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楔

增生楔

增生楔(accretionary wedge or terrane)又稱增生柱(accretion prism)、增生雜岩(accretion complex)。為俯衝的大洋板塊海溝下潛時被上盤板塊刮削下來的沉積蓋層和洋殼碎片,連同原地深海沉積物堆積到海溝的向陸側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增生楔
  • 外文名:accretionary wedge or terrane
  • 別名:增生柱
  • 形成:各種物質堆積到海溝的向陸側而成
  • 學科:海洋學
  • 位置:海溝的向陸側
定義,形成過程,特徵,

定義

增生楔亦稱“增生稜體”或“加積增生楔”。大洋板塊在海溝向大陸板塊下俯衝時,上部物質被大陸板塊刮下來堆積在海溝底部形成棱形楔狀堆積體。往往被擠壓、逆掩推覆加厚海溝的島弧側,構成深海鈣質、矽質沉積物和洋殼基岩物質的混雜岩體,其內在個體差別甚大。有的學者將日本四國地方的四萬十川和台灣東部海岸發育的混雜岩視為增生稜體。

形成過程

由於增生體是從下方添加的,隨著消減過程的持續,增生楔也以海溝內壁增生楔狀體形成模式數字順序表示從新地層到老地層一系列傾向大陸的疊瓦狀逆沖岩片依次堆垛加寬,最新的沉積位於最底部,隨著持續匯聚而楔入老沉積斷片之下,並推擠後者使之向上拱起。反射地震剖面清楚地顯示了這種形態。按照這一模式,疊瓦體每一斷片內的層序是正常的,但總的層序卻是倒轉的。

特徵

增生楔是主動大陸邊緣“溝-弧-盆”構造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分布。由於其處於板塊俯衝前緣,增生楔地質背景複雜,構造改造強烈,同時大規模推覆構造導致地層多期重疊,沉積發育複雜,給增生楔地區的石油地質條件研究帶來難度。以緬甸增生楔為例,通過選取代表性的區域地質剖面,結合相關地層資料,對增生楔地區構造變形、沉積條件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增生楔形成初期,由於構造運動強烈,增生楔盆地處於發育初期,整體勘探潛力較小。到了中期,增生楔盆地由於地層沉積厚度較大,新地層受構造改造作用影響較小,為勘探有利區,而增生楔斜坡雖然沉積厚度較大,但由於其構造作用強烈,不利於大型油氣田的形成。在增生楔發育後期,海溝盆地下部發育海相地層,而上部處於濱淺海環境,地層沉積厚度較大,具有一定的勘探潛力;同樣,在發育成熟的增生楔盆地,由於其沉積厚度及盆地面積較大,具有一定的勘探潛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