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大蒙古國

大元大蒙古國

大元大蒙古國(Dai Ön Yeke Mongghol Ulus),是由蒙古族領袖孛兒只斤·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後,於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7月13日),建立於漠北的政權,國號“大蒙古國”。蒙古汗國領土遼闊,與中亞、西亞、東歐和中國中原地區相接。

資料簡介,歷史經過,重要意義,世系介紹,史料記載,

資料簡介

大元大蒙古國(Dai Ön Yeke Mongghol Ulus),是由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於公元1206年建立的國家。他和他的繼承人經過幾次對外擴張,領土擴大到中亞、西亞、東歐和中國。在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奪得汗位後,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台後王封地、窩闊台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演變為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在其所控制的領地內(包括今中國大部和蒙古高原)建立了元朝,蒙古文則稱為“大元國”(Dai Ön Ulus)或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自此大蒙古國的法統為元朝所繼承。除與元朝敵對的窩闊台汗國後來滅亡外,其餘三大汗國名義上為元朝的宗藩國,其實際獨立地位也為元廷所承認。
大元大蒙古國
大元大蒙古國 大元國還是大蒙古國?
大元大蒙古國
翁牛特旗元代“張氏先塋碑”,是我國現存蒙古文字最多的元代石碑。
此碑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南面,梧桐花鎮國公府村雞冠子山東南坡張氏家族墓地。
碑首正面篆書“大元敕賜榮祿大夫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薊國公張氏先塋碑。”
碑首背面為篆刻的八思巴蒙古文,內容同正面。
碑身正面陰刻漢文楷書,碑身背面陰刻蒙古畏兀文字,為正面漢文的譯文。
漢文碑文中的“皇元”等元朝國號,在蒙古畏兀文里均譯為“大蒙古國”。
一碑之中兩個國號並用,反映出人們不同的觀念。
在漢人看來,元朝是繼承中國歷代王朝的國統;在蒙古人看來,元朝所轄漢地,只是大蒙古國的一個統治區域或者一個兀魯思,並不能代表整個大蒙古國。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基於統治漢地的需要,正式建立以漢語稱謂的國號“大元”,但蒙古語的“大蒙古國”並未廢棄,而是兩者並用,形成國號制度的雙重體系,用“張氏先塋碑”蒙文譯文與漢文相對照,正反映了當時存在的這種情況。
忽必烈登基後,被蒙古四大汗國尊為宗主,是名義上的大蒙古國的大汗,在蒙古伊利汗國史學家拉施特所著的《史集》的《忽必烈合罕記》中,沒有提到忽必烈建國號為大元之事,但詳細記載了忽必烈在漢地建立的功業,並尊崇忽必烈及其繼承者為合罕,反映了波斯人認大蒙古國汗統繼承人為正統的觀點,這與“張氏先塋碑”蒙文內容的觀點是一致的。
總之,元朝統治的漢地,只是大蒙古國的一部分,以忽必烈為正統的汗統,是大蒙古國的最高統治者。《馬可波羅遊記》也是這個觀點。
“張氏先塋碑”刻於元順帝元統三年(1335年)仍然表明了這種正統思想。
從成吉思汗時代起,就有漢族、契丹族以及西域諸民族的上層人士,加入大蒙古國的統治階層,張應瑞家庭只是其中的一員。元朝地域廣闊,漢族居大多數,在其統治集團中,漢族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有些人最終又融如蒙古族中,從張應瑞的子輩起,即開始取蒙古名,張應瑞家庭也是在蒙古統治集團內逐步發展起來的。
張應瑞家族源於漢族,在蒙古草原地區經過數代發展,成為全寧路大家,其子孫逐漸由漢姓改為蒙古名,最終融合於蒙古民族之中。
因此,“張氏先塋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蒙漢民族之間的交融。

歷史經過

蒙古高原原為金朝的附屬地區。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不再臣服於金朝。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7月13日),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
大蒙古國建立後,不斷向外擴張,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成吉思汗逝世後,由幼子拖雷監國,本來拖雷應當繼承汗位,但拖雷為免紛爭,於是推舉窩闊台繼位。傳說,後來拖雷因替窩闊台飲下有詛咒的酒去世。
1229年,窩闊台繼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麗,1233年滅東真國,1234年滅金國。隨後再次西征,1237年占領莫斯科,1241年兵分兩路入侵波蘭、匈牙利,大敗德意志聯軍,前鋒直指維也納,歐洲為之震驚。正當此時,窩闊台逝世。遠征軍於是東還,後來拔都建立欽察汗國。
大元大蒙古國  1246年,貴由在窩闊台的皇后支持下繼位。拔都與貴由在長子西征以後不和,貴由在遠征拔都途中病死,拔都本有資格承繼汗位,但他無意即位,另舉拖雷的長子蒙哥為大汗。1251年,蒙哥繼位。1254年滅大理國。蒙哥命旭烈兀西征;1258年,占領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1260年,占領大馬士革。這時,蒙哥在攻打南宋四川時,在合州城下去世,軍隊於是東還。
大元大蒙古國
蒙哥於1259年在四川去世後,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訊時尚在鄂州一帶與南宋作戰,後聽說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準備集會稱汗,立即與南宋議和並北上回到開平(今內蒙古多倫縣),於1260年5月在以東道諸王塔察兒為首的蒙古宗王及漢人儒臣的支持下搶先集會稱汗。阿里不哥聞訊後,在阿速台、玉龍答失、海都等宗王的支持下於同年6月在當時的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由於忽必烈長期居住在中原,任用漢人,推行漢法,改變了蒙古人的遊牧傳統,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貴族的不滿,故多數西道諸王當時均支持阿里不哥。為了爭取宗王勢力的支持,忽必烈默認了朮赤後王別兒哥、察合台後王阿魯忽及八剌、六弟旭烈兀對各自封地的合法統治權。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隨後遷都大都(北京),以上都為陪都。
1271年忽必烈在其領地內定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蒙古文則稱為“大元國”或“蒙古汗國”,繼承了原大蒙古國的法統。但窩闊台汗國君主海都仍然與忽必烈敵對,並聯合察合台汗國與金帳汗國組成同盟與忽必烈的元軍交戰,並一度攻占漠北哈拉和林。金帳汗國君主忙哥帖木兒本為忽必烈提名,但很快轉為支持海都反對忽必烈。忽必烈去世後,海都等繼續與元成宗交戰,直到海都於1301年去世。在窩闊台汗國滅亡後,其餘三大汗國僅在名義上仍為元朝的宗藩(元朝稱其為西北諸王),實際獨立的地位為元廷所承認。元朝保留了金帳汗和伊利汗在山西、河南等處的份地,每年頒給歲賜。伊利汗國君主即位仍需元朝皇帝遣使冊封,頒發“王府定國理民之寶”、“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等漢文印璽,作為元朝的藩屬國。此後金帳汗國的數位君主,如脫脫(肅寧王)、月即伯等也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正式冊封。

重要意義

一、 ①它結束了唐末以來(五代十國宋遼金夏)國內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並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②它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③它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④元朝的統一,還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展;⑤從蒙古族的歷史發展角度看,統一的過程就是蒙古族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
二、 ①漢民遷居到大量邊疆地區,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開發了邊疆經濟。邊疆各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雜居,加強了民族融合。②遼朝、西夏、金朝時期入居黃河流域的契丹族、党項族、女真族,與漢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視為“漢人”。③唐朝以來不少信仰伊斯蘭教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時更有大量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與漢、蒙、畏兀兒等民族長期雜居、通婚,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④元朝時,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了對硫球(台灣)的管轄。
大元大蒙古國,是一個歷史上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超級大國,也是歷史上世界最大的帝國與國家之一,大蒙古汗國最大疆域的面積高達4500萬平方公里,是蘇聯的2倍多。
大元大蒙古國由蒙古族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記載,其創始於貝爾湖南岸,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蒙古汗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即先後與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互相攻伐,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孛兒只斤蒙哥大汗去世前,已統治著包括蒙古高原、今中國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忠於、西亞以及東歐和北非在內的廣闊領土。

世系介紹

大元大蒙古國 韃靼及漠南蒙古時期(1402-1634)
大元大蒙古國
鬼力赤(1402年坤帖木兒汗被鬼力赤所殺,廢去大元國號,改國號韃靼) 1402-1408
額勒錐特穆爾汗(本雅失里,額勒伯克汗次子) 1408-1410
德勒伯克汗(答里巴,額勒錐特穆爾汗之子) 1411-1415
岱總汗(脫脫不花王, 1433-1451 脫古思帖木兒三子哈爾古楚克鴻台吉子阿寨台吉長子)
1434年瓦剌勢力東進,韃靼勢衰。
烏珂克圖汗(麻爾可兒小王子,岱總汗三子) 1454-1465
摩倫汗(脫古思太子,岱總汗長子) 1465-1466
滿都古勒汗(滿都魯,阿寨台吉三子,岱總汗弟) 1475-1479
達延汗(巴圖孟克,阿寨台吉次子阿葛巴爾濟濟農子 1480-1517 哈爾古楚克台吉子博勒呼濟農[巴顏孟克]之子)
塞音阿拉克汗(巴爾斯博羅特,達延汗三子) 1517-1519
阿剌克汗(博迪,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長子) 1519-1547
庫登汗(達賚遜,阿剌克汗長子) 1548-1557
札薩克圖汗(圖們,庫登汗長子) 1558-1592 35、 薛禪汗(布延,札薩克圖汗長子) 1592-1603
庫圖克圖汗(林丹汗,薛禪汗長子莽和克太吉長子) 1603-1634 被皇太極擊敗後逃往漠北
額哲(庫圖克圖汗長子) 1634
1636年3月,漠南蒙古16部49個大小領主會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汗。

史料記載

(一)據有關學者研究,東胡後裔諸族語言,與蒙古語有共同祖源。例如《南齊書·魏虜傳》就有13個鮮卑官職名稱,都帶有蒙古語式的後綴“真”。鮮卑人包括東部鮮卑和拓跋鮮卑,他們的語言是蒙古語。鮮卑在歷史上消失以後,接著出現的契丹語與蒙古語也很相近。見於敦煌藏文卷中的記載說,“其語言與吐谷渾大體相通。”可見其相互間有著共同的淵源關係。拉施特《史集》也說:“所有的[哈刺契丹]部大元大蒙古國 落都是遊牧民,與蒙古遊牧民有親屬關係。他們的語言、外貌和風俗習慣彼此相似”。
大元大蒙古國
(二)從歷史事實看,有較可靠的文獻依據。據《史集》記載,蒙古人最初駐居於名叫額爾古涅昆的陡峻山嶺中,後來因嫌道路擁塞,便鼓風燒山,用鐵水溶鑄出一條路,從此人們便紛紛奔向草原。據漢籍文獻所載,額爾古涅昆即指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山地。它就是早期蒙古人生息繁衍的地區。新、舊《唐書》記載,當時其眾大部分分布於今呼倫湖(俱輪泊)周圍及額爾古納河流域一帶。與《史集》所載,正好互相印證。
(三)另據研究證實,“蒙古”一詞,是“忙豁勒”的音變。源於《舊唐書·室韋傳》的“蒙兀室韋”(《新唐書·室韋傳》作“蒙瓦”)。“蒙兀”的唐代讀音是mung—nget,唐人用t尾韻譯寫他族語帶l、r尾音的音節,因此“蒙兀”即是“蒙古名稱Mongghol的正規譯音”,它在宋、遼、金時期的漢籍文獻中,曾分別被譯為“萌古”、“朦骨”、“蒙古里”、“萌古斯”、“萌古子”、“盲骨子”、“萌骨”等。至《煬王江上錄》始被稱為“蒙古”。“蒙古”二字,實系“女真語重譯”。後成吉思汗建國,號稱為“大蒙古國”。於是“蒙古”一詞,便以蒙古人自稱而為世人所知。
據蒙古人傳說,蒙古部先世,原居住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山野森林中,從事於狩獵生活。從有關記載考察,蒙古人離開額爾古納河山林走向遊牧生活,約於公元8世紀以後。據說他們都根源於孛兒帖赤那和豁埃馬闌勒這兩個人(有的認為是兩個部落)。在離開山林後,便駐居於斡難河(鄂嫩河)上源的不兒罕山(今蒙古國境內肯特山)。迅速蕃衍出眾多氏族和部落。這些氏族和部落,按其血親關係,分成兩大支:尼倫蒙古和迭兒列斤(勤)蒙古。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