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龍會館

增龍會館

馬來西亞檳榔嶼增龍會館由廣東省增城、龍門兩縣鄉親組成。雖然增城、龍門兩縣在清代屬於廣肇羅道管轄;事實上,增城、龍門兩縣也境內也能通用粵語的;但增龍會館一般被歸類為客家系會館。有時直接歸在惠州會館名下。

會館初創時,得力於甲必丹鄭景貴的資助於領導,並獲各位鄉賢的鼎力支持。當時鄭景貴鄉賢不但是增龍兩縣人領袖,同時也是華人的領袖,對國家社會貢獻良多,尤其是鄭公開闢吡叻州之礦業,奠定華人在馬來亞開礦的基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增龍會館
  • 外文名:Tsenleung Association(英文)
  • 鄉音:Tsen-Leung Fuikuon
  • 歸系:客家系
  • 所在地:馬來西亞
  • 地標增城龍門
  • 府屬廣州府(東江流域;增江流域)
  • 關聯:惠州十屬會館
簡介,原鄉客家文化,惠州會館,各地增龍會館,

簡介

僑鄉】Tsensang(惠)/Chenshing ;Leungmun(惠)/Lungmoon
【簡述】是廣義惠州十屬會館之一,與惠州會館掛鈎(internal relationship )。與廣肇會館也有較密切的來往(transfoutain;external connection)。
早在1801年,結合了廣州府增城縣、龍門縣兩縣客家人的仁勝公司,就已經建立,它是在馬來西亞檳榔嶼最早創建的地緣組織。1849年增龍會館的館宇正式建立,坐落在檳城大伯公街門牌20號。是檳城歷史最悠久鄉團之一。按據前輩口述:“我增城龍門兩邑梓里,在二百年前,僑居此地,人數不多,但卻能高瞻遠矚,胼手胝足,披荊斬棘,創建巍峨堂皇的會館,旨在聯絡感情守望相助,排難解紛。”
增龍會館最初的信理員為屋契(呀蘭) 代表有二:一個是仁勝館,有名而無代表;另一個是增龍館,則有馮登桂,鄭興發,鐘亞三,廖亞五四位為代表。這四位鄉賢先後作古,於是就在1916年7月21日,召開會員大會,公舉鄭大平(Taipin Chung),廖成保(Shinpou Liao),李田秀(Li Tien-Siu),廖廷均(Liao Tin-Kin)四位代表繼續入名呀蘭,而仁勝館,增龍館的呀蘭從此合併為一。

原鄉客家文化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1815年),惠州府豐湖學院的山長徐旭曾,撰寫的《豐湖雜記》就指出:客家人從其“祖宗以來,世居數百年,何以仍稱為客?……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忠義之後也。……西起大庾,東至閩汀,縱橫蜿蜒,山之南、山之北皆屬之。即今之福建汀州各屬,江西之南安,贛州、寧都各屬,廣東之南雄、韶州、連州、惠州、嘉應各屬,及潮州之大埔,廣州之龍門各屬是也。”
可見,廣州府的增城、龍門兩縣,是傳統的客家縣。另外,很早的時候,增城、龍門兩縣人就被講粵語的廣州人統稱為客家人。現在龍門縣歸屬以客家文化的代表城市惠州市,則不再詳細描述該縣的客家,以下著重介紹增城市的客家:
根據2005年增城市統計部門的數據,當時增城市客家居民已達30萬之眾,超過全市戶籍人口的40%;在全市9個鎮街中,均有客家人居住,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派潭、正果、小樓、荔城增江朱村、中新及新塘的永和、寧西等地區;在全市300個村中,純客家村有90個,粵客雜居的有74個,合計164個,約占全市村落的55%。客家人遷入增城已經有千年歷史,千多年來,客家人在增城的經濟、社會等事業發展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據新編《增城縣誌·人口卷》記載,較早遷入增城的客家人是北宋進士古成之的祖父古全望家族,於南漢大有七年(公元934年)從廣東河源遷至福和古屋,距今約1070年。在明代,又分別有鄧、鄭、潘、夏、羅、朱等姓氏客家人從外地遷入增城。可見,在明代以前,已經有不少客家人遷入增城。客家人大批遷入增城,卻是明末清初。編於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的《增城縣誌》記載了客家人明末清初入增的情況:自明季兵荒迭見,民田多棄不耕。入版圖後,山寇仍不時竊發,墾復艱難。康熙初,伏莽漸消,爰謀生聚,時則有英德、長寧人來佃於增。對村落之殘破者,葺而居之。未幾,永安、龍川等縣人亦悄悄至。當清丈時,山稅之占業浸廣,益引嘉應州縣人雜耕其間,所居成聚。而楊梅、綏福、金牛三都尤多。在這一時期,遷增的客家人有數十姓之多,來源既有江西、福建等外省的,但更多的是來自粵東、惠州及粵北等地的客家人,基本奠定了今天增城客家人分布的格局。
從清乾隆十九年的《增城縣誌》,我們可以看出,自明朝末年以來,增城就逐漸發展成為客家人集中居住的縣域。增城縣是東漢建安六年(201年)從博羅縣劃出來建縣的。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政治不穩定,人民棄田不耕,整個縣幾乎成為了沒有人居住的荒地。後來客家人從嘉應一帶遷來,填補了當地人口的空缺,勤勞的客家人對增城土地的開發,為清代的增城縣經濟、文化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直至今天,增城市民也不願意忘記清代客家人對增城的開發,所作出的貢獻。
增城存在程鄉話、長寧話、槎梅話等三種客家口音。程鄉話,就是粵台片程鄉小片的客家話;長寧話,就是粵台片新惠小片的客家話;槎梅話,就是東江本地話,又稱槎語。程鄉話以正果鎮為代表,長寧話以派潭鎮為代表;此外,在派潭個別村有一定數量槎梅話客家居民。由於三大語種齊集,互相交流,增城客家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千多年來,在增城的客家人對增城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一些傑出的客家人成為社會名流。  歷史上,與增城有緣的客家人不少。國父孫中山的先輩曾在增城定居。孫中山的祖先原本是惠州永安縣(今河源市紫金縣)的客家人,先在增城後轉遷至香山縣(今中山市);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據考證是增城派潭鎮河大塘村人。增城客籍人士考上進士、在朝為官的也為數不少,如賴志熙、古成之等。在近現代,客家人對增城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更加巨大。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在增城的人民武裝,成員大部分是客家人,他們為增城人民的翻身解放流血犧牲,光照千秋;解放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客家人在我市政治、經濟中發揮了主導作用,為增城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客家人在增城發展史上,占據了重要的一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增城客家人將繼續與和睦相處的粵語居民一道,為增城的發展出力,共同建設增城美好的明天,共同創造增城的輝煌。

惠州會館

增龍會館有時會被認為是惠州會館的其中一個分館。海外惠州府籍華僑,通常會組成惠州十屬會館,而增龍會館有時則會被認為是惠州十屬會館的一個分館。所謂惠州十屬,原來是指清代惠州府管轄的十個縣:惠陽(古稱歸善)、博羅、龍川、河源連平、和平、紫金(古稱永安)、海豐、陸豐、新豐(古稱長寧)。惠州十屬會館是指:惠陽會館、博羅會館、龍川會館、連平會館(含和平縣)、河源會館(含紫金縣)、海陸會館、新豐會館、增龍會館、寶安會館、東莞會館
有趣的是,在地的客家認同的形成,不一定是基於來自中國原鄉的語緣(方言)認識,而且會有來自其他民系(方言)的成員是由於地緣上的認同,參與了客家人為主的會館,最後以客家人自居。就以許多來自檳城州美湖以及魯乃鎮的閩南語系惠州會館成員為例:他們主要來自海陸豐,在日常說的語言是福老話,在美湖的農區是以清水祖師為共同的主神,卻由於原鄉的地緣歷史淵源屬惠州府,在陌生的土地上為了加強力量也必須與客家人鄉親共進退;這些自稱“惠州客”的福佬,人數也因過去以來缺乏統計,無從細分,如檳城惠州會館的具體例子,他們是已經是從祖籍上與客語系惠州人互相認同,甚至因此而在文化及感情上傾向了客屬以至參加各級客屬團體的活動,為推動客家認同出錢出力,其中不少人成為全國客聯的領導。

各地增龍會館

馬來西亞國內各地增龍會館,一般均為客家系會館。但也有例外,新加坡的星洲增龍會館(Chen-Loong-Wui-Koon),則是粵語人士為主,客家人反是較少。早在1911年,為聯繫鄉親,增城、龍門兩縣旅居新加坡的鄉賢——其中主要是客家人,就曾成立“增龍慈善堂”。日治時期,會務停頓。1945年,新加坡光復後,在原增龍慈善堂的基礎上,重建了“增城同鄉會”,此時成立的增城同鄉會,粵語逐漸成為本館主流鄉語。1953年5月24日,增城同鄉會又改為“星洲增龍會館”,現在的星洲增龍會館,客家裔成員仍為數不少,但均能以粵語溝通。
丹絨馬林客屬公會
Kheh Community Association
1, Chong Ah Peng Street, 35900 Tanjong Malim, Perak
Tel: 05-4599297
Fax: 05-4599297
和豐增龍會館
Persatuan Sungai Siput Tsen Leung Fui Kuon
232, Jalan Beloh, 31100 Sungai Siput (U), Perak
江沙客家公會
Kheh Community / Association
2, Jalan Kota Lama 33000 Kuala Kangsar, Perak
Tel: 05-7763393
Fax: 05-7761660
金寶增龍會館
Tseng Lung Fui Kuon, Kampar
100, Jalan Gopeng, 31900 Kampar, Perak
Tel: 05-4652321
Fax: 05-4652321
馬來西亞增龍總會
The Federation Of Tsen Leung Of Malaysia
157, Jalan Pasar, 34000 Taiping, Perak
Tel: 05-8080116
Persatuan Fee Chiew Bidor
Bidor Fee Chiew Association
9-10, (Tingkat 1), Jalan Persatuan, 35500, Bidor, Perak
Tel: 05-4341052
霹靂客家公會
Pers Hakka Perak
Perak Hakka Association
21-23, Jalan Bendahara, 31650 Ipoh, Perak
Tel: 05-2540017
務邊增龍會館
Chong Lung Association Gopeng
12, Jalan Sungai Raja, 31600 Gopeng, Perak
Tel: 05-3593402
端洛增龍會館
Persatuan Tsen Leung Tronoh
2, Station Road, 31750 Tronoh, Perak
甲板增龍會館
Papan Tsen Leung Fui Kuon
69, Main Road, 31550 Papan, Perak
霹靂赤溪會館
Persatuan Chuk Kai Perak
Perak Chuk Kai Fui Kon
87, Jalan Theatre, 30300 Ipoh, Perak
霹靂河婆同鄉會
Persatuan Hopoh Perak
Perak Hopoh Association
1, Tingkat 2, Jalan Che Tak, 30300 Ipoh, Perak
Tel: 05-2412101
Fax: 05-2412101
霹靂花縣會館
Perak Fah Yuen Wui Koon
68, Jalan Theatre, 30300 Ipoh, Perak
Tel: 04-2548331
Persatuan Fee Chiew Perak Malaysia
53 (1st Floor) Jalan Mustapha Al-Bakri, 30300 Ipoh, Perak
Tel: 05-2548828
霹靂增龍會館
Perak Tsen Leung Fui Kuon
49-B, Jalan Lim Bo Seng, 30300 Ipoh, Perak
Tel: 05-2548361
Fax: 05-254836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