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

城郊

城郊,指城市的郊區或者指靠近城市的區域。屬於城市組成的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郊
  • 外文名:outskirts
  • 位置:城市的郊區或者指靠近城市的區域
詞語概念,基本信息,基本解釋,福建拓榮,地理,經濟,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城郊
拼音:chéng jīao
注音:ㄔㄥˊ ㄐㄧㄠ
英文:outskirts

基本解釋

指城市的郊區或靠近城市的區域。
如:“王西彥 《風雪》:‘當運貨汽車從城郊駛出時,天色剛剛曚曨發白。’”

福建拓榮

中文名稱 城郊鄉
所屬地區 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
下轄地區 15個行政村(含109個自然村)
政府駐地 前山村
電話區號 0593
火車站 福鼎火車站
車牌代碼 閩J

地理

城郊鄉位於縣境北部偏東,東經119°47′20″,北緯27°18′20″,東接乍洋鄉,南連東源鄉,西毗英山、楮坪二鄉,北界交溪與浙江泰順萬排鄉為鄰。總面積75.77平方公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全鄉2419戶,10186人,其中畲族122人。管轄15個行政村(含109個自然村),132個村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龍溪西畔的上橋路。
城郊鄉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全鄉平均海拔676米,最高尖嶺下海拔1075米,最低梨坑村海拔368米,年均氣溫15.5℃,一月氣溫5.6℃,七月氣溫25.1℃,年降水量1973.3毫米,無霜期238天,氣候溫和濕潤。鄉轄前山、湄洋、漈頭、下村、赤嶺、福基岡、長坑、梨坑、熊透、坑裡、嶺邊亭、仙山、南岔、金家洋、靴嶺尾15個行政村。這裡屬低山高丘,可耕地面積大,土層較厚,肥效較高,是糧食和經濟作物的主產區,適宜水稻、甘薯、油菜、席草和桃、李、葡萄、柑、桔、獼猴桃等生長,雨量充足,有利於發展茶葉生產;南岔、金家洋、靴嶺尾、仙山4個行政村屬中低山,山高坡陡,人少地多,有利於發展林、茶、牧生產。全鄉有耕地9504畝,其中水田9148畝,農地356畝。
城郊因位處縣城近郊而得名。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時期,曾建立前山、金家洋、湄洋、劉家塘、嶺邊亭五個鄉和仙源、山後(仙后)、坑裡、園前、熊透、南岔、漈頭、靴嶺尾、梨□下9個村的蘇維埃政權。民國24~38年,歸屬雙城鎮,1950~1957年屬第一區管轄,1958~1960年設柘榮,乍洋兩個公社,1961年公社體制下放,設定城郊區,下轄新城、溪坪、東源、桃坑、太洋、漈頭、長坑、五蒲、乍洋、石山10個人民公社(時稱小公社),區公所駐前山。1965年2月,撤區並社,10個區屬小公社分別劃到城關、東源、乍洋三個縣屬人民公社。1980年,城關公社劃出北街、南街、溪坪、上城4個大隊後改稱城郊公社,至1984年10月改為鄉建制。

經濟

新中國成立前,境內農業落後,農民以薯米為主糧。
1950年後,人民政府多次掀起民眾性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先後興建烏岩下水庫、龍溪灌溉、發電兩用水庫,漈頭繆厝里攔河壩,坑裡水庫,各村也興修許多農田水利,並在丘陵山地封山育林和營造大量防護林,保護水土,大大降低了旱澇損失。
1979年後,大力推廣牧、副、漁和山、水、田綜合開發利用,合理安排“田裡一稻一薯,山上一茶一果,家裡一豬一菇”,擴大複種指數,引進馬鈴薯剋星1號、剋星3號,發動農民擴種馬鈴薯。
1990年糧豆種植面積15853畝,總產量4236噸,畝產267公斤,比1978年增長62.7%。全鄉推廣在山腰地種水果、茶、油桐,在溪流、水庫、池塘養殖淡水魚、鱉魚、群鴨,取得綜合效益。
1990年全鄉農業總產值36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149萬元的31.7%。在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占60.7%,林業占13.7%,牧業占17.9%,副業占7.7%。全鄉森林面積43470畝,森林覆蓋率47%,綠化程度59%;茶葉面積2968畝,年產乾茶75噸。嶺邊亭村龍井岡產的紅茶,俗稱“烏黹”,色美味佳,條索緊結,享有盛名。
民國時期,每年開春,福州茶行老闆都要水陸兼程到嶺邊亭洽談定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