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烏龍茶

大埔烏龍茶

大埔烏龍茶,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大埔茶葉種植有上千年歷史,明清時期,大埔西岩山茶成為梅州八大茗茶之一。大埔烏龍茶,條索肥壯緊結,飽滿光滑勻整、色澤烏褐油潤,葉底嫩綠,勻齊柔亮;花蜜香味,清香天然,香濃持久;橙黃明亮、略顯金黃;醇厚甘潤、濃醇鮮爽、回味甘甜。其品質特徵是“清花蜜香”。

2016年11月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大埔烏龍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埔烏龍茶
  • 產地名稱: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
  • 品質特點:醇厚甘潤、濃醇鮮爽、回味甘甜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468號
  • 批准日期:2016年11月2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大埔烏龍茶條索肥壯緊結,飽滿光滑勻整、色澤烏褐油潤,葉底嫩綠,勻齊柔亮;花蜜香味,清香天然,香濃持久;橙黃明亮、略顯金黃;醇厚甘潤、濃醇鮮爽、回味甘甜。其典型的品質特徵“清花蜜香”。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大埔縣土壤共分為南方山地草甸土、黃壤、紅壤、赤紅壤、紫色土、水稻土、潮泥沙土、菜園土等8個土壤類型,共13個亞類,31個土屬,43個土種。以黃紅土壤為主,偏酸性,土壤疏鬆、濕潤、有機質含量高,且富含硒,適合烏龍茶種植。
大埔烏龍茶大埔烏龍茶

水文情況

大埔縣水力資源豐富,溪流眾多,古時曾以“萬川”作縣名。境內梅江,汀江匯合成韓江,為廣東省四大河流之一。縣內江河交錯、溪流縱橫,該縣大大小小的縣網水電站有213座,省、市網3間,水資源蘊藏量達到70多萬千瓦,可開發的達到53萬千瓦。還有在建水電企業10家,豐水期每天最大出電量達8萬千瓦。

氣候情況

大埔烏龍茶產區屬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的過渡帶,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地處低緯度,靠近北回歸線。秋、冬、春多霧(全年各月相對濕度變化小,僅±5%);雨、旱季明顯,季節分布不均。光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92.3小時,太陽直射光多,紅橙光強,全年無霜期一般為312天,≥12℃的積溫6730.3度。氣候溫和,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為20℃,夏暑期間,氣溫較高,最高35℃,春季,氣溫在12℃—23℃之間,秋冬季晝夜溫差大12℃;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51毫米;氣溫由低至高逐漸回升,期間時有北方冷空氣入侵,呈陰雨潮濕天氣,雲層厚,光線弱,折射光多,藍紫光強,光照時間長。
大埔烏龍茶大埔烏龍茶

歷史淵源

據資料記載,大埔茶葉種植已有上千年歷史,明清時期,大埔西岩山茶成為梅州八大茗茶之一。
大埔烏龍茶大埔烏龍茶
20世紀60年代,大埔縣在西岩山組建起集體所有制的西岩茶場,引進雲南大葉和梅占等良種,推廣高水平開墾,深耕改土,深溝厚肥種植,鋪草覆蓋,分段修剪養蓬,分批留葉採摘等先進技術,隨著茶園面積不斷擴大,茶葉產量逐年增加,茶葉品質不斷提高。
1986年,大埔被列為廣東省茶葉出口生產基地。
20世紀90年代初,依靠優越的地理環境和人民民眾的生產習慣,大埔縣確立了“東茶西果南瓷北煙中蔬菜”的產業格局,重點打造以西岩山麓為中心,輻射楓朗、大東、高陂等鎮的”東茶“區域生產布局。

生產情況

2015年,大埔烏龍茶保護區域面積6660.75公頃,總產量6109.02萬噸。

產品榮譽

2016年11月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大埔烏龍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大埔縣所轄湖寮、百侯、楓朗、大東、光德、桃源、高陂、大麻、三河、洲瑞、銀江、茶陽、西河、青溪、豐溪林場等15個鎮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16°18′~116°56′,北緯24°01′~24°41′。
大埔烏龍茶大埔烏龍茶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6-03-1969。
安全要求
大埔烏龍茶病蟲害的防治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投入品使用、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大埔烏龍茶大埔烏龍茶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選擇土壤、水源和大氣未受工業三廢和放射性污染的區域作為茶葉生產基地,以肥沃的砂壤土為最好,土層深度要求大於70厘米,呈弱酸性,pH值4.0~5.5為宜,種植環境必須符合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的要求。
2、品種選擇:選擇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適制烏龍茶的小葉烏龍、單叢、黃枝香、梅占等品種;採用無性系繁育茶苗,成活率高、抗旱、抗寒性與適應性強,早生種、芽葉生育力強,持嫩性強。
3、特有的標準化生產管理方式和加工工藝:
3.1生產過程執行《大埔烏龍茶生產技術規程》,重點套用密植栽培技術、種植蔭蔽樹技術、茶園標準化管理技術。密植栽培技術,每公頃種植6000株左右,容易構成一個小氣候環境,起到互相遮蔭,降低陽光強度作用。種植蔭蔽樹,每公頃種植270~300株楹樹,適當種植遮蔭樹調節小氣候,造就一個較好的生態環境。茶園標準化管理技術,每年冬季施足有機肥,3至5月份採摘春茶,6至8月利用地區雨季修剪茶園養好樹蓬,9至11月份採摘秋茶。
3.2特有加工工藝流程與加工技術、大埔烏龍茶初制工藝流程:採摘—曬青—做青(搖青)—殺青(炒茶)—揉捻—乾燥六道工序。
①採摘:要求鮮葉有一定的成熟度,一般在頂芽全部開展,伸育將要成熟,而形成駐芽三、四葉(開面葉)時採摘,要嫩度和成熟度兼顧。茶青不損傷,不曬傷,不帶雞臂蕾、不帶表面水,每茶蔞茶青不得超過3公斤。
②曬青(萎凋):薄攤輕曬,以晴天上午9~11時,下午4~5時最適宜,茶青失水率15%左右,葉色變暗,端葉下垂為適度。(如遇陰雨天採用萎凋機萎凋)
③做青:包括碰青(搖青)及靜置多次互為交替,是形成大埔烏龍茶特有香味品質特點的關鍵環節。每一輪碰青(搖青)次數由少漸多,力度由輕漸重,靜置時間由短漸長,攤葉厚度由薄漸厚。
④殺青:高溫快速,殺熟、殺透、殺勻。以葉溫不低於80℃,鍋溫200℃~250℃為宜,全程約6~10分鐘,採取先燜炒,中間揚,後揚燜結合的炒茶方式,炒至葉子柔軟返松,葉色黃綠,手捏茶青無水分,位於葉柄處的茶梗折之不斷,清香顯露為適度。
⑤揉捻:殺青葉出鍋後攤開散熱至30℃左右即可揉捻,松壓結合,促使條索緊結,葉細胞破碎率適中。揉捻後要及時理條。
⑥烘焙:烘焙過程要“三焙三降溫”。分為初焙、二焙、三焙三個環節,初焙溫度110~120℃,中間要翻拌茶葉1~2次,烘至茶葉六成乾和手捏茶胚不粘為適度,然後將茶葉取出,薄攤在竹製篩上降溫,待降溫後進入二焙;二焙復烘溫度90~100℃,中間翻拌2~3次,烘至茶葉九成乾,茶梗折之即斷為適度;三焙溫度控制在80~90℃,中間翻拌2次,烘至葉子用手捏即成碎片,茶葉含水量大約在7%左右為適度。
4、生產記錄要求: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建立生產記錄檔案,詳細記錄生產投入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銷售情況,保證產品質量可追溯性,生產記錄檔案要保存兩年以上。
包裝貯存與運輸
包裝、儲運和銷售技術規範:嚴格按照國家食品衛生法的要求,包裝材料必須是食品級無污染的。嚴格按各類無公害茶產品要求的條件進行儲運,嚴防霉變和有害生物、有害物質經儲運環節混入茶產品。

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包裝上標有“大埔烏龍茶”、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字樣和標誌圖案,必須字跡清晰,容易辨認,大埔烏龍茶的生產經營者使用此包裝必須向大埔縣茶葉行業協會提出申請,申請通過後方可採用大埔烏龍茶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字樣和標誌圖案,並按照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