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科國小教育專業教材·自然地理學

大學本科國小教育專業教材·自然地理學

《大學本科國小教育專業教材·自然地理學》是自然地理學的基礎知識。傳統的有些地理學教材體系基本上是自然地理學各分支學科甚至相鄰學科的彙編和羅列,缺乏地球系統的總體概念和地球各圈層的相互作用,以及人與環境的互動作用。而現代自然地理學則從系統學角度闡述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表層系統,強調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突出強調系統性和環境性。

基本介紹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頁數:298頁
  • 開本:32
  • 品牌:人民教育出版社
  • 作者:吳履平
  • 出版日期:2007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719926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學本科國小教育專業教材·自然地理學》儘量吸收地理科學新成就,從體系到內容努力體現先進性。除闡述四大圈層基礎知識外,對圈層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以及人類活動對地球表層的影響等,也有一定的表述。

作者簡介

吳履平(1935——),江蘇南京人。女。中國共產黨黨員。編審。195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歷任教育部普教司、中學司幹部,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副總編輯、課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長。是中國地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曾參與研究制訂全日制中國小工作條例、教學計畫、中國小地理教學大綱和國小社會課教學大綱,研究編寫和審定中國小、師範學校等地理教材、中學人口教育教材。主編有《人口教育叢書》、《國中地理教材分析和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節 天體與天體系統
第二節 認識星空
第三節 太陽和太陽系
第四節 月球和地月系
第五節 探索宇宙
第六節 地球的運動及其地理意義

第二章 大氣圈
第一節 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第二節 大氣的熱狀況
第三節 大氣運動
第四節 大氣降水
第五節 天氣和氣候
第六節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

第三章 水圈
第一節 水圈的組成和結構
第二節 水體的運動
第三節 水循環和水量平衡
第四節 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第四章 岩石圈
第一節 地球的內部圈層
第二節 地殼的物質組成
第三節 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第四節 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第五節 全球構造理論
第六節 地殼演化史

第五章 生物圈
第一節 生物圈的組成與結構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
第三節 生態系統
第四節 人與生物圈

第六章 圈層間的相互作用
第一節 圈層間的元素遷移
第二節 圈層間的能量轉換
第三節 圈層間的反饋作用

第七章 地球表層整體性與差異性
第一節 地球表層整體性
第二節 地球表層差異性
附錄 實踐活動

文摘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節 天體與天體系統
一、天體
在地球上,我們仰望蒼穹,可以看到太陽、月球以及各式各樣的星星,包括閃爍的恆星、明亮的行星和輪廓模糊的星雲。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看到劃破夜空的流星和拖著長尾的彗星。通過天文望遠鏡和其他空間探測手段,還可以看到更多的恆星和星雲,以及環繞行星運動的衛星,所有這些,通稱天體。此外,星際空間還存在著大量的氣體和塵埃,我們稱它們為星際物質。天體和星際物質都是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地球是一個天體,在太空中運行的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太空梭、太空試驗室等都屬於人造天體。
在宇宙中,天體之間的距離一般比較遙遠。我們常用光年來作為計量天體距離的一種單位。例如,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遠在4.3光年的距離處。它位於星空中一個叫南門二的亮星的位置上,我們通常稱之為比鄰星。
1.恆星
恆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體,宇宙相當部分的質量就是以恆星這種天體形態呈現的。我們平Et所看到的星辰,絕大部分也都是恆星。它們之所以看上去是一個個光點,僅僅是因為距離我們太遠。事實上,恆星都是由熾熱氣體所組成的、能自身大量發光的、相當大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就像一顆顆遙遠的“太陽”。
從物質組成上看,一般恆星的成分為70%的氫,28%的氦,其餘為碳、氮、氧以及鐵等元素(按重量百分比)。從結構上看,恆星中心都為高溫高壓下的熱核反應區,所產生的巨大能量通過輻射和對流向外傳播,並進一步向宇宙空間輸送。
恆星彼此間差異很大。最熱的恆星表面溫度可達幾萬到幾十萬度,最冷的僅二三千度。從大小和質量上來比較,若以太陽為標準,小恆星的直徑不足太陽的千分之一,大的恆星可在千倍以上;質量變化則從太陽的百分之幾到千倍以上。恆星的密度差別更大,從水的密度的幾千萬分之一到千萬倍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