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歡哈節

壯族三聲部民歌,是壯族人民經過漫長的歲月發展起來的,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瑰寶。三聲部民歌壯語叫“歡哈”。“歡哈節”即三聲部民歌歌圩。舉辦壯族“歡哈節”,是壯族三聲部民歌活態保護傳承的有效方式,是建設壯族歌圩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有效嘗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壯族歡哈節
  • 別稱:壯族三聲部民歌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廣西馬山縣
  • 節日起源:廣西馬山縣的壯族民歌
  • 節日活動:唱歌為主
  • 節日飲食:艾菜饃
  • 節日意義婚配功能
節名涵義,歷史沿革,歡哈起源,節日概述,節日功能,節日發展,風俗習慣編輯,節日習俗,傳統美食,其他習俗,

節名涵義

“歡哈”是壯族三聲部民歌的壯語叫法,“歡”指唱山歌,“哈”指和聲。“歡哈節”即壯族三聲部民歌歌圩。
壯族三聲部民歌,是在二聲部歡的基礎上,加入一個專唱“哼”、“哪”襯詞的低音聲部而形成的。
“歌圩”一詞,乃漢語譯名,從字面上說,即“唱歌的集市”之意。此詞壯語的對應譯文為hawfwen,其中haw 為圩fwen是歌,壯語中形容詞修飾名詞時,被修飾的詞在前,形容詞殿後:一名詞修飾另一名詞時亦然,即被修飾者在前,修飾者位於其後。這種修飾方法正好與漢語相反,卻與法語、西班牙語等西方語言相同。

歷史沿革

歡哈起源

壯族三聲部民歌是發源於廣西馬山縣的壯族民歌,明代鄺露《赤雅》中稱之為“浪花歌” ,自古以來當地民眾稱馬山三聲部民歌為“歡哈”(漢譯意為“合聲”山歌)。據史書記載:“壯人迭歌聲合,含情淒婉,皆臨居自撰,不能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壯族三聲部民歌最早出現在唐宋時期,盛行於明清時期,至今仍有演唱, 至少有近千年歷史。
三聲部民歌由廣西民歌專家范西姆發現於1980年12月。當時范先生恰巧在馬山縣古零鎮採風,發現一種叫做“三頓歡”的壯族民歌,由三個人唱三種聲調,後經細緻考察,終於確定這種“三頓歡”就是三聲部民歌。
壯族三聲部民歌有相對固定的演唱歌本,如《達紅歡》《燈煥歡》《二十四孝》等;但也有即興創作的,即根據日常生活出口成誦。包括三個聲部,代表主旋律的第一、第二聲部由主唱者演唱,第三聲部由二人以上合唱者合聲附唱,一聲部、二聲部獨立音調,三聲部陪襯和聲。

節日概述

定義解釋 所謂歌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前者指眾人聚集在一起唱歌。這種歌圩不受時間、地點等條件限制,即興性、自發性、隨意性強,出行途中,趕圩歸程,上山砍柴,下河捕魚,田間勞作……興之所至,張口即來,此唱彼和,即成歌圩。其規模較小,數人不嫌少,十數人、數十人照樣唱,逾百人、數百人亦成圩。
壯族歡哈節
後者指在特定的時間裡,在固定地方舉行的自發性大型歌唱活動。這種歌圩傳統性、季節性強,一般在農閒時段和節日期間舉行,具體時間,各地不一,有的地方每年舉行數次,每次歷時數日。其規模則遠遠超過前者,少亦成百上千,多達邁乃至上十萬人,2003年4月8~10日(夏曆三月初七至初九)在田陽縣百育鎮那貫村敢壯山舉行的歌圩,參與人數達15萬餘人次,其中初八這一天就有12萬多人參加。
舉辦地點
歌圩舉行之地,據20世紀80年代廣西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在廣西40個縣市進行的調查,確切的歌圩場共有642個待查點尚不包括在內。這642個歌圩場,是經“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摧殘之後統計到的部分資料。“文革”前歌圩盛行,僅龍州縣就有約250個歌圩場,上述80年代調查結果僅存43個,十年動亂,文化浩劫,令人痛心疾首。由此可以推斷,“文革”前廣西的歌圩場數量應達數千個。此外,“民眾每逢圩日在圩場上小規模的(地)唱”, “在圩日放電影以後,每晚常常聚集1000多青年男女,先唱山歌,後談戀愛”,德保縣“幾乎每個較大的圩鎮、村莊都曾有過歌圩”,如此等等,不勝枚舉。若把這些也加進去,數量就更大了。單憑這點,人們就不難理解廣西為什麼被稱為“歌海”了。
壯族歡哈節
參加對象
歌圩的參加者,多為男女青年,也有老人和小孩前往觀看熱鬧。有影響的歌圩,除本地歌手外,往往還有鄰縣“發燒友”參加。
唱歌為主
歌圩以唱歌為主,期間往往穿插一些文娛活動,如放花炮、舞龍、舞麒麟、演戲、武術表演等。在大新縣保圩鄉上甲(今板祿、板價兩村)一帶,還有鬥雞、斗畫眉鳥活動。博扇亦稱扇歌,曾盛行於古代賓州(今賓陽等地)一帶,方法為男女各持扇子、手帕互拍著玩。
定情聯姻
飛糹它是女方將繡球拋給經唱歌認識的自己喜愛的小伙子,繼之雙雙退出歌圩場所,互贈禮品,作為定情信物。現已演化為民族民間文化體育活動——拋繡球碰蛋流行於都安一帶,做法是將煮熟的雞蛋染上紅色,並用繩子將其聯串起來。青年男女分別提著成串的紅蛋在歌圩場上尋找物件,看中後就用自己手中的紅蛋碰對方的紅蛋(一般為男子主動),對方有意則允許碰蛋並雙雙隱去談心,對方無意則把蛋蒙起來不讓碰,小伙子只好知趣地走開,另覓意中戀人。
種類劃分 關於歌圩的種類,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節日性歌圩,這類歌圩舉行的時間,各地並不一致,按當地習慣擇日舉行,有的地方一年舉行數次之多;二是臨場性歌圩,這類歌圩包括勞動歌會、圩市會唱、婚娶會唱等形式;三是競賽性歌圩,含“放球”“還球”歌圩、廟會賽歌、唱“草歌”等形式。

節日功能

關於歌圩的功能,學術界作過探討,總結出若干種,其中主要的有慶賀豐收、心理滿足、娛樂、擇偶,等等。這些功能是否健全,是否繼續發揮作用,與歌圩的生死存亡有關係。
社會整合功能
歌圩實際上已成為以壯族青年男女為主,擇偶婚配的場所,可以說歌圩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它的婚配功能。歌圩不僅在青年男女擇偶婚配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加強不同村落的聯繫中也發揮著作用。具有組織、凝聚的功能,它加強不同等級的社區內部、家族或宗族內部以至性別群體內部的凝聚力。
文化娛樂功能
歌圩,這一最初的原始宗教的祭拜活動,在經歷了從“娛神”到“娛人”變化後,它的文化娛樂功能更為突顯。歌圩就是青年男女擇偶社交的場所,男女在結交過程中,除了對山歌,拋繡球、搶花炮、斗蛋、博扇等既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同時又可以娛樂大眾的活動外,還有伴隨著歌圩舉行的其他各種文娛活動,如演戲、雜技、舞龍、舞彩鳳、舞彩馬、舞麒麟、唱採茶、賽詩、演武術等,新中國成立後還有放電影、球類比賽、演新戲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熱鬧非凡。這些都使歌圩真正成為節日性、民眾性、自娛性的民族文化活動的集中表現。
經濟功能
如果說演戲游神、對歌賽歌是歌圩初始即有,屬主動性的行為,最初的內容和手段是敬神,後來才演變為一般性的民眾娛樂,那么在歌圩上的商業貿易活動則是後來增加,相對被動,逐漸後來居上的行為。壯族地區因為多是山區,交通不便,商業不發達,所以他們的交易買賣多依賴於歌圩。雖然壯族地區的許多圩市已經獨立出來了,但對於一年中按時舉辦的歌圩來說,它仍然可以說是定期集市的一部分。在相當多的壯族地區,都是既有普遍的定期集市,又有歌圩舉行,說明歌圩有著普通圩市取代不了的獨特功能,那就是娛神更娛人的人性化功能和溝通人際關係的功能。
壯族歡哈節
統計資料表明,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亦相對落後,在這些地區歌圩比較盛行,參與人數也比較多。20世紀80年代中期廣西師範學院調查廣西40個縣市的642個歌圩場中,地處桂西山區的百色地區(今已撤地建市)明顯多於其他地方,其中原百色市有73個,靖西縣有55個,那坡縣有38個,德保縣有34 個,這三個縣一市之和為200個,占調查總數的31%強。在這642個歌圩場中,參加人數在萬人以上的58個,上述原百色地區三縣一市就占36個,占62%強。
而今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生活貧乏的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男女青年談戀愛、擇偶的方式也隨之改變,歷史所賦予歌圩的這部分功能因此壽終正寢。

節日發展

自明朝中葉封建王朝逐步對土司統治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後,封建統治者就一直視歌圩為“風流圩”,把歌圩中演唱的山歌視為“風流歌”,認為“傷風敗俗”而加以禁止。
新桂系政府1931年頒布了《廣西各縣市取締婚喪生壽及陋俗規則》、1936年又頒布了《廣西省改良風俗規則》都有條文禁止歌圩。
建國初期,歌圩習俗一度得到恢復,隨著“左”的影響,“四清”運動以後,“文革”中,歌圩停辦。
但歌圩是屢禁不止,如《嶺表紀蠻》中所述,思恩知府李彥章禁歌不遂,反被恥笑:“蘭卿(李彥章字)太守真多事,示禁花歌浪費神!”東蘭歌手唱道:“天上大星管小星,地上元帥管總兵。只有知州管知縣,誰來管我唱歌人”。可見歌圩越禁,唱的人越多,猶如雨後春筍,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壯族青年人走出壯鄉,來到外地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在接觸到更多的外來文化後,他們逐漸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呈現出一種冷淡的態度。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現在的壯族歌圩出現了老齡化的趨勢,也就是現在去趕歌圩的大都是老年人。
壯族歌圩要想得到發展,只有在發展中創新。

風俗習慣編輯

節日習俗

會鼓
會鼓使用的套具主角是鼓,配角是鑼和鈸,鼓者聲音洪亮、渾圓、厚重,鈸和鑼聲則顯得十分清脆。
壯族歡哈節
會鼓時所使用的鼓一般為牛皮鼓,這種鼓是選用生長時間長,木質較堅硬,而且粗大的樟、榕、楓等原木,鋸成長約1.5米的木段,挖成空心後做成鼓殼,兩頭蓋上牛皮,用竹篾或鐵絲從四周把兩頭牛皮拉緊後曬乾而成。會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狂歡鼓、舞龍鼓、扁擔鼓、花燈鼓等 ,中間還有各式各樣的插曲鼓。敲打時,多人協作,鼓聲撼動四面八方。
扁擔舞
扁擔舞也叫“打扁擔”,壯語叫“谷榔”,也叫“谷魯榔”。打榔古稱“打舂堂”,打扁擔源於“打榔”。由打榔演變至木板、長凳、扁擔、故成為如今的打扁擔。 打扁擔主要反映壯族人民從種到收的主要勞動過程,打時,每人手執一根扁擔,模擬勞動動作,上下左右,站立下蹲,轉身跳躍,原地先進等互相敲擊,有時還有長竹筒和鑼鼓伴敲,有時配合叫喊“咳咳”呼聲,場面緊湊,氣氛熱烈,得到強身健體的娛樂作用。
壯族歡哈節
舞春牛
牛身用竹片編織而成,黑布或灰布做套;綿紙做頭和角,畫上中眼。兩人一頭一尾鑽入布套中,邊唱邊舞;一人頭包毛巾,手扶犁架跟在後面,做犁田狀;其他人或提燈籠,或敲鑼鼓,或領唱春牛歌。每到一村,先在土地廟前表演,叫做“老虎入村投土地”;然後挨家挨戶預祝人壽年豐。

傳統美食

艾菜饃
艾菜饃是馬山壯家的一種獨具風味的食品。這是壯族人在歡度花朝節(農曆二月初二)時,普遍製作的野菜饃。因為這個節日要求人們戒葷食素,祭祀花婆(百花仙子)也要用素品祭祀。所以人們都要做艾菜饃。其做法是:到田野上採摘回艾菜,將其洗淨搗碎,擠出菜汁,將糯米浸泡,待糯米瀑脹後,濾乾、碾碎,加入適量黃糖,將艾菜與米粉搓捏成球狀的饃饃,可水煮、蒸熟或煎熟。艾菜饃清涼香甜,味道鮮美,有消除膩意,增進食慾的作用。
壯族歡哈節
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或清明節時節,普遍製作五色糯米飯。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其他習俗

節日,小伙子和姑娘們都穿節日盛裝,男攜禮物,女揣繡球,成群結隊前往。有的抬著劉三姐神像繞行歌圩一周,才開始對歌。有的則由姑娘們搭起五彩繡棚,待小伙子到來,邊對歌、邊審度對方人品、才華。有的是男女對列,姑娘向意中人拋出繡球,對方如果中意,就在繡球上綁上禮物,擲還女方。 有些歌圩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願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邊蛋讓他碰,不願,就整個握住。還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約還球時舉行山歌比賽,如乙村輸了,彩球不準送還,來年繼續比賽,直到唱贏為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