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天台山

大冶天台山

大冶天台山位於湖北省大冶市陳貴鎮,呈東西走向,東西長5.5公里,面積11平方公里,主峰蓮花峰海拔580米。宋高宗紹興年間,建天台寺,有"源公祖師"道場。山有響洞生雲、錫泉印月、經樓聽雨、石鏡照人、方朔書堂、源公古塔、蓮峰積翠、白水靈台等8景。另有風洞,冬暖夏涼。

基本介紹

人文景觀,歷史文化,

人文景觀

天台山作為大冶“三台”之首,是一個以復交文化為特色兼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山中開發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響洞生雲、錫泉印月、經樓聽雨、石鏡照人、方朔書堂、源公古塔、蓮峰積翠、白水靈台等八景最富盛名。
大冶市天台山有著悠久的佛教文化淵源,歷史上位居大冶佛教四大名山(天台山、東方山、五卦山、白雉山)之首。清代中葉,天台山曾是統管三省十三縣佛教的大叢林,成為湘鄂贛著名佛教文化聖地。

歷史文化

天台山因其五個山峰相擁,形似蓮花,古稱“蓮花山”。據傳,梁武帝時,中國禪宗始祖達摩大師辭別梁武帝,入住少林寺前,曾雲遊天台山,此後,蓮花山更名為“達雲山”,即達摩雲遊之山。據《大冶縣誌》載,佛教有歷史記載傳入大冶,始於唐太宗貞觀十年,時有一富家女何氏入住達雲山削髮為尼,結茅而成達雲山庵。唐高宗永徽年間,何氏之徒名昭則,被高宗封為“太平尼”,遂將達雲山庵改名為“太平庵”。南宋高宗紹興五年,“七歲從釋、壯而好游”的道悅和尚,入住達雲山,改太平庵為太平禪院。道悅和尚被後世尊為“蓮峰源公開山祖師”,下傳十六代,歷230年香火不息。至元末太平禪院毀於戰火。源公祖師葬於天台山,清朝嘉慶年間,天台山僧眾在其墓前重刻石碑。源公祖師塔成為天台一景。
大冶天台山
明代萬曆年間,法名真了號雙融祖師,重振達雲山佛教,成為一代中興祖。據石碑記載,真了和尚系圓寶和尚的徒孫,大明崇禎四年僧眾為其建塔。後有法名證指號心朗和尚,郭氏子,生於康熙戊午年,幼入空門,修建大殿。柯瑾於乾隆辛卯年來天台山避暑,為其撰寫碑文,上述兩石碑,筆者2002年正月初十日上天台山親眼見過。
清代曾任監察御史、兵科給事的柯瑾,奏請乾隆帝將達雲山敕封為“天台山”,曾任翰林學士後隱居天台山的破笠和尚,被封為“和尚官”,統管江南十三縣寺院,並將太平禪院更名為“天台禪林”,遂使天台山成為江南著名的佛教文化中心。清嘉慶年間,又一名翰林學士隱居天台山,他就是定一和尚。清鹹豐十一年,定一和尚請永照和尚將《天台八景(詩)》及破笠和尚的《集成附句》刻於石碑。定一和尚撰寫的引文亦刻於石碑,筆者2002年尋訪天台山時也曾見過此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