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踩風車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壯族踩風車
  • 主題詞:傳統雜技,隆林,壯族,踩風車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6年
  • 認證批次:第六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瀕危狀況,

簡介

踩風車,是隆林壯族一項傳統體育活動。立風車時間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上午。立好風車後,主辦人殺雞燒香供祭風車,然後讓風車空轉三圈,以求風車神靈保佑參加踩風車民眾安全。踩風車習俗主要流行於桂西壯族地區,其核心流行區是隆林各族自治縣的新州鎮、者浪鄉、者保鄉、平班鎮等地。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至初五,是壯族青年男女踩風車最熱鬧的日子,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參加活動。

歷史淵源

隆林壯族踩風車活動始於道光年間。據《隆林縣誌》記載,道光年間,新州鎮那么村有一對夫婦,婚後多年不育,沒有子女感覺寂寞,於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至初五,人們過節的時候就開始立風車,並邀眾人來一起玩,幾年之後他們不知不覺就生育了。人們認為,這夫婦倆年年做風車給大家玩,積了德,才有子女。於是那些不育者也學做風車,以後便久傳成俗。傳統上,立風車都是婚後多年不育者,並且要連立三年,這樣才會“多子多福”。

基本內容

風車的形狀和大小,與灌溉農田的水車基本相同,全用木製,直徑一般為3.3米,架在約3米高的支架上,懸離地面。輪輻4根,分別插入風車輪轂兩端,形成兩個十字架,再用4根木將輪輻兩端連起,構成4個吊梁。吊樑上各套兩個竹編吊圈,吊圈上繫上鞦韆繩和坐板。活動時先讓一個坐上鞦韆坐板,然後用人力助轉,當四個人全都坐去的時候就自然形成轉動慣性。在轉動過程中,轉到地面的人用雙腳在地上用力蹬幾步,以助風車加速旋轉。著地的人蹬得越用力,慣性就越大,轉速就越快,如協作得好,風車轉速可達到每兩三秒鐘轉一周。在踩風車時,青年男女可顯示自己的踩車技藝,爭當英雄。技藝動作有雙手吊圈、單手吊圈、360度翻槓、站立吊板等。踩幾圈風車,可讓人大汗淋漓。

瀕危狀況

踩風車歷史悠久,運動強度高,是民眾日常體育鍛鍊的項目之一。近年來,因立風車的人不斷減少,加上受打工潮的影響,踩風車活動瀕臨失傳,須加以搶救、保護、傳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