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側丘系

外側丘系

外側丘系:斜方體纖維行至被蓋部的前外側,在上橄欖核的外方折向上行,稱為外側丘系。外側丘系是聽覺通路的一部分,以後它在被蓋部的外緣上行,經過中腦,止於丘腦的內側膝狀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側丘系
  • 外文名:lateral lemniscus
  • 科室:神經外科
概述:,外側丘系的形態學結構:,作用,

概述:

1、背側丘腦:背側丘腦亦稱丘腦,是間腦中最大的一部分,位於間腦的背側部,其腹側為底丘腦和下丘腦。背側丘腦是各種感覺通路(嗅覺除外)最後的中繼站,各種感覺衝動在此中繼後,經丘腦皮質投射纖維傳至大腦皮質的不同區域。感覺信息的整合也發生在這個水平,痛覺的感知就發生在間腦。此外,背側丘腦還從事維持大腦皮質的覺醒狀態。
背側丘腦的外側包有薄層白質板,稱為外髓板,它借丘腦網狀核與內囊相隔。在背側丘腦灰質內,有丫形的內髓板,此板前部分叉,因而將灰質分為三個大的核群:前核群、背內側核群和腹外側核群。腹外側核群又可分為背腹兩層。屬於後丘腦的內、外側膝狀體,實際是上述腹層核群向後方的擴延。
2、內側膝狀體和外側膝狀體:內側膝狀體和外側膝狀體分別為聽和視傳導路徑在間腦的中繼站。內側膝狀體接受外側丘系的纖維,傳出纖維形成聽輻射至顳葉聽覺皮質。外側膝狀體在枕的下方,包括6層細胞,腹側的1~2層細胞大,靠背側的4~6層細胞小。視束中交叉的纖維止於外側膝狀體的1,4和6層,不交叉的止於2,3和5層。自此發出的纖維組成視輻射投至枕葉視覺皮質。
3、中腦:腦幹的一部分,形體較小,動眼神經、滑車神經由此發出。中腦腳底發生病變時,可產生中腦腳底綜合徵。主要表現:動眼神經與錐體交叉性麻痹(Weber綜合徵),特點為病灶同側動眼神經麻痹,而對側腦性偏癱。如累及中腦頭端的紅核前區,則可發生動眼神經與錐體外系交叉綜合徵(Benedikt綜合徵),特點為同側動眼神經麻痹、對側半身舞蹈病或一側震顫、肌張力增高等。如中腦被蓋中央區發生病變,常伴有嚴重而持久的意識障礙(昏睡或昏迷)和去大腦強直。

外側丘系的形態學結構:

外側丘系是上升的聽覺纖維束。它自延髓上端的蝸神經前、後核發出,在腦橋基底部與被蓋部之間交叉,越過中線形成斜方體後,折向上行,沿內側丘系的外緣上升,止於後丘腦的內側膝狀體。它是聽覺傳導徑路上的第二級纖維。

作用

外側丘系腹核在聲信號加工和聽覺上行傳導中的作用:
外側丘系腹核(ventral nucleus of the lateral lemniscus,VNLL)是中樞聽覺通路中連線耳蝸核等低位腦幹和中腦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的重要核團,其神經元能夠對聲信號的不同參數進行檢測與加工,進而形成多樣的聲反應特性。VNLL神經元對頻率反應的調諧曲線有多種類型,但其銳化程度一般較低,對頻率的分析亦不夠精確;有關強度調諧的放電率函式分為兩種類型:單調型與非單調型,它們對強度的加工和編碼往往受到發放模式的影響;不同發放模式的VNLL神經元對時程的編碼能力不同,其中起始型具有精確的時間特性,適合編碼聲刺激的起始時間信息,對蝙蝠的回聲定位非常重要。VNLL接受來自低位核團的輸入,並發出上行的抑制性投射至IC,在IC神經元的聲信息檢測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近來
研究認為VNLL快速的抑制性投射延遲IC神經元的首次發放潛伏期,VNLL延遲的抑制性投射介導IC神經元的發放模式,但VNLL抑制性輸入如何在IC進行整合,並增強IC神經元檢測聲信號能力的機制並不清楚,且缺乏VNLL對IC進行實時調控作用的直接證據。
外側丘系(lateral lemniscus,LL)位於被蓋(tegmentum)的腹外側邊緣部,根據結構和功能可將其劃分為三個核團,由背到腹依次為外側丘系背核(dorsal nucleus of the lateral lemniscus,DNLL)、外側丘系中間核(intermediate nucleus of the lateral lemniscus,INLL)和外側丘系腹核(ventral nucleus of the lateral lemniscus,VNLL)。VNLL是LL中最大的核團,呈彎曲的狹長形。它接受來自低位核團的輸入投射,並發出上行的輸出投射至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在聽覺信號的上行傳導和加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