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渡村(夏渡村宣州市)

夏渡村(夏渡村宣州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夏渡鄉位於宣州市南郊,截止2000年,全鄉面積71.5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74個村民組、5012戶、20098人,耕地27204畝,其中水田2260畝、旱地4944畝,是典型的丘陵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夏渡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宣州市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面積:71.5平方公里
  • 人口:20098人(2000年)
村莊簡介,農業生產,水利建設,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社會事業,文明建設,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村莊簡介

夏渡鄉位於宣州市南郊,截止2000年,全鄉面積71.5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74個村民組、5012戶、20098人,耕地27204畝,其中水田2260畝、旱地4944畝,是典型的丘陵區。1998-2000年期間,勤勞的夏渡鄉人民在夏渡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利用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艱苦奮鬥,奮發圖強,逐步形成以中國鱷魚湖為龍頭的旅遊業,沿宣向路、宣港路兩條經濟帶,交通便利,村鎮發展日新月異,全鄉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農業生產

1980年初,夏渡鄉全面推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他們墾荒整地、勤耕細作,發展農業生產,糧食連年豐收。1988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鄉人民積極投身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鄉黨委、政府根據本鄉的特點,積極發揮土地資源的優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情況下,在山丘區重點發展經果林生產,在圩區發展大棚蔬菜生產。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發展荸薺、西瓜等經濟作物,通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夏渡、茆村為主的蔬菜種植基地;以板橋、裘村為主的西瓜種植基地;以板橋為主的經果林種植基地;以桐梓崗、漕塘、蔣沖為主的荸薺種植基地。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山丘區農戶還根據市場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擴大了西瓜、草莓等瓜果種植面積,利用空閒山場(地)重點發展太子參等中藥材生產,全鄉經果林面積進一步擴大。桐梓崗村有中藥種植傳統,1995年,桐梓崗村民眾針對該村中藥材種植“品種多、面積大、品質好,但信息不靈”的實際,成立了中藥材協會,前往亳州、廣德等地考察,為藥農提供市場信息服務,當年,該村重要材面積就達4000餘畝,產值近100萬元。產業機構的調整,使農村經濟呈現出牧副漁各業並舉發展的格局。
進入90年代,為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建立健全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鄉黨委、政府結合農村土地第二輪承包,積極落實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對村莊、道路、水利等進行合力規劃和預留,以確保各項公益事業的發展,並著重解決了第一輪承包中存在的“有地無人耕,有人無地種”的現象,達道了“強化所有權、明確發包權、放活經營權”的目的,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推動了全鄉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1988-2000年期間,夏渡鄉黨委、政府牢固樹立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走科技興農之路。狠抓農業科技網路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農技站、農經站、林業站等,建立健全了鄉、村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鄉農技部門通過開展培訓、現場觀摩指導、印發各類科技材料、出黑板報等多種途經傳播農業科技知識。鄉農技站在地、市業務部門的協助指導下,積極推廣水稻旱育稀植技術,通過示範在全鄉推廣。僅此一項年增收30多萬元。農業科技的推廣,促使了農村經濟的振興。以大棚蔬菜、大棚藕、優質西瓜、草莓、荸薺等為主的“兩優一高”農業迅速推廣開來,並形成一定的規模,產生了良好的效益。到1999年底,全鄉農業產值達3341萬元,農民人純收入達2580元,提前三年進入小康行列。

水利建設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夏渡鄉歷屆黨委、政府都把水利事業放在重要位置上,積極帶領全鄉農民不斷掀起大規模水利興修高潮,根治水患,造福人民。1988-2000年期間,全鄉人民投資投勞、修建修繕142個當家塘壩,完成了桐梓崗歲溪壩、周村水庫、楊旦沖水庫、蔣沖劉塘沖水庫、夏渡汪沖大塘5個重點水利工程和138處水毀工程的修復和擴庫增容,並在轄區內修築了一條長14公里的城東聯圩,為農業增產豐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特別是2000年左右,夏渡鄉政府根據宛溪河兩岸易遭受洪澇侵襲的實際情況,投資興建了雙河240米的防洪牆、拆遷了夏渡老街21戶住房,新建了夏渡老街防洪牆和防洪閘、三叉溝護岸、姑嫂閘翻建等,大大提高了圩堤的防洪抗災能力。對山丘區的重點塘、壩、庫,如油坊水庫、鳳沖水庫、劉塘沖水庫、周沖水庫、鳳凰壩每年都進行整修和加固,力求擴大灌溉面積,增強蓄洪能力。水利事業的發展,為全鄉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經濟發展

80年代初,鄉、村逐步興辦了5個18門輪窯廠和聯營針織廠、夏渡機械廠、加油站、市區綜合服務樓等一大批鄉、村集體企業和聯辦企業,到1992年,鄉、村企業產值達2283萬元,實現利稅60多萬元。鄉鎮企業的崛起,為夏渡鄉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鄉鎮企業面臨諸多因素制約,為促使鄉鎮集體企業的結構調整和改制步伐,採取買斷、資產轉讓、依法剝離、租賃等辦法,對集體企業進行改制。通過改制,進一步明確了產權,徹底改變了政企不分的狀況,培植的稅源、創造了環境,給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鄉政府積極引導、鼓勵發展私營、民營企業。鄉鎮企業的重新崛起,為夏渡鄉的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據統計,1990年,該鄉工農業總產值達3.41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累計達3.07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0%。

城鎮建設

夏渡鄉新街於1986年新建,作為宣州市的三個衛星鎮之一,夏渡衛星鎮的規劃於1993年11月通過市級評審。經過評審後的夏渡新街衛星鎮建設呈現出飛速發展大好局面。1993年投資3萬元修建了新老街道之間的山坡公路,1994年投資7萬元架設了一台100KVA的變壓器,解決了新街居民用電不足的矛盾,1995年投資2.5萬元對1平方公里的衛星鎮進行了測繪和實地規劃,投資29萬元完成了自來水工程再次進行了改造;1997年投資18萬元對街道進行了整治,安裝了路燈,鋪設了下水管道等;1998年投資14萬元建設了泵房、沉澱池等;1999年對街道進行了綠化裝飾,配備了專門清潔員,確保了城鎮街道衛生保潔。一個嶄新、整齊、設施齊全的夏渡新鎮建設已初具雛形,成為全鄉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的中心。
中心村建設和村莊規劃方面,根據夏渡鄉的特點,1996年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按照村莊規劃的方案,對長期受災建房做出了統一要求、統一規劃、統一標準進行連片建房,新建的茆村久樂新村、夏渡村宣向路連片建房和雙河街道等中心村,房屋整齊、實用,配套工程附屬設施逐步完善。

社會事業

為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夏渡鄉黨委、政府狠抓了辦學條件的改造,1992年新建了鄉中心國小,建造了中心國小教學樓,又新建了中心國小綜合樓,並配備了全部的電教設施;1996年搬遷了雙河國小,新建了雙河國小教學樓。1997年搬遷了夏渡中學,新建了夏渡中學教學樓。全鄉的教育事業向“一無兩有多配套”方向發展。全鄉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入學率100%,中學入學率98.9%。1999年,雙河國小在全市村級國小第一個被市政府評為“視窗示範學校”。全鄉的“兩基”達標已通過地區、省里檢查。文化事業異彩紛呈。早在1965年全鄉就架設了廣播線路,1990年又對各村廣播線路分別進行了改造,建成了村級放大戰,1995年建成了調頻廣播發射台和有線電視站,到2000年,全鄉村村有廣播站,每個自然村都有廣播,有線電視站1個、點14個,極大地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

文明建設

夏渡鄉黨委、政府一手抓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廣大黨員和民眾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革命傳統、文明創建和社會主義新風尚等教育,開展了一系列的普法宣傳教育和送溫暖活動。通過這些紮實有效的活動,全鄉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可惜的成就,9個行政村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村,雙河村被宣城地區評為“文明衛生示範村”、市“五強村”,夏渡中學、夏渡機械廠、雙河國小、中心國小、城東蜂業公司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全鄉計畫生育工作一直居全市前列,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成效明顯,年年被評為市級先進單位。1999年,鄉黨委、政府被評為目標綜合考評二等獎,鄉團委被團省委授予省“爭創紅旗團委”光榮稱號。

組織建設

截止2000年,夏渡鄉黨委有黨(總)支部22個,其中農村黨總支9個,機關、事業單位黨(總)支13個,48個黨小組,615名黨員。歷年來,鄉黨委本著“要想面貌變,必須抓黨建”這個指導思想,堅持不懈、深入紮好的抓好黨的組織、思想和作風建設。首先是以“六個好”為目標,加強黨委自身建設,充分發揮“龍頭”作用。黨委一班人能積極完成上級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認真學習理論,在堅持分工負責制的前提下,做到分工不分家、人人有責任、個個有擔子,同心協力開展工作。其次是以“五好”為目標,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把村黨支部建設成為帶領民眾致富的戰鬥堡壘,增強了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三是完善了配套組織建設,加強了基層幹部隊伍的管理。群團組織得到了整頓和充實,做到了規範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的管理。紮實深入的黨建工作,有力地保證了黨委的領導核心地位,增強了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使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中,更好地發展出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鄉黨委被市委評為“六個好”鄉鎮黨委、“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黨委”、“黨管武裝先進黨委”等稱號。

地圖信息

地址:宣城市宣州區夏中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