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河回族滿族鄉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Daweihe Huizu Manzu Xiang)位於文安縣境北部,距縣城9.5千米。面積57.25平方千米,人口2.79萬人(2002年)。轄2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大圍河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圍河回族滿族鄉
  • 外文名稱:Daweihe Huizu Manzu Xiang
  • 面積:57.25平方千米
  • 人口:2.79萬人(2002年)
鄉鎮簡介,經濟發展,農業概況,行政劃分,自然地理,鄉村建設,旅遊資源,

鄉鎮簡介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地處文安縣西北部,東臨急流口管區,西與史各莊鎮接壤,南與趙各莊鎮搭界,北連高頭管區。鄉政府駐地大圍河村位於文安縣城西北偏北9.5公里處。幅員35.5平方公里,總人口20293人,5573戶,含回族、滿族、漢族三個民族,其中回族人口2864人,滿族1980人,回、滿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23.8%。
大圍河鄉屬冀中海河流域低平原地類型,海拔4米至4.5米,地下水資源豐富,部分地下水淺層為鹹水,深層為淡水。本鄉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土壤為輕壤質土,全鄉有耕地34235畝,水澆地面積23055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7.3%。
全鄉13個村全部實現村村通油路,有縣級公路二條,其中民族路全長6000米,北起台王西線南至世紀大道;台王西線途經西橋、安里、樊莊、東橋、小圍河、大圍河、郝郭紀、前許、後許9個村,是鄉域內主要交通幹線之一,鄉域內全長7.8千米。
全鄉工業門類主要行業有五金加工、電線電纜、塑膠、機械生產、鋼鐵壓延、制管等。全鄉共有156家企業,其中鋼鐵壓延7家,電線電纜28家,建築輕鋼龍骨29家,五金加工52家,塑膠製品30家,勞保加工5家,汽車配件2家,銅棒加工3家。廊坊島田制管有限公司,被文安縣委命名為二十強民營企業。大圍河回族滿族鄉主體少數民族是回族,回族自古擅長經營,多為小本生意,較為普遍的行業牛羊肉業、飲食、百貨、菸酒、五金為主。
全鄉宗教有伊斯蘭教和天主教。有活動場所2個(其中清真寺1個、天主教堂1個)信教民眾2908人,主要分布在大圍河、小圍河、東橋三個村。在大圍河村有清代所建清真寺1座。
建有35千伏變電站一座,占在面積3000 平方米,建築面積300 平方米。主變總容量10000千伏安。
實施了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已普及13個村,入戶率達到80%;有聯通分公司1 個,移動公司門市1個。設有農村信用社分支機構1處。

經濟發展

2002年年末總人口19670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406人(回族 人口2698人),耕地面積2294.1公頃。農村經濟總收入54338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29250萬元,工商企業營業收入104650萬元。農村固定資產投入14570萬元,財政收入53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50元。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大圍河回族滿族鄉
2003年年末總人口19692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412人(回族人口2701人)。農村經濟總收入 55424萬元,同比增長2.0%,鄉鎮企業增加值33600萬元,同比增長14.9%,工商企業營業收入120467萬元,同比增長15.1%。農村固定資產投入14583萬元,財政收入549.5萬元,同比增長3.5%,農民人均純收入3950元,同比增長2.6 %。
2002年,大圍河鄉加強了畜牧養殖小區的規範化建設,到2003年建成7個養殖小區,發展養殖專業戶120個。2002年投資100萬元和75萬元的兩個肉雞養殖場相繼建成。全鄉牛羊雞年飼養量分別為2000頭、2.6萬隻、40萬隻,畜牧業總產值4904萬元。2003年又建成了大圍河文大蛋雞養殖場,總投資100萬元。全鄉牛羊雞年飼養量分別為2500頭、3萬隻、60萬隻,畜牧業總產值5270萬元,比2002年增長了7.5 %。

農業概況

河西淀村總耕地面積2500畝,主要從事小麥、玉米、棉花的耕作。養殖業方面發展了綿羊養殖和蛋雞養殖,其中綿羊養殖戶10戶,蛋雞養殖4000隻。後期計畫重點發展養殖業,大力調整養殖業規模;多植樹,建立經濟林體系;調整棉花種植,實現高產高效。 後期規劃以產業多元化為紐帶,重點發展養殖業及種植業。尤其是調整棉花的種植水平,建立經濟林體系和大力調整養殖業規模。

行政劃分

沿革:1958年設大圍河公社,1984年改大圍河回族滿族鄉。1996年高頭鄉併入。1997年,面積57.3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南辛莊、西橋、安里、樊莊、東橋、小圍河、大圍河、西鄒、中鄒、東鄒、前許、後許、郝郭紀、東洋町、薛圪瘩、蔡頭、韓頭、李頭、胡頭、賴頭、高頭、賈頭、河西淀、畢家坊24個行政村。

自然地理

位置交通: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地處環京津環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環抱其間,北距北京120公里,東鄰天津80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兩小時可進京,一小時可下衛,京九鐵路穿越縣境27公里,設文安、新鎮兩站;國家及省級3條公路幹線縱貫全境,鄉鄉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氣候資源: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屬暖溫帶亞濕潤氣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素有“收了文安窪,糧食盛不下”的美稱。境內可耕地面積87萬畝,有大清河等3條河流,渠系坑塘蓄水量達1億立方米。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煤、石膏、岩鹽、地熱儲量均具有相當規模,開發前景較好。
設施條件:電力方面,大圍河回族滿族鄉擁有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1
3座,主變總容量14萬千伏安,為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工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資源。通訊方面,從加拿大引進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裝機總量達40000門,用戶可直撥全國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交換數位化,傳輸光纖化,無線尋呼和移動通訊系統網路完備。
衛星定點陣圖衛星定點陣圖
能源方面,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天然氣工程即將全面竣工,天然氣做為高效清潔方便的新能源,必將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加優質的生產生活空間,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將在全國率先實現“無煙城市”。接待方面,縣內有文安賓館、電業賓館、交通賓館等多處賓館,集餐飲、住宿、娛樂於一體,是貴賓下榻的理想去處。

鄉村建設

項目建設取得可喜成績:2002年,大圍河鄉共完成10個重點項目,總 投資4500萬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2個、300萬元~1000萬元的項目2 個、100萬元~300萬元的項目4個、100萬元以下的項目2個。
法制教育法制教育
2003年又有7個項目相繼投產,固定資產總投入4800萬元。其中企業項目6個,總投資4700萬元。分別是:廊坊島田制管有限公司總投資2000萬元的彩板生產項目,文安京朝電子玻璃製品有限公司總投資600萬元的電子真空玻璃生產項目,樊莊前進五金廠總投資100萬元的挖坑機、線纜機械生產項目,廊坊島田制管有限公司總投資1100萬元的鍍鋅板帶生產項目,樊莊前進五金廠與北京龍潤新科技公司總投入500萬元合資生產小靈通機站及配套設備項目,中鄒國旺衝壓件廠總投資400萬元汽車配件生產項目。農業項目1個,大圍河文大蛋雞養殖場投資100萬元的蛋雞養殖項目。
宣傳文化示範工程再上新水平:2002年,大圍河鄉安里村加強了宣傳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文體活動中心,成立了秧歌隊、河北梆子劇團,建起了圖書室、卡拉OK室,被中共廊坊市委宣傳部命名為“宣傳文化示範村”。2003年又投資50多萬元興建了文化禮堂,購置了燈光、音響、服裝、道具等設施,為廣大民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條件。2003年,大圍河鄉東橋村,投資10萬多元,建起了文體活動中心,購置了圖書、家庭影院、桌球台及各種音樂器材,組織成立了老年秧歌隊、少年鼓樂隊和音樂會,被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宣傳文化示範村”

旅遊資源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位於文安縣中部,106國道東側,該民族鄉始建於19 53年,1984年恢復建立,1997年與高頭鄉合併,形成了現在的大圍河回族滿族鄉。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企業大圍河回族滿族鄉企業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總面積42平方公里。大圍河村清真寺為中國傳統式建築,占地1000多平方米,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維吾爾族妃子“香妃”委派回族曹姓太監親自監工修建而成,乾隆皇帝親書“正大光明”匾懸掛於大殿正門(文革中被毀壞)。後又三度重修,現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