多媒體技術概述265
8.1.1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265
8.1.2多媒體技術的套用265
8.1.3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266
8.2數字聲音266
8.2.1聲音的特性266
8.2.2模擬信號與數位訊號267
8.2.3模擬信號數位化:採樣和量化268
8.3數字圖像269
8.3.1視覺系統對顏色的感知269
8.3.2圖像的顏色模型270
8.3.3圖像的數位化272
8.4數據編碼及壓縮274
8.4.1數據壓縮的必要性274
8.4.2數據壓縮的可能性275
8.4.3數據編碼和壓縮的方法275
8.5聲音和圖像檔案格式277
8.5.1主流音頻檔案格式277
8.5.2主流圖像檔案格式278
8.6數字視頻279
8.6.1數字視頻標準279
8.6.2MPEG壓縮原理280
8.6.3主流視頻檔案格式280
8.7課堂訓練282
8.7.1聲音檔案的錄製282
8.7.2顏色和畫圖程式284
8.7.3圖像檔案格式285
8.7.4播放音頻與視頻287
8.8自學內容288
習題289
第9章信息檢索292
9.1信息檢索的概念292
9.2檢索系統的類型292
9.3天網資源檢索系統使用方法293
9.3.1天網簡介293
9.3.2使用方法294
9.3.3其他功能297
9.4中國期刊網(CNKI)使用方法297
9.4.1CNKI簡介297
9.4.2使用方法298
9.5課堂訓練301
9.5.1“天網”網頁檢索301
9.5.2“天網”檔案檢索302
9.5.3CNKI專題資料庫檢索303
9.6自學內容304
9.6.1Yahoo中英文搜尋引擎304
9.6.2網路檢索系統分類307
9.6.3檢索意願的表達308
9.6.4其他檢索技術310
習題311
第10章信息安全與職業道德313
10.1信息安全概述313
10.1.1計算機安全、信息安全和網路安全313
10.1.2網路信息系統不安全因素315
10.2信息安全技術318
10.2.1訪問控制技術319
10.2.2數據加密技術320
10.3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323
10.3.1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知識323
10.3.2計算機病毒的預防327
10.3.3計算機病毒的清除329
10.4職業道德及相關法規329
10.4.1概述329
10.4.2網路用戶行為規範332
10.5網路安全333
10.5.1網路信息安全解決方案333
10.5.2網路安全有效技術之一——防火牆技術334
10.5.3個人網路信息安全策略336
10.5.4Windows 2000的作業系統安全機制336
10.6課堂訓練337
10.6.1Windows 2000的安全策略337
10.6.2用防毒軟體清除病毒339
10.6.3提高Outlook Express的“免疫力”340
10.7自學內容341
10.7.1信息安全標準341
10.7.2數字簽名技術344
10.7.3數字證明書技術345
10.7.4身份認證技術346
10.7.5計算機病毒診斷347
10.7.6軟體智慧財產權保護349
習題350
參考文獻3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