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硯(巴蜀地區三大名硯之一)

夔硯(巴蜀地區三大名硯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夔硯,為傳統名硯,曾列巴蜀地區三大名硯之一。據《明清兩代硯說》(下)記載:清代硯石60餘種,四川夔州石列第22種。劉偉鏗在《文房四寶之一硯》中寫到:“從唐代以來陸續發現、並開坑採石,生產刻製成硯的上品硯石,何止四大名硯。據有史可考的優質硯石產地(不完全統計)就有近五十處之多:……四川的夔州和萬州等,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硯石產地。”

紙、筆、墨、硯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為傳播、發展科學文化藝術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被譽為“文房四寶”。在文房四寶中,“惟硯性質堅固,傳萬世而不朽,歷劫而如常,故硯之遺留千古而永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夔硯
  • 產地:四川的夔州和萬州
綜述,附文,

綜述

在文房四寶中,“惟硯性質堅固,傳萬世而不朽,歷劫而如常,故硯之遺留千古而永存。”
據研究者說,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研磨顏料的石器就具有硯一樣的用途。如1980年在陝西臨潼姜寨發掘出仰韶文化初期的一塊石硯,硯上面有石蓋,掀開石蓋,硯石凹處有一支石質磨棒。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一方戰國晚期的石硯,硯及研墨石都是就鵝卵石的原形略略加工製成的。硯面、硯底均有墨痕。這說明戰國時期硯的使用已相當普遍,硯台是隨著華夏文化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具有鑑賞和收藏價值,千百年來歷為騷人墨客所喜愛,有的為硯封官加爵,稱硯為“即墨侯”,有的與硯為友,稱硯為“潤色先生”、“石友”等等。宋蘇東坡更是愛硯成癖,終日與硯同床而臥。歷史上曾出版了許多論硯及評硯的著作。隨著歷史的發展,硬筆、電腦基本取代了硯的實用性,但硯在當代卻越來越被人珍愛,藏硯之風盛行,硯進入了藝術品收藏行業。
夔硯,為傳統名硯,曾列巴蜀地區三大名硯之一。據《明清兩代硯說》(下)記載:清代硯石60餘種,四川夔州石列第22種。劉偉鏗在《文房四寶之一硯》中寫到:“從唐代以來陸續發現、並開坑採石,生產刻製成硯的上品硯石,何止四大名硯。據有史可考的優質硯石產地(不完全統計)就有近五十處之多:……四川的夔州和萬州等,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硯石產地。”
夔硯,雖見諸著作,但從未見到有關夔硯的圖片及描述,更不要說見到實物了。夔硯是一種什麼形制的硯呢?
近讀唐代杜甫《石硯》,復瞥見案頭瞿塘峽石硯,恍然大悟,杜甫描繪的石硯不就是瞿塘峽石硯嗎?不就是當代夔州人從三峽中拾得的天然硯石嗎?

附文

夔硯——由杜詩認識“夔硯”
平公今詩伯,秀髮吾所羨。奉使三峽中,長嘯得石硯。
清早期淺浮雕夔硯清早期淺浮雕夔硯
巨璞禹鑿余,異狀君獨見。其滑乃波濤,其光或雷電。
聯坳各盡墨,多水遞隱見。揮灑容數人,十手可對面。
比公頭上冠,貞質未為賤。當公賦佳句,況得終清宴。
公含起草姿, 不遠明光殿。致於丹青地,知汝隨顧盼。
——杜甫《石硯》
杜甫《石硯》詩,宋王十朋稱作少陵《平公得硯詩》。歷代注家以詩內有“奉使三峽中”句,定為唐大曆元年(766)夏作,編在夔州詩里。
“平公今詩伯,秀髮吾所羨[1]。奉使三峽中,長嘯得石硯[2]。”
前四句首敘得硯之由,並因平公得硯而作《石硯》一詩。 “平公”,杜甫自注為“平侍御者”。這位平公是一位詩壇領袖(詩伯),杜甫贊他詩語俊逸。平侍御史奉使三峽督察郡縣,得到這塊石硯後非常自得,到處向人炫耀,時不時情不自禁發出一陣陣長嘯,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可看出得硯者(平公)、賞硯者(杜甫)均十分喜愛該硯。
巨璞禹鑿余,異狀君獨見。其滑乃波濤,其光或雷電。聯坳各盡墨,多水遞隱見。揮灑容數人,十手可對面。
這八句是該詩的主體,具體描寫石硯。並贊平公眼光獨到,發現了這塊獨特的石硯。
“巨璞禹鑿余”,言石硯天然形成,很大,是一塊“巨璞”。璞,這裡不是指未經雕琢加工的玉,而是指未經雕琢加工的硯石。硯的製作工藝,首先是採石(粗選),第二道工序是維料制璞。制硯璞即細選。這塊“硯璞”巨大,是當年大禹治水開鑿三峽時留下來的。這塊石硯只做到第二道工序時就結束了,“硯璞”即是成硯。說明該硯是一塊天然硯。撿拾於三峽中之自然石。
“其滑乃波濤,其光或雷電。”言石硯很美:石質細膩堅實,手感滑潤幼嫩,光亮如玉。杜甫不但仔細地描述了這塊石硯,而且揭示了石硯滑潤光亮的原因。石硯滑潤得之于波濤沖洗,光亮來自於雷電轟擊。
“聯坳各盡墨,多水遞隱見。”言石硯的形狀及質地。古人論硯的標準是: “發墨為德,細潤為材”。“聯坳”,即硯堂相併,[3]有很多個硯堂。“多水”,硯潤出水也。指每個硯堂都能發墨[4]濡毫。宋代米芾在《硯史》中稱:“石理髮墨為上”。
“揮灑容數人,十手可對面”。以該硯同時可供數人揮毫使用,言這是一方巨硯。
“比公頭上冠,貞質未為賤。當公賦佳句,況得終清宴[5]。公含起草姿, 不遠明光殿[6]。致於丹青地,知汝隨顧盼。[7]”
最後八句將硯與平侍御史聯繫起來。言該硯石質堅實細膩滋潤,是名貴之硯,並不比平侍御史的官銜低賤。預言硯將因平侍御史而步入朝廷宮殿,平侍御史亦將因該硯的奇異而得到皇帝的青睞。
唐長慶二年至長慶四年(833-824)劉禹錫任夔州刺史,在《送鴻舉游江西》詩中寫道:“使君灘頭揀石硯,白帝城邊尋野蔬。”看來劉禹錫亦喜歡夔州的石硯,還饒有興趣的親自到河邊尋找適於做硯的石頭。[8]
約四百年後,南宋第一狀元王十朋到夔州做太守,一日“有以硯來售者,曰:‘歙石璞,稍巨,色青而文細,光潤而發墨。’兒曹買之,或曰非歙硯,乃忠萬石耳。予莫能辨,得之於夔,目曰夔硯。因讀少陵《平公得硯詩》,則知三峽古亦出硯也,詩以記之。”其詩為:
一片夔州硯,千年禹鑿痕。
平公見爾祖,王子得其孫。
銅雀今安有,羅文世所尊。[9]
聊同玄穎輩,文字與吾論。
——王十朋《夔 硯》
王十朋此詩寫的非常大氣詼諧:唐代平侍御者見到夔硯的“祖先”,我的兒子(王子)得到夔硯的“孫子” 。說明唐杜甫的“石硯”與王十朋的“夔硯”是一脈相承的。因石硯“得之於夔”, 王十朋直接命名該石硯為“夔硯”。在詩的小序中,王十朋進一步描寫了得之於夔州的這塊美硯:未經雕鑿,天然形成;較大;石質細膩,光亮,發墨,除此之外,該硯 “色青而文細”,夔硯的顏色烏黑髮亮。當時夔硯就被人當著唐代四大名硯之一的“歙硯”叫賣,說明“夔硯”不是尋常之硯。
唐杜甫的《石硯》及南宋王十朋的《夔 硯》使我們見識到了唐、宋時代出自於三峽夔峽(瞿塘峽)名硯。夔硯石質好,發墨濡毫;色如黑玉光亮;硯形奇異、壯觀,天然形成一個連一個的硯堂。杜甫、王十朋不但十分欣賞夔硯,還在詩里揭示了夔硯的形成原因——即告訴我們:夔硯在夔峽(瞿塘峽)的波濤雷電中鑄就。
三峽之首的瞿塘峽十分雄偉壯麗。整個峽谷猶如七曜山脈上硬生生地砍開的一道縫隙,兩岸十分陡峭逼仄(最窄處僅100餘米),峽石突兀如龍盤虎踞。有詩云:“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杜甫《長江》)峽口赤甲、白鹽二山對峙,形如一道大門(取名夔門)緊緊束縛住長江。峽口水中央又偏偏天生一塊突兀巨礁“灩澦堆”,險上加險,奇中有奇!匯積百川的長江之水在這裡被鎖住、困住了。一時萬頃狂瀾被激起,水頭如劍,爭破夔門。漩流長達幾公里;吼聲如雷,駭人聽聞。被束縛的江水在峽谷中怒氣衝天,上翻下滾,三峽被江水撕裂著衝撞著。峽風猛烈而疾勁,呼嘯著在峽谷中橫衝直撞。江水更加被激怒了,掀起連天的狂濤。若遇雷雨天氣,更是雷霆怒吼,閃電驚悚,暴雨滂沱,天地震動。山洪隨起,從山頂卷著巨石傾瀉而下,那勢頭好像全世界的水都匯集到了這裡。風、雲、雷、電、江水、岩石、樹木、藤蔓糾結在一起,攪得天昏地暗;風聲、雨聲、雷聲、江濤、林濤撕打在一起,發出駭人的吼聲,洗劫著大地。給人特別的震撼與威懾。真箇是“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杜甫《白帝》)“雷霆”既是一個意象,又狀高江、急峽相爭的態勢。“斗”字則把山與水,水與石、雨水與江水,霹靂和閃電一爭高下的場景傳神地表現出來。石硯就是在這樣的“鍛打”中形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