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經世致用的修養絕學

大學中庸:經世致用的修養絕學

《大學中庸:經世致用的修養絕學》實為經世致用的修養絕學。《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就是說,“經”是孔子的話,曾子記錄下來;“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大學中庸:經世致用的修養絕學》是最透徹、最實用、最好讀的國學典藏!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學中庸:經世致用的修養絕學
  •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 頁數:290頁
  • 開本:16
  • 作者:曾子 孔伋
  • 出版日期:2011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335900, 780733590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學中庸:經世致用的修養絕學》為“家藏御書房”系列圖書,堪稱最透徹、最實用、最好讀的國學典藏,是首部融匯古今名家批註、傳承千年文化精華的國學經典。

作者簡介

作者:(春秋)曾子 (戰國)孔伋

媒體推薦

孫中山——我們們現在要能夠齊家、治國,不受外國的壓迫,根本上便耍從修身起,把中國固有知識一貫的道理先恢復起來,然後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復。
朱熹——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南懷謹——《中庸》與《大學》,是中國的道統的中心。
李澤厚——天下的事,貴在思慮詳細,貴在力行,謀略在集中大家的思路,決斷在自己。

圖書目錄

大學
經篇
傳篇第一章
傳篇第二章
傳篇第三章
傳篇第四章
傳篇第五章
傳篇第六章
傳篇第七章
傳篇第八章
傳篇第九章
傳篇第十章
中庸
第一章天命
第二章時中
第三章鮮能
第四章行明
第五章不行
第六章大知
第七章予知
第八章眼膺
第九章可均
第十章問強
第十一章素隱
第十二章費隱
第十三章不遠
第十四章素位
第十五章行遠
第十六章鬼神
第十七章大德
第十八章無憂
第十九章不行
第二十章問政
第二十一章誠明
第二十二章盡性
第二十三章致曲
第二十四章前知
第二十五章自成
第二十六章無息
第二十七章明哲
第二十八章自用
第二十九章三重
第三十章敦化
第三十一章至聖
第三十二章至誠
第三十三章尚綱

序言

關於“四書五經”
中國古代儒家有“四書五經”,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為封建科舉中選拔人才的命題書和教科書。我們只要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則“四書五經”便是繞不開的。“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它翔實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實資料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哲學思想。歷代科舉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時至今日,“四書五經”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仍對我們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而本書所收之《大學》《中庸》,則是“四書五經”里相當重要的兩部經典。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人。十六歲拜師於孔子門下,勤奮好學,頗得其真傳。其關於儒家學說的主張,直接來源於孔子,繼授予孔子之孫孔□,再經孔僅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更有建樹。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堪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比肩。
曾子性靜行穩,待人謙恭,以孝著稱。其主張主要有“慎終”,即慎重地為父母發喪;“追遠”,即虔誠地追念祖先;“民德歸厚”,即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養等等。
曾子的著述主要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為後世儒家尊為“宗聖”。於唐開元二十七年(739)被追封為“邸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被加封為“□侯”;元至順初年,被加封為“鄖國宗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宗聖”。
《大學》本是《禮記》中之一篇,傳為孔子弟子曾參(前505-前434)所作。在唐代以前並沒有引起注意,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大學》與《中庸》,至北宋程頤、程顥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到了南宋,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繼承二程思想,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家學派的入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子思,名孔僅,孔子孫,孔鯉子。生於東周敬王三十七年(前483),卒於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前402),享年八十二歲。春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受教於孔子高足曾參,其學說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啟孟子心性之論,故而有人將他與孟子並稱為“思孟學派”,是儒家學說的發展與孔孟“道統”傳承的脈絡里不能繞過的人物之一,並且在宋代理學的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北宋時期,徽宗追封其為“沂水侯”,元朝至順元年文宗追封其為“述聖公”。
《漢書·藝文志》有“子思二十三篇”,子思所作二十三篇均亡佚,僅《中庸》一篇,因收入《禮記》而傳世。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里又說,子思嘗困於宋,“作《中庸》”,但《中庸》是否確係子思所作,或者是否確係子思一人所作,也還是受到了一定的質疑,或以為其中有“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淺”以及“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等句子而為秦漢人所為。後人假託子思之名所作,或者後人在前人基礎上有所增補也有可能。所以,《中庸》的作者確係何人,還有待考證。 《中庸》作為儒家經典之一,奠定了儒家學說,特別是宋朝以後占重要地位的理學的理論基礎。《中庸》本不單獨成書,原為《禮記》中之一篇,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南宋學者朱熹將《中庸》與《大學》從《禮記》中拿出來單獨成書,並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之後各朝皆以“四書”作為科舉考試出題範圍,更加凸顯了“四書”獨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後“四書”的地位已凌駕於“五經”之上,因而,《大學》與《中庸》也便成為重之又重的儒家經典。
《中庸》的中心思想,也即後世一直為儒家奉以為圭臬的道德標準,更是孔子認為的最高的道德標準——中庸。何為中庸?大體有三:執中守正,即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折中致和,即執兩用中,和而不同;因時制宜,即與時俱進,通權達變,隨機應變。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成為至仁、至善、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人。而集中體現這一主題思想的,則在第一章:
第一章開篇即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核心是自我修行,自我完善。
復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說明人的自我修養貫穿於一個人的一生之中,須臾不得離開,這就需要有一種強大的自制力。這種自制力的精神核心就是慎獨——意即即使自己一人獨處,也能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
再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指出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目標。最後以“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歌頌了自我約束自我反省的無量功德。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即“與天地參”。即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中庸》在漢代已有單行本及其解說問世,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首推南宋朱熹的《四書集注》,甚至一度成為科舉取試指定出題範圍。
本書分導讀、原典、注釋、譯文、古注、今論、閱典筆記等七大部分,對古人與今人對中庸這一理論體系與《大學》一篇的理解進行了系統梳理與詳細解讀,儘可能不固守成見,不拘於一家之言,以便讀者執此一本而管窺古儒之學。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失當之處,敬請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