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死桿菌

壞死梭桿菌引起的哺乳動物及禽類的亞急性、局部壞死性傳染病,皮膚、皮下組織、黏膜多見,可轉移內臟壞死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壞死桿菌
  • 英文名稱: Necrobacillosis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皮下組織
  • 常見病因:壞死梭桿菌
壞死桿菌病,症狀,診斷,防治,

壞死桿菌病

病原:壞死梭桿菌
1.多形性桿菌,G--,陳舊物著色不均,串珠狀,無芽胞。
2.嚴格厭氧,實質器官病灶易分離,營養要求高,β-溶血(病原怕腐敗,健康—病壞組織交界處分離)
3.廣泛存在於與動物活動相關聯的
沼澤、污泥、垃圾等處,
對高溫和消毒藥敏感,
動物體表常帶菌
4.可產生內、外毒素
外毒素:
溶血、殺白細胞、組織溶解、水腫
內毒素:
組織壞死
流行特點
病畜分泌物 皮膚黏膜損傷 綿羊、牛、馬、豬、禽、人、
(正常帶菌) 排泄物 臍帶、斷牙 (犬、貓不易感)
·幼齡較敏感
·多雨、炎熱季節多發,運輸,打鬥等誘發,散發,其他病原參與發病

症狀

潛伏期1—3天(傷口厭氧感染、細菌局部增殖,分泌毒素造成局部組織尤其結締組織大面積崩解、壞死、污臭)
··腐蹄病(牛、羊、鹿):蹄墊外傷感染、跛行、痂皮下組織壞死,嚴重者脫蹄;
··壞死性皮炎:(豬)體側多見
· 初有癢感、脫毛、漸蒼白,皮下組織大面積壞死,嚴重者破潰,皮膚與體壁分離;
··壞死性口炎(犢、禽):流涎、口臭、厭食、黏膜壞死;
··壞死性乳房炎:乳牛多見,乳房組織壞死;
··壞死性腸炎:
· 可轉移至肝等器官引起壞死

診斷

·1.臨診:根據症狀可初診
·2.必要時細菌學檢查
·A.染色鏡檢:健—壞交界處取樣塗片,石炭酸—美蘭染色30分鐘不勻,可見多形性桿菌;
·B.分離培養:內臟病灶取樣,厭氧、血平培養;
·C.動物試驗:取病料皮下接種家兔、小白鼠,8—12天死亡;

防治

1、環境清潔衛生乾燥消毒
2、避免損傷,及時處理傷口
3、牛注意蹄部護理、削蹄
治療:清創、抗菌消炎,拔毒生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