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塞排膿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內塞排膿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具有溫陽補腎,益氣養陰,通經活絡之功效。主治發背癰腫經年,瘥後復發。此因大風,或結氣在內,經脈閉塞,至夏月以來出攻於背,久不治,積聚作膿血,為瘡內漏。

基本介紹

  • 名稱:大內塞排膿散
  •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 功用:溫陽補腎,益氣養陰,通經活絡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文獻摘要,注意事項,

組成

山茱萸、五味子、茯苓、乾薑各一分(7.5g),當歸、石葦、芎?各四分(30g),附子二分(15g),蓯蓉、巴戟天、遠志、麥門冬、乾地黃各八分(60g),桂心、芍藥各三分(23g),地膽、菟絲子各三分(23g),石斛、人參、甘草各五分(38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藥治下篩。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三夜一。稍加之。常服,終身不患癰癤。
2.現代用法:上二十味,研細末,酒服,每次8g,日三夜一或稍加量。長期服用,終不患癰癤。

功用

溫陽補腎,益氣養陰,通經活絡。

主治

發背癰腫經年,瘥後復發。此因大風,或結氣在內,經脈閉塞,至夏月以來出攻於背,久不治,積聚作膿血,為瘡內漏。

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備急千金要方》:“治發背癰腫經年,瘥後復發,此因大風,或結氣在內,經脈閉塞,至夏月已來出攻於背,久不治,積聚作膿血,為瘡內漏,大內塞排膿散方,山茱萸、五味子、茯苓、乾薑各一分,當歸、石韋、川芎各四分,附子二分,蓯蓉、巴戟天、遠志、麥門冬、乾地黃、各八分,桂心、芍藥各三分,地膽、菟絲子各三分,石斛、人參、甘草各五分。上二十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稍加之。長服終身不患癰癤。”
方論選錄
1.《千金方衍義》:“癰腫久敗不瘥,或瘥後復發,而成內漏,總由中氣告匱,氣血乖離,不能化腐生新所致。故於溫補腎臟氣血藥中,專賴地膽之破血攻毒,石葦之疏泄旺氣,然後溫補諸藥,得以建內塞之功,寓瀉於補之妙用。”
2.《外台秘要方》:“又治諸虛不足,發背癰疽經年,瘥後復發,或由大風聚結,毒氣在內閉塞,得夏月出攻背不療積聚作膿血,為瘡內漏,大內塞排膿散方。山茱萸、五味子、茯苓、乾薑各六分,當歸四分,附子二分,炮;肉蓯蓉八分,瞿麥三分,一雲地麥,地膚子也。石斛五分,菟絲子三分,酒漬。巴戟天八分,遠志八分,去心;人參五分,甘草五分,炙;麥門冬八分,去心;石韋四分,芎?四分,芍藥五分,乾地黃八分,桂心五分。上二十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稍加至兩匕,長服終身不發癰癤。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蔥、蕪荑、醋物等。”
3.《王燾醫學全書》:“發背成膿已潰後,當以透膿斂瘡,補虛生肌為法,內服《千金》大內塞排膿散、內補散(共2方)、瞿麥散、薏苡仁散、排膿內塞散、黃芪竹葉湯、范汪排膿內補鐵屑散。外敷《乾金》發背及癰疽潰漏並未潰毒方、麝香膏、生肉膏(共2方)及二又方,范汪莽草膏、占氏曰膏,《近效》生肌方,《劉涓子》丹參膏,《古今錄驗》當歸貼等。並可用《千金》豬蹄湯外洗患處,若發背患者口渴較甚,當眼崔氏連翹湯以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由於發背之疾,多系服石之人,石熱所致,故其患病之後,當禁酒、肉、蒜、五辛、面、鯉魚等,以免助長邪熱;應禁陽事,以防損耗精氣。”

注意事項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蔥、蕪荑、醋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