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刊

外語學刊

《外語學刊》是黑龍江大學主辦的外國語言學研究雙月刊,其宗旨是以外國語言學為主線開展與其相關各學科的討論,為促進我國外語教學與語言研究服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外語學刊
  • 主管單位:黑龍江大學
  • 主辦單位黑龍江大學
  • 出版周期:雙月刊
刊物簡介,主要欄目,基本信息,收錄情況,創辦歷程,走過歷史,學界評價,作者評價,

刊物簡介

主要欄目

普通語言學、語言學家介紹、蘇聯語言 學、語言教學法論文介紹、俄語辭彙學專題講座、語法、俄語教學法、翻譯及翻譯教學法、 教師進修、學習園地、答讀者問、詞源知識等,如《關於翻譯中新表現法等問題》、《略論 語法、辭彙、語音在俄語實踐課教學中的關係》等。
外語學刊外語學刊
《外語學刊》主要刊發的文稿涵蓋普通語言學、俄語語言學、英語語言學、日語語言學 、比 較語言學、符號學詞典學、翻譯學、文學、文化、教學法和書評。
該刊開設的主要專題研究有:語音研究、語法研究、語義研究、話語分析、語用學與語言的主體性空間、功能主義 語言學研究、雙語擬形研究、符號學視野中的辭彙研究、X語言與語言 發生學計算語言學研究、心理語言學探尋、社會語言學探尋、翻譯與文化、文化語言學視 角中的語言、俄語專業教學的回眸與思索。
自2001年起,新辟“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 點研究基地黑龍江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專欄”,集中發表我國學者研究俄羅斯 當代語言學的學術成果。

基本信息

主管單位: 黑龍江大學
主辦單位: 黑龍江大學
編輯單位: 《外語學刊》編輯部
國內刊號: CN 23-1071/H
國際刊號: ISSN 1000-0100
郵發代號: 14-24
《外語學刊》,16開本,112頁,國內外公開發行,其服務對象是高等院校教師、外語院系 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高年級學生、科研院所語言、文字工作者以及其他語言學愛好者 。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全國外語類核心期刊、199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一級期刊、1998年被選為全國高校外語學刊研究會副會長單、1999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創辦歷程

《外語學刊》走過的路是一部我國俄語教學、外語教學、外國語言研究、中外翻譯理論與實 踐的發展史。它記錄了我國自有外語教學以來的點點滴滴的體會、彎彎曲曲的歷程。
1951年3月,由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黑龍江大學前身)編輯的《教務工作通訊》面世。翻 開那一卷捲紙張發黃的文稿,我們仿佛走進了一段歷史的畫面:帶著建國後的喜悅,身穿黃 色軍衣的學員和那些並不比他們年長的教員以及蘇聯專家在學習俄語。
當時的《教務工作通 訊》主要刊載黨的方針政策、外語教學計畫、教學法討論、語音、語法、辭彙、翻譯等方面 的討論文章。其中有時任校長、教育家王季愚先生的《一九五二年下學期俄文教學工作總結 》,主管外語教學的副校長趙洵先生的引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有蘇聯專家 的學術報告,有一大批俄語界老前輩的教學心得和科研論文,如《論複合句的語法形式》、 《談談我們學校的科學研究工作》等。這些文章短小精悍,實用性極強,對50年代哈外專的 俄語教學與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教務工作通訊》於1954年9月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共出版24期。
1954年11月,為適應教學研究工作的需要,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的《教務工作通訊》更名 為《外專校刊》,並於當年11月7日校慶之日出版了創刊號。《外專校刊》為雙月刊,至195 5年12月共出版了7期,刊載文章150餘篇,如《現代俄語詞的形態構成》、《外語教學中的 比較教學法》等。
更名後的《外專校刊》在內容上做了很大調整,除了繼續刊載探討俄語教 學法方面的文章外,加大了俄語語言理論方面的研究力度。
1956年4月,為了適應學術建校的需要,把原只在本校發行的《外專校刊》改為學術性刊物 《俄語教學與研究》,在全國範圍內發行。第一期(《俄語教學與研究》3-4月號)於1956年 4月出版。刊物的宗旨是廣泛介紹俄羅斯語言研究成果,發表本校及兄弟院系有關語言理論 的科研文章及教學經驗。這是新中國外語院校最早的學報,也是全國幾份高水平的俄語刊物 之一,對我國俄語教學和俄語理論研究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隨著俄語教學質量的日益提高,迫切需要進行學術交流,更多地介紹蘇聯的教學理論和俄語語言理論。
哈外院的學術刊物《俄語教學與研究》越辦越好。1957年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親筆題寫了刊名。這說明學術界領導對這一刊物的重視,也說明該刊物發行後在國內產生了重大影響。 《俄語教學與研究》除正刊外,還出版了普及俄語的副刊《Спутник》(衛星)。副刊 多發表短小精焊、知識性、趣味性並重、內容深入淺出的文章,而且多針對中國人學俄語碰 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解答,或者系統地講解某些語法問題(連載),或闡釋某些語法現象及某些 詞的習慣用法,或一題一議,當即解決讀者所提疑難問題。副刊深受讀者歡迎,發行量很大 。
《俄語教學與研究》於1960年8月暫休刊。1964年6月,《俄語教學與研究》復刊,更名為《 外語教學》,改為季刊。《外語教學》根據當時國內外語教學的實際需要,為中學、大學廣 大外語教師提供了交流教 學經驗的園地,發表他們在外語教學法和外語語言理論方面的科學研究成果和學習心得,該 刊除以主要篇幅繼續刊登俄語方面的稿件外,還增刊了英語方面的稿件。
《外語教學》的主要欄目有:中學外語教學法、大學專業外語教學法研究、外語教學經驗、 外語語音學語法學辭彙學專題研究;外語和漢語的對比研究;普通語言學和外語理論知 識介紹、書刊評介、問題解答、學術動態,如《漢俄語的音借法》、《怎樣確定外語教學的 目的》等。
《外語教學》是當時國內外語教學與研究方面比較有影響的刊物之一,它對60年代外語教學法以及語言理論方面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外語教學》於1966年3月休刊。
1978年8月,《外語教學》復刊,更名為《黑龍江大學學報(外語版)》,首篇文章為《俄語 中某些及物動詞的直接補語類型》。1978年出版1期,1979年出版2期。1980年1月《外語學刊》(原黑龍江大學學報外語版)正式出版,面向全國公開發行,後由著 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提寫了刊名。新出版 的《外語學刊》主要登載有關研究俄、英、日三個語種的科研文章,包括語言研究、教學法 探討、辭書評介、外國語言學界研究成果介紹等方面內容。
《外語學刊》復刊的1978年,正值文革浩劫的陰霾剛剛散去,萬物復甦,百廢待興。外語教 學 、語言研究、學術交流、文學對話期盼著更多的園地,更好的機遇。《外語學刊》應運復出 。她培植外語學術新苗,她尋求外語教學的好方法,向全國廣大外語教學與外語研究人員敞 開了通往世界的視窗。最值得回顧和記憶的是80年代初期,20世紀後半葉風靡世界的生成語 法把它的觸角伸向了我國。《外語學刊》以敏銳的嗅覺及時識別了這一學術新動向,在全 國率先刊登了生成語法的介紹和研究文章,並得到了許多同類刊物和對生成語法感興趣的同 行的積極回響,在中國語言學界颳起了一股生成語言學漩風。此後,《外語學刊》又參與了 黑龍江大學主辦的兩次國際生成語法討論會,美國、法國、荷蘭、比利時、日本等國的學者 到會交流,給中國學術界創造了走向世界學壇的機會。80年代中後期,轟轟烈烈 的形式開拓在學術界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扎紮實實地鑽研探索匯入了學術交流。90年代初 ,語用學驟然興起,其勢興之猛,人們始料不及。《外語學刊》先是試探,隨後便率眾作 者和讀者大踏步前行,推出若干語用學欄目,推動了語用學研究。
展望國內外語言學發展趨勢,綜合全國高校外語期刊的狀況,我們認為《外語學刊》應該以 多種外語語言研究為方向,反映普通語言學(語音學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語言哲學 、計算語言學心理語言學修辭學文體學翻譯理論等諸領域的學科前沿,為促進外語 教 學與研究盡一份力量。
在當前高校外語期刊劈浪前進、百舸爭流的形勢下,我們清醒地意識到,在如此強烈的競爭 環境中,《外語學刊》不進則退。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促使我們去思考對策,探索新路, 我們將以語言學研究為主線,兼顧與其相關的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的理論研究,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走過歷史

經過幾十年、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外語學刊》的前身《教務工作通訊》、《外專校刊》、 《俄語教學與研究》、《外語教學》、《黑龍江大學學報外語版》曾獲得了極大的讚譽。《 外語學刊》也不負眾望,於1996年被評為全國外語類核心期刊,199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一級 期刊,1998年再次當選為全國高校外語學刊研究會副會長單位,1999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 社科學報,曾在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局組織的質量檢查中校對差錯率為零。

學界評價

《外語學刊》的學術價值及編輯質量得到了全國同行及廣大讀者的認可。
南京大學外語學院 俄、日語系主任王加興博士說,“我們的許多教師不太敢向你們刊物投搞,認為要求太高。 《外語學刊》98年4期有我院3篇文章,做為主管科研工作的院長助理,我感到非常榮幸。”
上海有兩位年輕學者在語言學、文學、古漢語等學科的功底十分深厚。他們說,“我們願意把自己的勞動成果交給《外語學刊》,這是一本地道的學術刊物。”
河北理工學院閻德勝教授在來信中說,“剛收到的《外語學刊》給人以全新的感覺。欄目多樣,信息 量大,不少著譯者是新生力量,這些都標誌著貴刊的勃勃生機。我從20年前貴刊創辦開始就訂閱《外語學刊》。20年來,對貴刊的發展和壯大,業績和成就,我歷歷在目。相信在 主編及全體同仁的努力下,有我們新老著譯者和讀者的厚愛和關懷,《外語學刊》會越辦越 好,我們預祝她在未來的歲月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評價

《外語學刊》更為現名以來走過了風風火火的20年。其前任主編是鐘國華教授,現任主編張 家驊教授,副主編分別為季國清教授、李鳳琴副教授。編輯部成員已經更替了若干輪,無論是離崗的還是在崗的編輯們不僅僅心甘情願地“為他人做嫁衣裳”,也悄悄“為他人設計服 裝款式” ,他們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變展覽為引導。《外語學刊》走過的歷程中,編輯們留下了堅實的腳印。他們願和《外語學刊》的作者、讀者共同編織偉大明天的壯麗畫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