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人風骨:徐鑄成傳

報人風骨:徐鑄成傳

本書真實地再現了20世紀中國傑出的報人徐鑄成80餘年豐富而坎坷的人生經歷,記述了他的報人生涯以及所參加的政治活動,涉及到中國現代史上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著重突現出徐鑄成所具有的對人民負責,也對歷史負責,富貴不淫、威武不屈,不顛倒是非,不譁眾取寵”的報人品德和特點。他剛正不阿、錚錚鐵骨的報人風範使人敬仰與讚頌。 作者與傳主既有鄉誼又親聆謦欬,且系記者出身,故掌握翔實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資料,感性敘述與理性評價相得益彰。傳主之子徐復侖認為作者筆下的徐鑄成與生活中的父親最為貼近”。

基本介紹

  • 書名:報人風骨:徐鑄成傳
  • 頁數:331
  • 出版時間:2008-07-01
  • 開本:16
作者簡介,目 錄,基本信息,圖書摘要,

作者簡介

李偉,1925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徐鑄成研究專家。1947年起從事新聞工作。與徐鑄成同屬江蘇宜興,曾親聆徐先生教益。致力於傳記文學寫作。著有《曹聚仁傳》(首版南京大學出版社,再版河南人民出版社),《神秘的無名氏》(上海書店出版社)等16部。所著均暢銷。《曹聚仁傳》曾獲南京金陵文學獎、2005年江蘇紫金山文學獎。

目 錄

序章:一代報人命運的縮影
第一章 生命之源
江南-小城
清貧家世
苦樂參半的童年
第二章 求學時代
從掮榜生到榜首
“中了兩個秀才”
錫師三年
清華償願
從天堂到人間
第三章 躋身報壇
初敲新聞界之門
柳暗花明又一村
國聞通訊社與胡政之
首次採訪
寶刀新試
得意力作
第四章 天津·漢口·上海
雙喜臨門
初進《大公報》
幸遇恩師
邂逅吳鼎昌
開始獨當一面
《大公報》創辦上海版
第五章 心血澆灌《文匯報》
嚴寶禮與“新新俱樂部”
掛上英商的牌子
在烽火硝煙中問世
加盟《文匯報》經過
三寸毛錐敵膽寒
“起飛”與挫折
與“洋保鏢”較量
“寧為玉碎,毋為瓦全”
第六章 去香港——重回《大公報》
匆匆滬港間
與金仲華締交
披露“日汪密約”
在香港圍城中
香港脫險
第七章 桂林歲月
初到桂林
七星岩與陽朔夜遊
勤懇敬業成績不凡
敢作敢為,敢說敢言
亦師亦友李濟深
東南之行
與梁漱溟筆戰
學戲與養雞
湘桂大潰,桂林陷落
第八章 勝利前後
慘不忍憶話當年
現代柳下惠
從貴陽到重慶
委屈的日子
天外飛來勝利喜訊
永遠告別《大公報》
第九章 人生的巔峰
第一個黃金時代
被迫停刊一周
“下關事件”
“卒然臨之而不驚”
“第二條戰線”的鼓動者
封門前後
鐵骨錚錚報人風範
第十章 出走香港
衝出軟禁的牢籠
創辦香港《文匯報》
道路並不平坦
轟動一時的“獨家新聞”
唐納去國
又一個“最”
第十一章 1949:走上一條“之”字路
北上與南行
面臨困境
參加“開國盛典”
參加民盟
三次改版與“救報運動”
無奈的轉向
第十二章 最為風光時
難得悠閒
傳來意外訊息
第二個“黃金時期”
“百花園中的一朵花”
部長夜訪與一片叫好
第十三章 跌進“陽謀”
“引蛇出洞”的前奏
“毛澤東的手和我緊緊握著”
錦上添花——率團訪蘇
網張開了
艱難的“劃右”過程
“右派”桂冠是怎樣戴上的
違心與自污的“檢查”
石西民說真相
梅煥藻壯烈跳樓
第十四章 屈辱的二十二年
屈辱開始
摘帽還是“右派”
“文革”大劫難
母親病亡掃地出門
依然在煉獄裡
“九·一三”後的變化
噩夢終場前後
第十五章 劫後餘生最後歲月
終於改正
“白頭宮女話天寶”
卅年後重遊香港
接受訪問說心聲
一件待證的公案
作育英才,薪火相傳
“新聞烹調學”
人物三傳與懷人篇什
《八十自述》出版
憾事:香港友人發起“八十慶壽”的流產
最後五年
大去之日
後記
徐鑄成年表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7-01
·版次:1
·總頁數:331
·印刷時間:2008-07-01
·印次:1
·字數:310000
·ISBN:9787563375400
·大小:16開
·裝幀: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第一章 生命之源
江南-小城
“我出生在江南的一個小城。”徐鑄成總是這樣謙稱他的血脈之地。
宜興的小當然是實情。因為它繞城三里,直徑一里,城區人口一萬。不過這也由於他日後成了報人,行蹤遍及大河上下、北國塞外,對比那些繁華都市、通都大邑,也就顯得它的“小”。而同生斯地的筆者,在童稚時的視野里,這三街六巷,人聲喧鬧,熙熙攘攘的宜興,還視之為“大”。
宜興地處太湖之濱,江南膏沃之地。縣城山環水抱。城之南,面對重重山巒天目山余脈的銅官山,黛綠絳紫,山色隨四季而變化。城的東西郊,各有一個方圓約九里的小湖,當地人叫東氿、西氿,這“、氿”字不見於字典。東氿形長,西氿形圓。西氿在西城門外,京杭國道(南京至杭州公路)之旁。沿西氿行,只見一片汪洋,浪花拍岸,時有航船揚帆而過。岸邊垂柳野樹,春日桃花爛漫,蜂喧蝶鬧,是宜興人極佳的賞游之地。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宜興土地肥沃,物產豐盈,稻麥一年兩熟,人稱魚米之鄉。舉世聞名的紫砂茶壺與陶器,產地即在宜興。那茶壺的特點是,能夠保持茶汁泡久了也不會發霉發餿。這是由於宜興有特殊的陶土。這種陶土為別地所無,所以即使仿製也極易識破。山鄉還盛產毛竹、松杉等材木。宜興風景極好。善卷洞幽深曲折,洞中有洞,可以航船。還有張公洞,更為高大軒敞。有一處名鯽魚背,上緣一條曲折鳥道,僅可承足,兩邊巍嶺直瀉,頗像魚背,故有此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