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竹枝歌舞

夔州竹枝歌舞

夔州竹枝歌舞是一種集歌、樂、舞於一體的歌舞形式,它在夔州(今重慶市奉節、巫山等峽江一帶)已流傳上千年,主要產生於民間娛神、娛人的民俗活動中,以祭祀、節令、集會、男女情愛等為其主要內容,有極強的民眾性和自娛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夔州竹枝歌舞
  • 實質:民間歌舞形式
  • 特點:集歌、樂、舞於一體
  • 地區:夔州
竹枝歌舞簡介,分布區域,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先關製品,

竹枝歌舞簡介

夔州竹枝歌舞又名竹枝,也稱“巴渝舞”,其歌具有八大特點:(一)名式結構,多數是七言四句;(二)音節組合,一般為前四後三,即“倒七宇”;(三)音韻平仄,大多是每句第二字為平聲,餘不論;(四)句詞語言,俚俗本色;(五)句詞內容,多數描寫鄉土風情景物;(六)音樂曲調,多為黃鐘宮羽調;(七)曲調風格,委婉含蓄;(八)襯詞運用,有的在句中、句末加“竹枝”、“女兒”等襯詞。其舞姿,或揚袖仰面;或牽手連踏;或沉胯下蹲。其樂器,如序文所言,“吹短笛,擊鼓以赴節”。主要樂件為“鼓”。舞蹈類別有娛神舞和娛人舞。
夔州竹枝歌舞,將民歌、山歌融為一體,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布區域

夔州竹枝歌舞主要分布在奉節縣的興隆鎮、吐祥鎮、甲高鎮、永安鎮、草堂鎮、白帝鎮、康樂鎮等區域。

歷史淵源

竹枝歌舞又名竹枝,也稱“巴渝”,它起源於夔州地區巴人祈福迎神的民間歌舞。據《華陽國志》載:“武王伐紂,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漢高祖平三秦,募取巴人“為漢前鋒”,“巴人銳氣喜舞”,劉邦令樂人學習巴渝歌舞,並命名為“巴渝舞”,以後在宮庭流傳數百年之久。
據《隋書·音樂志》,“鞞舞用於宴餉。鞞舞,漢巴渝舞也。”隋文帝時罷免了巴渝武舞,說“蓋漢高祖自漢中歸,巴渝之兵執杖而舞也,既非正典,悉罷不用。”這是指《俞矛》、《俞弩》等巴渝武舞;但該志又云:“其後牛弘請存鞞、鐸、巾、拂等四舞,與新伎並存”。隋文帝同意“唯舞人不須捉鞞、拂等”。這是指巴渝舞中文舞。南朝蕭綱曾描寫“巴渝”文舞(即鞞舞),見《藝文類聚》卷四十三,謂舞者“信身累而釵重,亦腰羸而帶急”。“奏《巴渝》之麗曲,唱《碣石》之清音。扇才移而動步、鞞輕宣而逐吟…不疾不遲,若輕若重,盼鼓微吟。”“釵重”、“腰羸”顯然是女性演員。“麗曲”、“清音”是陰柔軟綿的音樂,因此是巴渝文舞的演變,由鞞而來。與唐劉禹錫《竹枝詞序》、白居易忠州郡中春宴因贈諸客詩“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均相符合。由於巴渝文化和中原文化長期交流融合,到唐代巴渝歌舞在民間已稱為竹枝歌舞,杜甫寓夔期間,詩中就有“竹枝歌未好,畫舸莫遲回”的詩句。
夔州竹枝歌舞源於上古時巴民族的巴渝歌舞,經過春秋戰國時代的“下里巴人”和漢代的“巴子謳歌”,及至漢唐之間,逐步演變為“竹枝”。
民間傳唱的“竹枝曲”、“竹枝歌”、“竹歌”。宋代郭茂倩在《樂府詩集》里講:“竹枝詞本出於巴渝。”具體地講,它的發祥地在夔州(今奉節)、至中唐時期,經過劉禹錫、白居易等大批文人的發掘、整理,夔州竹枝歌舞大力向前發展,迅速傳播到洛陽、長安等地。而竹枝也成為唐教坊曲名。
兩宋時期,黃庭堅、范成大等大批文人繼續推動竹枝歌舞,成為發展興盛時期。以至陸游任夔州通判時寫有“其地民風雜,野鄙可嘲誚。通衢舞竹枝,譙門對山燒……”的詩句。“通衢舞竹枝”表現了大街小巷都在歌舞竹枝的盛況。
元、明、清時期,竹枝歌舞進入新變時期。元人楊維禎大力推行竹枝創作,與人唱合輯成《西湖竹枝》。此後,不少地方出現冠以地名的竹枝。無論竹枝傳至何地,形成怎么樣各俱特色的地方竹枝,但其本源仍在夔州,明人楊慎竹枝詞“紅妝女伴集江濆,通草花簪茜草裙。東鄰西舍同夜燭,吹笙打鼓賽朝雲”。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夔州竹枝歌舞在明代的情形。清代至今,夔州竹枝歌舞仍有其新變,夔州竹枝歌舞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民間歌舞,唐代劉禹錫當年在夔州為官時所見“里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生動地概括了竹枝歌舞的獨特風格。傳承至今,句式從七言十四字、二十八字,擴展到七言更多字的形式,其基本形式仍為七言四句。竹枝襯詞由【女兒】、【竹枝】,逐漸演變為多個襯詞。如:“竹枝葉兒青”,“荷花鬧海裳”,“姐呀樂也”等。
改革開放,文化繁榮,奉節縣文化館自20世紀八十年代就派專業老師長期深入奉節興隆、吐祥等地,蒐集、挖掘竹枝歌舞的大量原始資料,歌舞樂曲為“羽十徵”,“商+徵+羽”等音型、同時又整理出了舞蹈內容為“擊鼓起舞”,“通天拜地”,“揚袂睢舞”,“擺手踏節”,“村姑獻花”“喜樂迎神”“踩罡布陣”等內容。舞蹈主要動律為:踏節、擊掌、擊腰、小跳、下蹲、仰天、揚袖等。夔州竹枝歌舞具有陽剛灑脫、詼諧幽默、飄逸俊美的風格,依然保留了歌、舞、樂為一體的特點。它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基本內容

由於曲樂音聲難以久傳,民間竹枝歌自身以及記述它的相關資料甚少,因此,劉禹錫記述他寫竹枝詞的時間、地點、特徵、目的和唱竹枝詞的歌舞情況的》竹枝詞序《便彌足珍貴。其序云:
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余來建平,里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幸激訐如吳聲,雖倫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澳(一作濮)之艷。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至於今荊楚鼓舞之。故今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揚之,附於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此段引文記述了當時民間傳唱竹枝的諸多情況,結合其他文獻,我們可以得出如下一些見解:
從民間竹枝的總體情況看,它是融歌、舞、樂於一體的民間歌舞。具體地說,它的歌詞語言,如沅湘迎神曲,“詞多鄙陋”,淺顯通俗。它的唱法,大體三種:一是集體齊唱,即序文所說的“聯歌”;二是個別吟唱,如於鵠《巴女謠》所寫:“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三是吟唱加和聲,如皇甫松《竹枝詞》:“芙蓉並蒂(竹枝)一心連(女兒),花侵隔子(竹枝)眼應穿(女兒)”,句中和句末分別插入“竹枝”和“女兒”的襯字作為和聲。它的曲調,符合黃鐘宮羽調(即28調之一的般涉調),結尾處激切得好像吳地民歌,其間雖夾雜一些方言俚語,但卻含蓄宛轉,跟衛國民歌一樣優美。它的舞姿,或揚袖仰面,即序文之“揚袂睢舞”;或牽手連踏,如劉禹錫《陽山廟觀賽神》所言:“月落風生廟門外,幾人連踏竹歌還”;或沉胯下蹲,如白居易《郡中春宴》“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之描述。它的樂器,如序文所言,“吹短笛,擊鼓以赴節”。
夔州竹枝歌舞的舞蹈類別,有娛神舞和娛人舞,娛神舞如在祀神中的“踩九州”、“跳耍神”、“踩罡布陣”、“穿花”等,娛人舞大多以生產勞作,競技、踏青、男女情愛、節令等為主體內容;舞蹈內容,主要為“擊鼓起舞”,“通天拜地”,“揚袂睢舞”,“擺手踏節”,“村姑獻花”等;舞蹈運律,主要為踏節、擊掌、擊腰、小跳、單雙手劃圓、仰天、揚袖等;舞蹈風格既陽風剽悍,又飄逸美等。《夔府圖經》所載:“俗傳正月初夜,鳴鼓連腰,以為‘踏蹄’之戲”;或沉胯下蹲,如白居易《郡中春宴》的描述:“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此外,它的流傳廣泛,如陸遊宦游三峽時所記述的“通衢舞竹枝”和“四鄰相應竹枝歌”的盛況。
在此基礎上,我們作進一步概括,便可見出民間竹枝歌具有如下八個特點:(1)名式結構,多數是七言四句;(2)音節組合,一般為前四後三,即“倒七字”;(3)音韻平仄,大多是每句第二字為平聲,餘不論;(4)句詞語言,俚俗本色;(5)句詞內容,多數描寫鄉土風情景物;(6)音樂曲調,多為黃鐘宮羽調;(7)曲調風格,委婉含蓄;(8)襯詞運用,有的在句中、句末加“竹枝”、“女兒”等襯詞。
傳承至今,歌詞見事說事,反映現實生活。古有正月初七為人日,祭諸葛亮八陣踏磧,農曆四月清明節,春遊踏青;農曆六月十九日為觀音會,農曆九月初九慶豐收敬老人習俗。傳承發展至今,又增加了“國際旅遊節”、“奉節臍橙節”、“體育健身節”、“夔州美食節”。中央電視台播放竹枝歌舞《踏歌》、奉節臍橙節重慶市歌舞團表演的《踏青》均搬上文藝舞台演出。從古至今,以上各類節日均與“夔州竹枝歌舞”緊密相連。

先關製品

“夔州竹枝歌舞”中的主要樂件“鼓”分為兩種:一種叫“盆鼓”(或叫“盤鼓”,“單面鼓”)一種叫“旗子鼓”(又叫雙面鼓)。
“盆鼓”是一種先於旗子鼓的特色樂件。“盆鼓”以上好的黃荊樹、桑木、楠竹、水牛皮製作。“盆鼓”製作工序複雜考究,整鼓沒有一顆鐵釘,全用竹釘鎖定。“盆鼓”單面繃水牛皮,用竹釘鎖定。鼓身瓦子用黃荊木和桑木夾雜製作,面口使用兩公分寬楠竹片為襯圈,下面用竹箍固緊,共有竹釘139顆,竹釘大小如七分鐵釘,鼓梆上架的兩根荊竹棍為演奏者腰撐。“盆鼓”厚11—12公分,上口面直徑為28公分,下口面為27公分,整個鼓保持本色,並用上好桐油反覆油漬,鼓音清脆富有鋼音,此製作流程在奉節還保留,但只局限於極少數人手,秘不外傳。
“盆鼓鼓錘”用荊竹桿製作,鼓錘長約20公分。
“旗子鼓”(又叫雙面鼓)是“竹枝歌舞”的重要樂件之一,一般在高潮時出現。“旗子鼓”為雙面牛皮鼓,製作材質與盆鼓大體相同,只是不加竹襯圈,鼓音低沉、圓潤、厚重。鼓面直徑上下一致。
“旗子鼓鼓錘”用黃荊樹或黃楊木製作,鼓錘長約25公分,比盆鼓鼓錘大。
“罄”:由“罄”、“罄臂”、“罄錘”三部分組成,材質用純銅鑄造而成。演奏時演奏者持罄、敲擊均單手完成。聲音清脆明亮。
“笛”實為竹簫,五孔,無半音,屬五聲音階,笛長約25—30公分不等。多用斑竹,茨竹製作。
除以上樂件外,另加小鑔、梆子、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