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可持續發展引論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可持續發展引論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可持續發展引論》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編寫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之一。主要講述人類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由來和在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下的發展方式,以及解決人類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辦法。全書共分五講,內容包括:可持續發展的由來,可持續發展的哲學基礎,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和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可持續發展引論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360頁
  • 開本:32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葉文虎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出版日期:2001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4008621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可持續發展引論》可供在校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教材使用,也可為廣大社會讀者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講可持續發展的由來
第一節人類當前面臨著環境危機
一、局地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二、全球環境狀況急劇惡化
三、自然資源衰竭和生物多樣性減少
第二節 人類解決環境問題的努力
一、污染治理階段
二、環境管理階段
三、綜合決策階段
第三節人類發展歷程的回顧與反思
一、人類文明演化規律分析
二、人類基本生存方式的反思
三、人口增長的反思
四、科學主義反思
五、主流經濟學反思
第四節結論:人類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當代主要發展觀及其理論流派
二、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及其內涵辨析
第二講 可持續發展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觀
一、古代有機論的自然觀
二、近代機械論的自然觀
三、現代有機論的自然觀
第二節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一、人類中心論的價值觀
二、非人類中心論的價值觀
三、系統價值觀
第三節可持續發展的倫理觀
一、和諧原則
二、環境公正原則
第三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資源永續利用理論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與分類
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第二節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論
一、環境問題與環境經濟學
二、外部性理論及其內部化方法
三、公共物品與環境質量
第三節財富代際公平分配理論
一、什麼的公平(equity of what)?
二、財富論與代際公平
三、自然資源有效配置與代際公平
第四節三種生產理論
一、三種生產理論的基本思想與理論模型
二、三種生產理論與人類生存方式演變的動力學機制
三、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三大社會行為的協同整合
第四講 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社會行為的調整
第一節可持續發展行為的主體與對象
一、可持續發展的行為主體
二、可持續發展的行為對象
三、可持續發展行為主體與對象間的關係
第二節可持續發展的政府行為
一、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和政策
二、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與行動計畫
三、可持續發展的立法與實施
四、可持續發展的宣傳與教育
第三節可持續發展的企業行為
一、企業行為在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中的行為方式
三、清潔生產與可持續發展
第四節可持續發展的公眾行為
一、公眾在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公眾在可持續發展中的行為方式
三、可持續發展中的公眾參與
第五講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中國的現狀及面臨的壓力
一、中國人口、社會、經濟的現狀及壓力
二、中國的自然資源現狀與面臨的壓力
三、中國的環境現狀與面臨的壓力
四、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壓力
第二節 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政策
一、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其目標
二、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政策
第三節 中國的區域可持續發展
一、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三、中國沿海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四、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節 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展望
一、從“三種生產”和諧運行的角度展望
二、從“生存方式”轉變的角度展望
附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第一批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