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弟

堂弟

堂弟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táng dì。

代表著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一起長大的姊妹兄弟。分家後不算。

在母系社會;從母(姨母)的男兒年幼於己者,稱之為堂弟。

在父系社會;從父(伯父/叔父)的男兒年幼於己者,稱之為堂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堂弟
  • 外文名:Cousin
  • 拼    音:táng dì
  • 對稱稱謂:堂兄/堂姊
  • 源出:《晉唐書》 
社會區別,基本信息,本義-親堂,廣義-遠堂,基本解釋,堂弟的家庭,詞語釋義,名詞出處,

社會區別

如果是母系社會時期,堂弟一般指母親的姊妹男兒,即姨母男兒。因為你們同姓同宗。
如果是父系社會時期,堂弟一般指父親的兄弟的男兒,即伯父叔父的男兒。因為你們同姓同宗。
在父系社會,如果一個家庭男孩特別多,養不起的話,可能會讓幾個孩子入贅,或當童養婿
入贅後,在妻子家住,所生的孩子隨妻子姓。如果,叔叔伯伯或爸爸入贅,那么叔叔伯伯的孩子就不是堂親了,是從父親。
姑母沒有嫁人,而是招婿,那么姑母所生的孩子也叫堂親。因為同姓,又住在一起。
母親沒有嫁人,父親是上門女婿,那么舅父所生的孩子也叫堂親。因為同姓,又住在一起。

基本信息

拼音:táng dì
對稱稱謂:堂兄/堂姊
關聯稱謂:堂妹/堂哥/堂姐;堂兄弟,堂姊妹。
中譯英:Cousin

解釋
堂弟是中國當今較常用的親屬稱謂詞之一。“堂弟”肇始並流行於唐代,逐漸取代了原稱謂詞“從弟”。

本義-親堂

父親兄弟之子而年幼於己者稱之為堂弟(屬於親堂弟)。共祖父關係。
堂弟直呼面稱(當面稱呼堂弟本人)時,有的地方籠統地稱為“弟”,但血緣上有隔代。

廣義-遠堂

祖父的兄弟的孫子,是自己的遠堂兄弟。”堂弟廣義“可以泛指親堂兄弟和遠堂兄弟。

基本解釋

在父系社會時期;堂弟,一般是指同一個祖父,即是父親兄弟的男兒,比自己年幼者。也可以是同一個曾祖、同宗或關係更遠比自己年長的人是遠房堂弟,也稱堂弟。他們與你是同輩關係,一般是同姓,也稱“堂弟”。
在母系社會時期;堂弟,一般是指同一個祖母,即是母親姊妹的男兒,比自己年幼者。也可以是同一個曾祖、同宗或關係更遠比自己年長的人是遠房堂弟,也稱堂弟。他們與你是同輩關係,一般是同姓,也稱“堂弟”。

堂弟的家庭

叔叔(伯父)→堂弟/堂弟婦→堂侄子/堂侄媳婦→堂侄孫/堂侄孫女
叔叔(伯父)→堂弟/堂弟婦→堂侄女/堂侄女婿→堂侄外孫/堂侄外孫女

詞語釋義

爸爸同輩(爸爸的哥哥、弟弟,也就是自己的伯伯、叔叔)的孩子中比自己小的,和自己同一個爺爺的是自己的堂弟。但是父親也有堂兄弟,他們的孩子和自己雖不是同一個爺爺,但有血緣關係,是遠堂兄弟。
有的地方也稱叔伯兄弟/從父兄弟

名詞出處

資治通鑑》:“進既秉朝政,忿蹇碩圖己,陰規誅之。袁紹因進親客張津,勸進悉誅諸宦官。進以袁氏累世貴寵,而紹與堂弟虎賁中郎將術皆為豪桀所歸,信而用之。復博征智謀之士何、荀攸及河南鄭泰等二十餘人,以為北軍中侯,攸為黃門侍郎,泰為尚書,與同腹心。攸,爽之從孫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