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比特03:數字貨幣的崎嶇進化

壹比特03:數字貨幣的崎嶇進化

由暢銷書作家李鈞及中科院上海計算機所所長孔華威擔任主編,《壹比特》叢書旨在打造有關數字資產、數字貨幣理論研究及實踐探索領域的第一品牌,叢書首期《數字貨幣的崎嶇進化》,內容主要為:熱點聚焦、“門頭溝”大劫案、投資視角、理論探討及進化的數字貨幣等方面的熱點及難點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壹比特03
  • 書名:壹比特03:數字貨幣的崎嶇進化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253頁
  • 開本:16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 作者:李鈞 孔華威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2122688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國內第一套關於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的學術性研究叢書。

作者簡介

聯合出品
數字貨幣研究中心
中科院計算所上海分所
壹比特數字科技
編委會成員
朱嘉明(著名經濟學家,維也納大學教授)
林東岱(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章梅榮(清華大學套用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趙運磊(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博導)
孔華威(中科院計算所上海分所所長)
李 鈞(壹比特數字科技有限公司CEO)
聯合主編
李 鈞 孔華威
執行主編
李潤熙(Velaciela) 方旭初(比特小蟲)
龔 明(暴走恭親王) 毛世行(七彩神仙魚)
出品人
孫奇鋒 李鈞
出版統籌
劉聲峰

圖書目錄

第一章熱點聚焦/001
“屌絲”真身中本聰/003
把比特幣送上太空/011
FBI的比特幣怎么辦?/017
比特幣挖礦環保嗎?/025
“80後”理科男的創業史/035
第二章“門頭溝”大劫案/043
生死“門頭溝”/045
中心化交易所的困境/051
比特幣是鬱金香嗎?/057
如何應對交易所風險/063
比特幣會不會歸零/067
每一次風波都讓比特幣更成熟/075
 第三章投資視角/079
如何握住你的比特幣/081
投資數字貨幣的六大風險/089
荷塘和蝴蝶——比特幣的有趣效應/097
數字貨幣的黑暗森林/105
POW與POS不具有可比性/121
比特幣與平行貨幣體系/133
第四章理論探討/143
通貨緊縮何足為懼/145
數字貨幣的財產權/153
從儲值角度分析比特幣的潛在價值/161
一串數字為何這么值錢/165
第五章進化的數字貨幣/171
全球首個智慧型資產:銀魚礦業彩色幣方案/173
Mastercoin:第二代比特幣/183
數字資產和DAC/197
第五章附錄/225
BTS的兌換查詢和找零機制/227
一個腦錢包密語記住無限地址/237
壹比特03:數字貨幣的崎嶇進化

序言

貨幣的尺度和技術的進擊
缺什麼別缺錢。我們天天談錢,嬉笑怒罵談的那些個皺巴巴的滿是細菌的錢。
我們偶爾也會談“貨幣”,但會變得嚴肅,似乎“貨幣”是高大上的事兒,相關的都是專家、官員們在談論的貨幣政策啊、匯率啊、貶值升值啊,等等。
中文百科說:貨幣是國家定義的、唯一的“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和記賬單位的一種工具,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再學術的定義,也逃脫不了貨幣就是錢,就是一種商品的事實,同樣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與蘿蔔芹菜啥的一樣,只是比較特別,因為它“同時”,同時作為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貨幣這個東西似乎天生有兩個特點:一是國家,二是尺度。
我們熟悉的米和秒就是長度和時間的尺度。尺度是個很嚴肅的事情。比如英國人要從中國進口兩尺絲綢,交易雙方對“尺”都要有共同的認識,否則就會亂套。
所以,在尺度方面要慎重其事。1889年一個叫“國際度量衡局”的組織用鉑銥合金(90%的鉑和10%的銥)製造了米原器,並規定在凍的熔點溫度時所測量到的國際米原器上兩道刻度之間的距離為1米。後來人們覺得這個有點太不夠現代,1960年定義氪—86原子能級間躍遷輻射在真空中的波長的1 650 763.73倍為標準米。再後來又因為氪很難搞到,1983年至今,一米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1/299 792 458秒內行進的距離”。對於人而言,除非你是電腦,這個精確值很難記得住。對秒的定義也很費周章,很拗口。1967年對秒的定義是銫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輻射的9 192 631 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這就是人類對尺度應該有的嚴謹態度。
這個時候,國家概念變得附屬——不管你是什麼超級大國,還是“絲”小國——儘管英國喜歡用英寸英尺,美國喜歡用碼,中國人有時還用市尺和寸,但是不管你用何種單位,都應錨定上面那個標準,不能浮動。
比較而言,我們對貨幣這個價值尺度,或者叫財富的尺度,似乎沒有那么認真嚴肅。
一聽可樂的使用價值是一樣的,但是用各國(或地區)自己的貨幣去度量,會出現五花八門、令人無所適從的狀態:英國1.98英鎊,法國2.1歐元,日本188日元,美國2.17美元,新加坡2.2新元,德國1.59歐元,中國香港9.8港幣,俄羅斯65盧比,中國上海是5.9元人民幣。如果覺得日元和英鎊只是英寸和米之間的習慣差別的話,我們還可以按照所謂的“匯率”來統一折合到美元,按說應該一樣,但是不然,哪怕同樣以歐元為單位,德國要1.59歐元,法國卻要2.1歐元。
測量的對象沒變,那因為是尺子出了問題。而反過來說,在你是不是很有錢這個事情上,不是你自己說了算,是尺子說了算。恰如楊貴妃到了今天可能不敢上大街——這個事情是值得拜金的同胞們思考的。
再進一步推理,所謂國家財富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尺度標準的競爭。所謂的財富是你的所有資產在我的賬本上,用我的單位來衡量出來的一個數字而已——如此說來,貨幣這個事情,似乎沒有啥“高大上”,反而很“弔詭”,非常有陰謀論嫌疑,難怪《貨幣戰爭》極度暢銷。
貨幣這件事,看來需要來點改變。而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可能是一個改變的入口。至少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膠捲、磁帶被數位化以後,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數位相機、數字音樂和高清3D“阿凡達”的全新世界,重新定義了我們的視覺和聽覺。看來網際網路也該動動“貨幣”這個乳酪了。
說實話,在刷各種卡的時候,紙幣的實物概念已經動搖。當你用支付寶網購的時候,感覺錢只是數字,即使是密碼,也只是數字而已——這個時候,也許密碼就是錢,密碼就是貨幣。而最近大熱的比特幣,就是由於其採用密碼技術來控制貨幣的生產和轉移,被認為是一種加密電子貨幣。
數字貨幣,也許是一個革命的方向。《壹比特叢書》的本意就是讓我們在“價值衡量”這件大事上嚴肅起來,不摻雜細菌,中立地、技術范兒地討論這件事——原則就是“開闢園地,歡迎來稿,長短不論,稿費從優”。
孔華威
中科院上海計算所所長
壹比特數字科技公司顧問
《壹比特叢書》聯合主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