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羽瘤蕨

多羽瘤蕨

多羽瘤蕨(Phymatosorus longissimus (Blume) Pic. Serm.),水龍骨科瘤蕨屬植物,是土生草本植物。中國多分布於雲南、海南、台灣、香港,國外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國、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日本南部及太平洋島嶼等地。在中國植物標本館中的多羽瘤蕨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的爪哇。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病蟲防治,

形態特徵

土生植物。植株高約1-2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1厘米,肉質,疏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盾狀著生,基部圓形,頂端漸尖,篩孔明顯。葉遠生;葉柄長約35-100厘米,禾稈色,光滑無毛;葉片長約40-100厘米,寬約25-30厘米,羽狀深裂或幾乎全裂;裂片通常20-30對,最多可達38對,斜展,基部略收縮,頂端漸尖或圓鈍頭,邊緣全緣或淺波狀,長約8-12厘米,寬約1-2.5厘米。側脈和小脈均不明顯,小脈網狀。葉近革質,兩面光滑無毛。孢子囊群圓形至橢圓形,凹陷於葉背,在葉片表面形成明顯的乳突,主脈兩側各1行,略靠近主脈著生。
多羽瘤蕨
多羽瘤蕨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地區濕地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雲南、海南、台灣、香港、廣東(梧桐山(張壽洲等SCAUF1260)、羊台山(邢福武12168,IBSC))。越南、泰國、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日本南部及太平洋島嶼等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的爪哇。
大帽山、西貢、烏蛟騰、南丫島、西令洲。生於疏林下溪邊。

栽培技術

常見的繁殖方法有孢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組織培養,小面積生產可採用分株法,規模化生產通常採用組織培養。分株繁殖一般於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把植株從盆中倒出,根據需要將一株分成數株,每株帶有根和葉。分株時切勿損傷生長點,儘量保留根部原有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損傷的葉和根,按原來定植的深度栽植。分株繁殖無嚴格的季節要求,一年四季皆可進行。
栽培基質要求土壤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水,微酸性(pH值5.5至6.0)。基質一般以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的比例配製,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的比例配製。
栽培要點 1.光照 要防止光照過強,多遮陰。休眠期要放在光線充足處。大多數蕨類植物喜反射光、散射光。2.澆水 生長期要每天澆水並進行葉面噴水,以保持濕度。發現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時,要立即將盆浸入清水中,對植株噴霧。缺水不嚴重,幾小時後即可恢復。澆水最好在早晨進行。3.溫度 一般15℃至21℃比較適宜。在夏季需多通風。4.施肥 施肥應遵循薄施、勤施的原則,根據需要進行葉面噴施。

病蟲防治

常見病害有兩種:
多羽瘤蕨
立枯病示圖
1.立枯病
發病植株葉片綠色枯死,而莖幹下部腐爛,呈立枯狀。發病初期病株生長停頓,缺少生機。然後出現枯萎,葉片下垂,最後枯死。病株根莖處變細,出現褐色、水浸狀腐爛。潮濕時,自然狀態下病斑處也會產生蛛絲狀褐色絲體。防治方法是選擇充分消毒的培養土和腐熟的肥料作為盆土,忌積水。發現死苗應及時同盆土一併倒掉。上盆定植後,每隔10天噴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澆灌。
2.灰霉病
主要為害植株的莖和葉。發病莖葉呈水浸狀腐爛,嚴重時整株枯死。防治方法是提高室內溫度,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濕度,定期噴藥,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現病害,應立即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7至10天一次,連續兩三天,注意交替用藥,以防產生抗藥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