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沖角角魚

墨沖角角魚

墨沖角角魚,在都勻地區以量多味美著名。取用本地水煮的魚味道特別香,再加上鹽蘸製法細膩和吃法講究,堪稱一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墨沖角角魚
  • 外文名:墨沖角角魚
  • 風味:魚鮮
  • 墨沖鎮: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角角魚鱗呈烏青色,胸鰭邊緣硬,長大後變成角,故名角角魚。它生活在清澈見底的水中,最長25厘米,最大重半斤左右。小巧玲瓏,放到魚缸里可玩賞。角角魚,肉質鮮美細嫩厚實,煮熟的魚分離下來的肉不含刺。
墨沖鎮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敦厚質樸的布依族、苗族人民對遠方客人特別熱情大方,對用角角魚招待客人也有一套講究的說法:桌上一般主人為客人挾菜三次,第一次從鍋里挾魚放到接菜碗裡,用鹽蘸水潑淋稱“潑水法”,表示愛你,歡迎你;第二次為客人挾一條魚放到鹽蘸里觸一下,提起來放到接菜碗裡稱“釣魚法”,表示歡迎客人來墨沖釣魚;第三次為客人取少許鹽蘸放到接菜碗裡,盛入半碗湯,拌均勻,挾魚放到裡面全部浸泡,讓客人端起碗吃著魚,喝完湯的吃法叫“洗澡法”,意是歡迎客人常來觀光、遊玩。這三法都離不開配料鹽蘸。
墨沖作為貴陽、都勻至荔波“小七孔”喀斯特原始森林風景區的中轉站,停車吃飯、遊覽洞群等遊客絡繹不絕,一傳十,十傳百,角角魚名聲遠揚。
相傳,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過墨沖時對角角魚的關味也讚不絕口,稱“能令人狂叫欲舞”。
1993年3月,中美洞穴考察團赴墨沖考察洞群,就餐中,美國專家查爾斯·皮斯大快朵頤後說:“味道好極了”,飯畢一陣風似地跳起舞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