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免疫耐受

基本介紹

  • 別稱:外周耐受
  • 英文名稱:peripheral tolerance
分類,形成機制,

分類

免疫耐受按照其形成時期的不同,分為中樞耐受和外周耐受。
外周耐受(peripheral tolerance)是指成熟的T、B 細胞,遇內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產生正免疫應答,而顯示免疫耐受。

形成機制

1、克隆清除和免疫忽視。
對外周組織特異性自身抗原應答的T或B細胞克隆,不能均在胸腺/骨髓中被消除,它們離開胸腺後,存在於外周淋巴器官和組織中,有機會接觸自身抗原,如T細胞克隆的TCR對組織特異自身抗原具有高親和力,且這種組織特異自身抗原濃度高者,可經抗原提呈細胞(APC)提呈,但此類未經活化的APC表達的輔助刺激分子很少,不能提供第二信號,致此類被自身抗原活化的T細胞發生凋亡,克隆清除。
如T細胞克隆的TCR對組織特異自身抗原的親和力低,或者這類抗原自身濃度很低,雖由活化的APC提呈,因缺乏第二信號,不足以活化相應的初始T細胞,這種自身應答的T細胞克隆與相應組織特異抗原並存,在正常情況下,不引起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稱為免疫忽視(immunological ignorance)。若將免疫忽視細胞以適宜量的自身抗原刺激,仍可致免疫正常應答。
2、克隆無能及不活化。
在外周免疫耐受中,自身應答細胞通常以克隆無能或不活化狀態存在。克隆無能和不活化由多原因所致,最常見者是不成熟樹突狀細胞(iDC)提呈的自身抗原,雖經過TCR-CD3活化,產生第一信號,但iDC不充分表達B7和MHCⅡ類分子,且不能產生IL-12,不能產生第二信號。
部分無能細胞易發生凋亡,而被克隆清除;部分克隆無能淋巴細胞仍能長期存活,在IL-2提供下,可進行克隆增殖,進行免疫應答,導致自身疾病。
自身應答B細胞也以類似原因,呈免疫耐受狀態。無能B細胞壽命較短,易由FasL+ Th細胞誘導表達Fas,而導致細胞凋亡,克隆清除。故B細胞耐受持續較短。
3、免疫調節細胞作用。
主要為CD4+CD25+Foxp3+的Treg細胞,其具有負調節作用。經細胞間的直接接觸,抑制CD4+和CD8+T細胞的免疫應答。
4、細胞因子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