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新榮區知識產權局

大同市新榮區知識產權局,行政區域是大同市新榮區,釋義是政府部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同市新榮區知識產權局
  • 行政區域:大同市新榮區
  • 釋義:政府部門
  • 內設機構:辦公室等
主要職責,新榮區簡介,

主要職責

(一)新榮區知識產權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知識產權(不含商標,下同)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擬定智慧財產權政策、法規和規章,組織研究本市智慧財產權重大問題,制定全市智慧財產權發展戰略與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指導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創新體系的建立。
(二)新榮區知識產權局組織實施全市智慧財產權戰略,建立智慧財產權預警機制。
(三)新榮區知識產權局貫徹落實專利優惠政策和措施;負責組織重大專利項目的實施與服務;依照有關規定管理專利申請資助及相關專項經費;歸口申報並組織實施國家、省下達的專利技術實施等計畫;依法負責00地區專利代理機構資質的審核報批及年檢工作;歸口管理專利獎勵;指導本市各級專利工作機構工作;負責專利市場的規範和管理。
(四)新榮區知識產權局負責著作權行政管理工作,監督指導本市著作權貿易活動及著作權集體管理和代理機構工作;審核作品自願登記。
(五)新榮區知識產權局負責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工作,依法保護專利權、著作權、企業技術秘密等;依法查處假冒他人專利、冒充專利、著作權侵權等行為與案件;調解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各類糾紛。
(六)新榮區知識產權局負責智慧財產權工作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統籌協調涉外智慧財產權事務;負責發布全市智慧財產權重大信息;組織有關智慧財產權的宣傳、培訓和統計工作;承擔市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七)新榮區知識產權局負責本市專利信息發布工作;指導專利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八)新榮區知識產權局協調、指導全市智慧財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和社會團體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業務工作;指導、協調區智慧財產權行政管理工作。
(九)新榮區知識產權局建立、完善與企業對話溝通制度,提高我市智慧財產權服務水平。
(十)新榮區知識產權局承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有關工作。

新榮區簡介

大同市新榮區始建於1970年,轄6鄉1鎮、140個行政村,總人口11萬人。新榮區北靠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南接南郊區,東鄰陽高縣、大同縣,西連左雲縣,全區東西橫跨53公里,南北縱貫31公里,土地總面積1018平方公里。新榮區屬黃土丘陵區,海拔1178~1724米之間,溝壑縱橫,山川河流交錯,道路崎嶇。山脈主要有采涼山(主峰海拔2144。6米)、彌陀山、馬頭山、雷公山等。
新榮區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已探明儲量的有煤、石墨、玄武岩、輝綠岩、紫砂頁岩、石英砂等。其中煤田面積達82平方公里,劃歸的地質儲量為2。09億噸,可采儲量為0。9億噸,是山西省重點產煤縣(區)之一。全區土地資源豐厚,總面積為150。94萬畝,其中耕地面積為50萬畝,林地面積為47。9萬畝,草地面積為20萬畝。全區水資源比較貧乏,且分布不均。工業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化工、建材、加工和運輸業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全區擁有各類企業7965個。其中,區營企業27個,鄉(鎮)企業7938個,投資億元左右的大型企業有上深澗煤炭集運站、工農化肥廠、水泥廠等。全區主要工業產品有53種。
2007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092萬元,比上年增長19。7%;財政總收入達到36156萬元,比上年增長18。3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86元,比上年增長10。4%。 工業經濟轉型加快,在發展煤炭支柱產業上,連續三年百萬噸死亡率為零。並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煤炭的產能和安全水平。重點對唐山溝和甘莊兩座煤礦進行了技術改造,年生產能力將分別由原來的60萬噸和45萬噸提升到120萬噸和75萬噸。二是在發展地面非煤支柱產業上,首屆中博會簽約的5萬千瓦風電項目已完成投資1億多元,預計2008年底可併網發電;華能新能源公司正在沿該區長城一線進行測風,擬投資10億元建10萬千瓦風電項目;天源、光華礦業鐵粉加工項目已進入試生產。三是緊緊抓住區被省確立為循環經濟試點縣區的有利時機,探索和著力推進資源型縣區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建成了以榮和石墨電極、和合還原鐵、恆晟鎂渣磚為主的循環經濟試點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