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心彝族鄉

壩心彝族鄉

壩心彝族鄉隸屬文山市,地處文山市西北部,距縣城45公里,距文平公路19公里,地處北緯23°18′至23°26′之間,東經103°55′至104°04′之間。東臨喜古鄉、南臨小街鎮、西與北接壤老回龍及馬塘兩鎮。環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老君山東部,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壩心彝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州文山市
  • 政府駐地:開化街道
  • 電話區號:0876
  • 郵政區碼:663001
  • 地理位置:文山市西北部
  • 面積:125.66平方千米 
  • 人口:8240人(2017年) 
  • 機場:文山普者黑機場
  • 車牌代碼:雲H
基本概況,資源環境,人文地理,經濟狀況,基礎設施,特色產業,醫療衛生,文化教育,

基本概況

截至2006年,全鄉轄5個村民委員會(壩心、核桃寨、高筧槽、陡舍坡、他披)37個自然村40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8240人(2017年)。
鄉政府大樓鄉政府大樓

資源環境

全鄉國土面積125.66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684米,最低海拔1470 米,鄉機關駐地1720米,年平均氣溫14.2℃,最高氣溫30.5℃,最低氣溫—8.5℃,氣候長年冷涼,年平均降雨量1256.52毫米,蒸發量97.5毫米,乾旱指數0.8左右,年日照時數2029.8小時。地質多以砂頁岩為主,花崗岩次之,地層大部份是中生代三迭系,主要土壤為紅壤、黃棕壤、水稻土。礦藏資源有鐵、鎢、砷和金等十餘種。水資源豐富,宜牧草場廣闊,是文山盤龍河的主要源頭之一。適宜發展他披梨、花椒種植、黑山羊養殖。森林覆蓋率達45%,居全縣之首。
壩心彝族鄉壩心彝族鄉

人文地理

全鄉轄他披、陡舍坡、高筧槽、核桃寨、壩心5個村民委、39個村小組,常住人口8240人(2017年),居住著漢、彝、苗4種民族,是全縣少數民族比例最高的鄉。多年來,全村各族人民平等共處,互相尊重,相互融洽,打破了民族不相通婚的風俗;各民族民風淳樸,熱情好客,能歌善舞,通過各自的民族節日相互溝通、相互交流,有效促進全鄉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在全鄉各民族中除了傳統節日外,各民族均有自己獨特的節
日,其中尤以彝族苗族節日較為隆重。彝族有“火把節”、“草馬節”,彝族“火把節”均於每年的6月24日舉行,當晚,民眾要點燃熊熊的火把,載歌載舞,用火驅趕瘟疫病害,企圖家人平安無恙,莊稼喜獲豐收;而彝族“草馬節”由村民根據天相擇吉日而過,其來歷帶有神話色彩,相傳,在洪荒時代,這裡的彝家遭遇天災人禍,人們生活在極度的貧困之中。於是,天上的兩個仙女決定下凡拯救人間,她們變成兩匹馬,馱著金銀財寶來搭救這裡的人。但是因長途跋涉,那兩匹馬到了寨子邊就倒地而死,死後她們升天了,而這裡的人們得到了解放。從那以後,人們在八月十五之前一個屬鼠的日子,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彝家老少唱起來跳起來,把用草編成的兩匹馬從東方送到西方。
彝族頭飾彝族頭飾
此外,居住在本鄉的苗族也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均與本民族民風民俗息息相關。

經濟狀況

2006年整個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769.38萬元,其中:種植 業收入949.7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3.68%;畜牧業收入710.9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0.18%;漁業收入0.3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 0.02%;林業收入47.2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67%;第二、三產業收入58.05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28%;外出勞務收入 149.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8元。 該鄉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有2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1527戶,居住於磚木結構的農戶214戶,還有3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繁榮的壩心繁榮的壩心
2006年底整個鄉共擁有汽車9輛,農用運輸車4輛,拖拉機14輛,機車308輛。

基礎設施

截至2006年,壩心彝族鄉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整個鄉共有1688戶通自來水,86戶飲用井水,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780戶通電,27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5戶。該鄉進鄉道路為硬化的四級水泥路面,到縣城道路通暢。全鄉共有412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101戶;建有小水窖41口。

特色產業

壩心彝族鄉的主要特色產業為種植業和養殖業,產品主要銷往本縣,2006年全鄉主要特色產業銷售總收入19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0.74%。
本鄉正在發展他披梨、日本甜柿黑山羊等特色產業,今後計畫大力發展他披梨種植、日本甜柿種植、生態農業、黑山羊養殖、生豬養殖等特色產業,以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收,拉動全鄉經濟發展。

醫療衛生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環 境衛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至2006年底全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總計6351人,參合率84.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僅有核桃寨村委會有一個村衛生所,村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全鄉共有鄉村醫生15人。全鄉建有公廁8個。
三七三七
全鄉有鄉級衛生院1所,村委會衛生所1個,鄉村醫生15人。壩心鄉衛生院占地面積1036平方米,有醫生6名,衛生院主要以外科、內兒科、婦產科為主,全鄉民眾看病主要以鄉衛生院為主。

文化教育

截至2006年,壩心彝族鄉建有國小9所,校舍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擁有國小教師57人,在校學生中小學生人數592人、中學生人數332人。
該鄉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6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