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花葫蘆

砑花葫蘆也稱作押花、掐花。據說這個工藝源於明清時期。砑花的原理與陽刻很相似,相同處都是將花紋周圍的部分剔除,使花紋凸現出來,不同的是,雕刻需要挖下去的部分,砑花是用硬物壓得凹下去,使葫蘆表面上出現凹凸不平的立體感,形成花卉、山水、風景等美倫美幻的浮雕效果,砑花不會破壞葫蘆表面的一層硬皮,可以歷經百年長久保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壓花葫蘆
  • 外文名:無
  • 別名:押花、掐花
  • 源於:明清時期
壓花葫蘆,砑花方法,修飾,

壓花葫蘆

砑花工藝往往與范制葫蘆結合起來,做出來的工藝葫蘆更具欣賞價值,附加值當然也就髙了。
現在我們就看一下砑花葫蘆是怎樣做成的。
刀具:砑花工藝所需刀具是用瑪瑙材料製作而成,按不同用途分為大小粗細4把。
葫蘆選擇:砑花工藝在葫蘆的選擇上也是很重要的,要選表皮光滑、無傷痕的葫蘆為好。
起稿:起稿時構圖很重要,首先心中要有明確定位和圖樣,然後用細刀在選好的葫蘆上勾勒一個大致的輪廓。
牡丹圖為例,在勾勒草圖時一定要安排好整個的畫面布局,疏棵跑馬,密不透風都是構圖方法。要注重圖案在葫蘆上的整體效果。
起稿時不要壓得太深,力度不要太大。因為葫蘆表面很光滑,一定要在手中固定住,這樣勾勒輪廓時葫蘆不會滑動,就不會畫錯了。這就是輪廓勾勒好的牡丹圖。

砑花方法

製作砑花葫蘆主要有兩種方法:擠壓是用寬刀在圖案邊緣處,向兩邊輕輕擠壓、使線條凸起。從起刀到落刀,要靈活掌握,有深有淺,在擠壓花紋時,沿著花紋邊緣以刀尖稍用力擠壓,不要用力過大,力量主要用在靠花紋的一側,另一則基本上不需要用力,刀過後就會出現一條呈斜面的凹溝,靠花紋的一側較深,花紋的另一側也如法炮製,這樣花紋就凸現出來,也就會有輕微的淺浮雕效果。
趕壓是用寬刀或大刀的斜刃,在圖案空白處進行推壓。使空白處凹下去。圖案線條更加明顯。初步趕壓時先用寬刀,注意要輕趕,不能傷到葫蘆的皮質,皮質損壞就失去了砑花葫蘆的價值。待淺浮雕效果出來後,再一次用大刀進行趕壓,這時用力可稍重些,把空白處凹凸不平的地方趕下去。
葫蘆底部比較平滑,趕壓時一定要趕到、趕均。不要出現頓頓挫挫,高低頓挫不平而破壞整體效果。在處理比較細小的圖案時,也可以用細刀進行擠壓和趕壓,使線條更加明顯,圖案立體感更強。

修飾

修飾圖案時,用小刀在對已經凸現出來的線條,進行再次的擠壓修飾。對線條擠壓時,要注意小刀走向順滑流暢,特別是線條拐彎處更要仔細修飾。在葫蘆空白處可以用刀尖點壓,使圖案層次加強。經過對整個圖案修整,一個牡丹花的押花葫蘆就呈現在我們面前。
砑花的原理很簡單,但真正操作起來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比較複雜精細的花紋圖案,需要十分耐心和細緻。壓得越深,花紋凸起越高。它不僅要求壓得深,而且更要講究層次。初學者要經過一段時間練習,才可以掌握。
葫蘆作為工藝品在國內很受人們的喜愛,很多葫蘆工藝品已出口海內外,它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工藝技術,也贏得眾多外國朋友的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