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生態位

基礎生態位

基礎生態位是指在沒有競爭的前提下,一個物種能全部占有它的生態位。

在這個基礎生態位中,生物的所有環境條件都是最適宜的,而且沒有競爭者和捕食者。但是基礎生態位只是一種理論狀態,生物的現有的環境條件即現實生態位總是不如基礎生態位那么理想。

種間競爭能使物種的生態位限制在現實生態位,即對物種的生態位產生短期的生態影響,也就是說物種繼續保持占有基礎生態位的能力。但如果種間競爭激烈而且深入,物種可能會產生改變基礎生態位的進化反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礎生態位
  • 外文名:fundamental niche
  • 提出者:哈欽森(G.E.Hutchinson,1958)
  • 本質:實際上是一種理論上的生態位
  • 定義:某一物種所棲息或利用的最大空間
  • 特點:與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成正相關
概念,發展簡史,特點,研究與運用,

概念

基礎生態位是指一個物種在無別的競爭物種存在時所占有的生態位。

發展簡史

哈欽森(G.E.Hutchinson,1958)首先使用這術語。哈欽森認為基礎生態位實際上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生態位,並用其來假定一個物種種群單獨存在,無其他任何競爭環境資源的別的物種的干擾位前提。在這種情況下生態位邊界的設定只決定於物理和食物因素。但實際上在此生態位邊界以內總是有別的競爭物種存在要與之分享資源的,因此任何物種種群占有的實際生態位要比理論上的生態位小一些。

特點

生態位是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通過對自身環境的長期適應,能在一定柄息地內獲得生存資源,並據此形成的最大生存優勢。大多數生物的基礎生態位都是在不斷地調整中的,當處於相同生態環境下的不同種群利用的資源相近時,種群也需要調整已有的基礎生態位。這種生態位調整主要體現為增強自己的功能,擴大自己的優勢,以利於資源的爭奪。
一般而言,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生態位越多,尤其是基礎生態位越多,則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效益越好;反之,生態位越少,尤其是空閒生態位又多,則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效益就越差。
在研究種間競爭時,生態位重疊常被作為重要因子加以分析。當兩個物種利用同一資源或共同占有某一資源因素時,就會出現生態位重疊。生態平衡時,各個生物的生態位原則上是不重疊的,若有重疊,那么系統必然是小穩定的,它必然通過物種間的競爭來削弱生態位的重疊,直到平衡為止。生態位重疊有以下4種情況:①兩個基礎生態位完全一樣,即完全重疊,在這種情況下競爭優勢種就會把另一種完全排除掉;②一個基礎生態位完全在另一個基礎生態位之內,如果包在外面的物種是優勢種,它會將裡面的物種完全消滅,從而占據整個生態位空間。如果裡面的物種是優勢種,它就會把外面的物種從發生重疊的生態位空間排擠出去,從而實現兩個物種的共存;③如果兩個生態位只發生部分重疊,則兩個物種可以共存,但具有競爭優勢的物種會最終占有重疊生態空間;④基礎生態位彼此連線或完全分開,這樣物種之間就不會發生直接競爭,或者無競爭。

研究與運用

①充實生態原理認為:在生態系統中,通過緩和、協調生物種間的競爭關係,可促使現實生態位向基礎生態位轉變,甚至增加新的生態位;同時,通過配套引入新的適宜物種,最佳化生態系統的結構,可使空閒生態位轉變成現實生態位甚至成為基礎生態位。
從充實生態位原理可知道,要提高生態系統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最佳化生態系統結構,使其功能和效益最大化,必須在生態系統環境容量內努力充實功能地位弱的生態位和空閒生態位,使生態系統的生物組分間、環境組分間,以及生物組分與環境組分間各取所需、各盡所能,使生態系統內的各類資源和空間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②將生態位理論引入到土壤肥力評價中,利用GIS和土壤基礎生態位適宜度模型,對江漢平原後湖地區耕地土壤肥力進行了綜合評價。首先,確定土壤肥力評價指標體系及權係數,按照評價指標對採集的樣品進行室內理化分析;然後,根據平移·級差變換法對樣點數據標準化,計算各評價單元的土壤基礎生態位適宜度值,通過分析土壤基礎生態位適宜度值與水稻單產的關係,表明二者存在顯著相關;最後,利用聚類分析法劃分研究區土壤肥力級別,並藉助ArcGIS實現評價結果圖的輸出。結果表明:研究區土壤肥力整體較高,1、2、3、4級肥力土壤分別占33.430%、35.990%、22.701%、7.879%;引入土壤基礎生態位適宜度模型是對土壤肥力評價新方法的一種探索,其結果對農業生產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