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雅古鎮

塘雅古鎮

塘雅古鎮位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中部,距金華城區約18公里,以駐地塘雅村得名,屬自然鎮,現為塘雅鎮人民政府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塘雅古鎮
  • 位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中部
  • 距金華城區:約18公里
  • 成名原因:以駐地塘雅村得名
概況,歷史,

概況

塘雅村是塘一、塘二、塘三、塘四、西京、樓村、竹蓬里、蓮荷塘、鳥山等9個自然村的民間總稱,是1954年農業合作化時劃分的。塘雅,古稱東池,俗稱塘下,明清時稱塘下市,屬金華府金華縣東陽鄉和義里七都二圖,民國時稱塘雅鎮,屬東震區、金華縣第五區,民國31年(1942)2月設塘雅區署,時全縣僅有三個區署。浙贛鐵路從村南經過,並設有火車站,現為四等車站。塘雅鎮是“金東四大古鎮”(孝順鎮、塘雅鎮、曹宅鎮、傅村鎮)之一,也是金東一帶的重鎮,以其獨特地形,自古為兵家所必爭。
清末民初時的塘雅古鎮地圖清末民初時的塘雅古鎮地圖

歷史


塘雅建村於南宋初年,村民主姓黃,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據《東池黃氏宗譜》和《東塘黃氏宗譜》載,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黃少亮(字元執)自義烏洞門驛墈下遷居塘雅建村發族,是為金華東池黃氏始祖,為黃庭堅叔父黃昉後裔;元至正年間,黃大魁(行廣一,號誠庵)自義烏驛墈下亦遷居塘雅,是為金華東塘黃氏始祖,為黃庭堅直系後裔,兩派同宗同源,共居一處,經過瓜緜椒衍,從塘雅村發派到各地的黃姓村落多達80餘個,有“塘雅黃氏,婺東巨族”之譽,該村也是清代金華“黃金錢傅”四大豪門中的首富之地,金華傳統道情曲目《皇涼傘》唱的就是塘雅村大地主“黃松山”的故事。
清鹹豐十一年(1861)四月十九日,侍王李世賢自龍游、湯溪向金華殺擄而來,未時,金華城陷,清軍退於塘雅村等處,力為把守,五月初,太平軍追至塘雅村,與清軍及團丁展開交戰,太平軍攻打了四天四夜,直至五月初四日才將塘雅村攻破,太平軍隨即進入該村,放火焚毀東塘黃大宗祠雍肅堂等古建築;清同治二年(1863)正月十二日,塘雅村亦為太平軍敗退時所必經,此次焚毀房屋甚多,塘雅村東池黃大宗祠著存堂、四本堂、黃濟川祖居等眾多康雍乾時期的精美古建築皆於此時被付之一炬,損失巨大,塘雅村在太平天國時期所遭受的這兩次大劫難,是塘雅村作為一個大家族聚居的古鎮,至今沒有多少文物古建築遺存的原因之一。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月,“公立一新兩等國小堂”創辦,這是金華最早的五所國小堂之一(其他四所均在金華城內),也是金華農村第一所國小堂。清宣統二年(1910),塘下警察分所成立,董事黃錫齡。
民國三十一年(1942)四月初十日,日寇千餘人沿鐵道入侵塘雅村,塘雅淪陷,日據期間,秋收較豐,塘雅村民利用日寇晝行夜伏的特點,因熟悉道路,將三年節省口糧於黑夜中運送北山抗衛,食谷總計一千五百擔。日寇又在塘雅村北築一公路行駛汽車,看守者有所謂和平軍黑澤部隊,拆毀塘雅東池黃氏小宗祠繼述堂及慶雲庵(即蟠龍殿),取磚瓦木石築其碉堡,又砍竹木圍其四周。民國三十四年(1945)五月十一日,偵知日寇兩千餘人於夜中乘火車經過塘雅,塘雅村民遂於村南鐵道路中埋放炸彈七枚,不幸車過僅爆發一彈,炸死日寇一男一女。
塘雅古鎮
塘雅古鎮
歷史上,塘雅村較為富庶,文人墨客、文韜武略之輩代不乏人,有被許謙稱為“忠孝之士”的南宋太學生黃升,有“一門忠烈”之譽的明代總兵黃文玉、黃文正兄弟,有光緒十二年進士、黃賓虹的啟蒙恩師黃濟川,有岳家拳金華流派的創始人鄭克榮,還有民國社會活動家黃維時、金華骨傷科名醫黃乃聰等,可謂是人才濟濟,不勝枚舉。
塘雅村原有東池派黃大宗祠著存堂(前後五進)、黃氏支祠繼述堂、敬愛堂、貞房家廟以及東塘派黃大宗祠雍肅堂等黃姓祠堂六座,現僅存下宅宗祠雍肅堂一座,於2010年11月1日公布為金華市級文物保護點,後因滬昆鐵路建設需要,現已對其進行異地保護。村西南原有南朝梁(502~557) 智者國師始建的棲禪白佛寺,與智者寺、石佛寺、無量寺並稱金華四大古寺。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塘雅村就已經設有集市,每逢農曆三、六、九市日,至清宣統二年(1910),又創辦牛市(即耕牛交易市場),名聞於金華八縣。傳統的廟會,為每年九月初九重陽節,有搭台演戲,鬥牛貨市的習俗,解放後改為物資交流大會,沿襲至今。塘雅村現為金東區的葡萄之鄉,所產的葡萄聞名遐邇,遠銷杭嘉湖、上海等地,頗有盛名。2001年時,塘雅村共有1294戶計3231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