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家台遺址

塗家台遺址

塗家台遺址,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南縣,是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

遺址現存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保存尚好,但厚薄不勻,一般堆積厚0.5~1.2米左右。文化內涵包含了皂市下層文化和彭頭山文化晚期兩個階段。迄今發掘240餘平方米,揭示了一批重要遺蹟,包括房基、墓葬、灰坑等,還有戰國墓1座。並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獲得了較多珍貴的資料。

頭山文化和皂市下層文化同時存在於該遺址,為首例。其墓葬是迄今為止洞庭湖地區已發現的最早的墓葬,是洞庭湖地區一處極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遺址。它不但擴大了洞庭湖地區早期新石器時代的分布範圍,而且對研究洞庭湖地區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體系、文化發展序列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灰坑,房址,墓葬,

地理位置

遺址位於益陽市南縣南洲鎮大郎城村東部一不規則的台地上,台地高出周邊稻田約1~1.5米。遺址往北200米處有2處直徑三四十米、高4米多的土崗,當地人稱炮台,1986年,益陽地區博物館曾在此發掘戰國墓1座。
發掘資料證實,彭頭山文化和皂市下層文化是洞庭湖地區有著直接淵源關係的連續發展的較早時期的新石器文化,這兩種文化存在於同一遺址,塗家台遺址是第一例。其墓葬是迄今為止洞庭湖地區已發現的最早的墓葬,是洞庭湖地區一處極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遺址。它不但擴大了洞庭湖地區早期新石器時代的分布範圍,而且對研究洞庭湖地區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體系、文化發展序列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1994年,益陽地區博物館,南縣文物管理所對遺址進行重點複查,在遺址保存較好的斷崖開挖一條1×2.5米的探溝,並清理了一條暴露在外的灰溝,獲得了近500餘塊不同類型的文物標本和較為完整的地層關係資料,《南縣塗家台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報告》(刊於《湖南考古輯刊》1994年第6期)一文報導了相關調查材料,並首次把塗家台遺址定性為新石器時代皂市下層文化。
1999年,為配合省政府平垸行洪、移民建鎮的大舉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皂市文化時期遺存散見於整個台地,保存較好的區域在台地中北部和東側邊緣,台地以北200米以外的地勢較高的稻田也見有文化層分布。
調查和試掘收集的標本都屬於皂市下層文化晚期,發掘開始時,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就考慮能否找到更早的即皂市下層文化中、早期的遺存或彭頭山文化遺存和更晚的與湯家崗遺址相當的遺存,以豐富和完善洞庭湖地區早期新石器文化序列,發掘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這種猜測。發掘面積共240平方米,地層堆積較簡單:①耕土層。②擾亂層,以下有擾亂坑和元明清三朝墓葬4座。③、④層為皂市下層文化地層,包含物豐富。⑤層為彭頭山文化地層,該層為暗黃色粘土,出土物較少,有大口深腹罐、圜底罐。遍體粗繩紋,口沿滾壓繩紋,為彭頭山文化早期的代表性器物。⑥黑褐色粘土層,厚約40厘米,未發現文化遺物,多見於澧陽平原的崗地,澧縣十里崗遺址這一層包含有豐富的細石器、燧石器和石英石器,據加拿大魁北克博物館高登博士測定,年代在距今一萬八千年左右。

灰坑

本次發掘灰坑數座。其中H1為圓形,直徑3.4米,深30厘米,底部平坦,形態較規整,填土疏鬆,包含有豐富的皂市下層文化晚期陶片。其餘均為不規則形態。

房址

房址2座:F2,長方形地面建築,面積約20平方米,東西向一排9個柱洞,柱洞直徑17—20厘米,深19—23厘米,柱洞間距70厘米,牆基槽寬13厘米,深10厘米。房址處於台地北側,在牆基以北40厘米有兩個間隔1米的柱洞,當是立柱以支撐互牆,形成門道。西牆往北1.5米,有一直徑1.3米、厚0.26米的圓形土台,用文化層土築成,可分2層,上層土質粘性重,稍純淨,結構緊密、較硬,下層較上層鬆軟,沒有發現其他遺蹟或遺物可以證明其用途,可能是用於祭祀活動。
塗家台遺址
F3,為居住區的公共活動場所,因發掘規模和時間上的限制,未能全部揭露,已揭露面積43平方米,其特點是在土層中添加大量紅燒土而成,並著意鋪成三條東西向,寬20厘米,深3—5厘米的紅燒彩帶,紅燒土顆粒一般1—2厘米,少有3厘米以上的,活動面不見有灰燼,紅燒土肯定經過揀選或篩選,聯繫到澧縣城頭山城址中大溪文化時期有專門燒制紅燒土塊的窯場,不知塗家台皂市下層文化時期是否也有類似作法。

墓葬

彭頭山時期,M10、M14,均開口在⑤層上,墓坑均為長約3.5米,寬0.6米,深0.8米的長條形,中間深、兩端淺,狀如小舟。M10東西向,M14南北向,隨葬器物有深腹圜底缽、支座等。其特徵與彭頭山文化晚期同類器物大體一致。M14﹕1是1件造型奇特的宗教藝術品,形狀略似女性的臀和大腿上部,加雙乳豐臀之上,命名為“豐產女神”,出土時分成兩片,一正一反,緊挨著擺在墓葬中部,拼合後發現其遠非完整,可能是一球狀造型的眾多神像中的一組,其寓意可能是感謝上蒼賜予了部落眾多的成員和豐厚的食物,還是祈禱上蒼庇佑部族更加強大,賜予更多的食物,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塗家台遺址
皂市下層文化墓葬,共14座。均為長不足2米,寬0.6—0.7米,深約0.7米的小土坑墓,方向基本為東西向,其中有3座墓保存有形態清楚的骨骸,兩具仰身直肢,一具側身直肢,葬具不詳。但M18底部有灰燼,不知是不是木料腐朽後的殘跡,隨葬品非常簡單,多為陶片、殘石器、卵石,有一座M7,隨葬有1件綠玉墜,M19隨葬3件完整陶器,2件深腹盤和1件深腹罐。
彭頭山文化和皂市下層文化是有著直接淵源關係的連續發展的較早時期的新石器文化,它們存在於同一遺址,塗家台遺址是首例,雖然有些期段的遺物稀少或缺乏,綜合距地不遠的錢糧糊墳山堡遺址等處材料,彭頭山文化和皂市下層文化序列可基本完善,其墓葬是迄今為止洞庭湖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墓群。南縣博物館已取回兩具個體骨架的墓葬展覽供人參觀。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已取樣作遺傳基因分析,研究新石器時期長江以南居民的族屬和遷徙等。
在塗家台遺址發掘過程中雖多加留意,卻極少見到動物骨骼,特別是魚、螺、蚌殼等水生動物遺骸基本不見,水稻遺存也未見到,而當時人們的生活物質來源肯定是依賴捕撈和採集。
1989年,遺址被南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範圍。
2004年11月,遺址被益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2006年5月,遺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重新立碑劃界。
塗家台遺址
塗家台遺址是洞庭湖區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存,在洞庭湖區新石器時代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上承距今8000餘年的彭頭山文化,下接距今7000餘年的皂市下層文化時期,是解決彭頭山至皂市下層文化相互連線的重要遺址。距今約6800年的湯家崗文化前期的某些文化因素在該遺址中有所表現,一些器形表現出皂市下層文化與湯家崗文化的過渡形態。
塗家台遺址反映出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與發展,“豐產女神”是一種帶有對女性生殖崇拜的器物,在我國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存中十分罕見,是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研究母系氏族社會發展十分難得的資料。古墓中的屍骨骨架保存完好,是研究古人類體質學、古人種學的重要標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