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和尚

大乘和尚(約8世紀),中國漢地佛教禪宗在吐蕃的代表人物。(一作摩訶衍那)。備受當地人民尊崇,被稱之為“國德”、“大德”、“蕃大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乘和尚
  • 年代:約8世紀
  • 形象:漢人面目,身體肥胖
  • 地位:中國漢地佛教在吐蕃的代表人物
人物生平,西藏十八羅漢,存疑,漢僧摩訶衍,布袋和尚,人物形象,

人物生平

唐建中二年(781),吐蕃據沙州(今甘肅敦煌)後,奉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之命赴吐蕃,在拉薩及札瑪(今札囊縣桑耶寺附近)等地傳教,赤松德贊妃沒廬氏及貴族婦女30餘人曾從他受戒,出家為尼。他倡頓悟說,著有闡明頓悟的著作。

西藏十八羅漢

大乘和尚又稱漢地和尚,摩訶衍和尚。據藏文文獻《迎請尊者》一書記載,唐肅宗時皇帝派大乘和尚帶上言辭誠懇的邀請信,前往印度的瑪伽德哈邀請十六尊者到內地傳法。十六尊者到來後,皇帝特為之建十六座房舍,並供養許多絲絹綢緞。講法完畢,十六尊者又到藏地弘法去了,但他們的形象卻被雕塑成像,在漢地供奉開來。據說肅宗皇帝給十六尊者的書信抄件收錄在《丹珠爾》大藏經中。大概是因為大乘和尚作為邀請十六尊者的信使,西藏遂將其與十六尊者一起供奉,組成西藏的十八羅漢系列。

存疑

這個說法雖為西藏佛教史書所載,而且廣為流傳,但是有兩點值得我們懷疑:其一,如此重大的事件,內地史籍中卻無記載;其二,印度十六尊者皆生活於公元前六世紀頃的釋尊時代,離唐肅宗有一千餘年的歷史,時代相差,如何請之,不符事實。從此兩方面看是不可信的。筆者以為可能與兩位漢地的真實佛教人物有關。

漢僧摩訶衍

其一,是8世紀時入藏傳播大乘頓悟法門的漢僧摩訶衍。摩訶衍的真實姓名史書無載,只知他是唐朝禪宗一派的學僧。他於八世紀中入藏弘法,自稱所傳為“頓悟”法門,一度影響甚大。後來與印度請來的寂護、蓮花生、蓮花戒學說發生摩擦。當時,赤松德贊在位,有意抑漢揚印,便發起印僧和漢僧之間的關於頓漸問題的辯論會。印僧以蓮花戒為代表,漢僧則以摩訶衍為代表,辯論時間約為780-782年。結果在王權的干預和偏袒下以摩訶衍為代表的漢僧敗北。漢僧遭到驅逐,重返內地。漢僧雖然敗了,但他們所傳的頓悟法門並未隨之消失,已深深地滲透到藏地人們心中,成為藏傳佛教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摩訶衍傳法藏地在歷史上有很大影響,相信藏地信徒不會忘記他。為了紀念他傳法的功德,西藏信徒將他與十六尊者供奉一起讓他享受寺廟香火是有可能的。

布袋和尚

其二,漢地所奉彌勒菩薩化身——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是五代時浙江奉化的一位僧人,法名契此。生前常游化於江浙一帶,居無定處。因常背一個布口袋,故稱布袋和尚。布袋圓寂時自稱彌勒菩薩化身,由此受到世人信奉。五代時其藝術形象開始出現。現存最早的布袋僧雕像在杭州飛來峰石窟的煙霞洞,雕刻於五代。兩宋時布袋形象的供奉十分流行,並被請進寺廟山門殿中。明代至今山門殿供奉布袋形象的彌勒菩薩成為定製。隨著漢藏之間密切的政治文化往來,漢地的這一信仰內容很可能被西藏信徒接受,釋迦佛與十八羅漢,就象西藏接受漢地的關公和太極八卦等文化內容一樣。現在西藏十八羅漢中的大乘和尚形象與布袋僧形象十分相像,尤其是有時還在其塑像上或旁邊附加五個孩童,顯然是來源於漢地的俗信題材——五子戲彌勒。因此,可以說,不管西藏的大乘和尚是否源於漢地的布袋僧信仰,但起碼它吸收了漢地布袋僧的形象特徵和俗信內容。
歷史是紛繁複雜的,漢藏之間的關係在歷史的長河中千頭萬緒,時隔久遠,的確不易找到大乘和尚這個人物及其形象的令人信服的科學根據。上面所談只是個人看法。

人物形象

大乘和尚的形象較好辨認,為漢人面目,身體肥胖,腹部尤為明顯。身著漢式袈裟。右手拿念珠,左手捧一個蟠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