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毒癮:吸毒行為的社會學研究

吸毒問題是當今中國最嚴重的城市問題之一,它不僅嚴重地影響著個人生活,同時也威脅著整個城市的和諧。《城市毒癮:吸毒行為的社會學研究》以城市吸毒人群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城市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及成癮的社會成因。作者運用個案訪談的社會學研究方法,沿著紮根理論的研究思路,通過對城市吸毒人群生活世界的描述,深入挖掘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成癮及再社會化的深層社會根源,並建構了吸毒行為的理論模型。

基本介紹

  • 書名:城市毒癮:吸毒行為的社會學研究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4頁
  • 開本:16
  • 品牌: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 作者:韓丹 張鴻雁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4113735, 756411373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城市毒癮:吸毒行為的社會學研究》為江蘇省科技廳2006年“南京市吸毒人群監控救治與戒毒關鍵技術的套用示範研究”課題(項目號:BS2006001)成果。

作者簡介

韓丹,1976年4月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成長於江蘇省南京市。200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共江蘇省委黨校、江蘇省行政學院社會學教研部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問題、城市社會學。曾在《社會科學戰線》、《外國教育研究》、《青年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9篇,參與撰寫著作一部,專著《吸毒人群調查》(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一部。
作者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媒體推薦

吸毒問題是全球性社會問題,有十分鮮明的理論研究價值。作者通過個案調查,深入剖析城市吸毒成癮問題的社會根源。這項關於吸毒問題的實證研究,方法規範,資料豐富,理論觀點鮮明,用社會學方法研究吸毒問題,有較強的創新性,是一項優秀的社會學研究成果。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宋林飛
吸毒成癮的機制問題不是心理學學科能夠獨立攻克的難題。心理學研究吸毒問題關注於個體層面,而社會學研究更多關注群體與互動。作者基於十分翔實的個案訪談資料,從社會學視角對吸毒成癮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論闡釋,增加了吸毒問題的學科視角,為多學科最終找到吸毒成癮機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心理學教授、博導 韓向前
如何矯治吸毒及與此相關的社會離異行為,是社會政策和社會工作研究的重要課題。韓丹博士對於吸毒人群的調查,為我們進行相關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對於吸毒問題的社會學研究也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該研究將個案調查和理論建構較好地結合起來,為我們加深對於吸毒問題的現狀和社會成因的理解,探索相應的解決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大學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 林卡
這是第一部由國內社會學學者對吸毒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韓丹博士對吸毒者的行為動機有較為深入的剖析,對產生吸毒問題的社會文化背景也有合理透視。這是一部將理論構建和詳盡的個案調查融為一體的著作,具有開拓破題的意義。縱觀全書,結構合理,論述清晰,是近年來該研究領域不可多得之作。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學教授、博導 范可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導論
1 吸毒人群的生活世界
1.1 吸毒人群生存狀況
1.2 吸毒人群初吸狀況
1.3 吸毒人群成癮狀況
1.4 吸毒人群戒毒狀況
1.5 吸毒人群復吸狀況

2 走上吸毒道路的社會學解釋
2.1 “成癮習性”解釋視角
2.2 “家庭”解釋視角
2.3 “社會免疫”解釋視角
2.4 “社會動機”解釋視角
2.5 比較與結論:社會成因是根源

3 吸毒成癮的社會學解釋
3.1 亞文化理論視角
3.2 生活方式理論視角
3.3 社會排斥理論視角
3.4 社會支持理論視角
3.5 比較與討論:心癮是關鍵

4 吸毒人群再社會化狀況與展望
4.1 再社會化現狀
4.2 吸食傳統毒品人群前景展望
4.3 吸食新型毒品行為的社會成因分析

5 吸毒行為的理論模型
5.1 走上吸毒道路的理論模型
5.2 吸毒成癮的多維理論模型
5.3 吸毒人群再社會化的理論模型
5.4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一:個案基本情況匯總
附錄二:症狀自評量表(SCL-90)
附錄三:艾森克個性問卷(EPQ)
附錄四:毒品種類介紹
附錄五:吸毒人群的專用術語
後記

後記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吸毒的社會成因分析——南京吸毒人群個案研究》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書稿雖已完成,但我卻絲毫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對吸毒問題的社會學、社會工作研究視角的繼續研究和工作都在開展之中。我希望《吸毒人群調查》(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和本書能夠為該領域的社會學的研究盡一點微薄之力。
在書稿完成之時,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衷心感謝張鴻雁教授。從本書的修改到本書的最終完成,都飽含著張先生的諸多心血。能夠得到張先生的親自指導,真乃人生求學之幸事。張先生的博學善聞、溫篤善誘都使我在為人和治學方面深受教誨,終身難忘。
衷心感謝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對我的培養!感謝我的導師宋林飛教授多年來對我的悉心教誨和指導!感謝周曉虹、風笑天、翟學偉等諸位教授在論文的理論與方法上給予的指正!他們嚴謹、認真的治學精神與人格魅力令我銘記於心,在此請允許我向他們表達誠摯的敬意。
感謝我的師兄——《南京日報》的卜宇總編和蘇墾廣告的經綸總經理,在我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的過程中,他們給予了我無私的支持和幫助。
感謝南京大學的林卡教授!在您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下,使得我們一起開展吸毒人群的行為矯治及愛滋病防治與干預工作成為可能。
感謝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各級領導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感謝社會學教研部全體同仁對我的支持和啟迪!

序言

中國城市化的發展中迫切需要從理論認知層面來加以證明,在當代中國城市化社會問題高發的狀態下,進一步認識城市化社會問題發生的原因及相關問題的社會屬性尤為重要。哈貝馬斯(也譯為哈柏瑪斯)的“合法化危機理論”為認識當代中國城市化發展中的社會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這一理論認知模式對於正處於“城市社會來臨的社會變遷”之中的中國城市化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思考方式,這一理論研究對於減少城市化建設中的曲折也是不無裨益的。
未來10~25年是“中國城市社會來臨”的社會整體變遷期,這期間中國將有5~6億的農業人口轉化為城市人,這將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社會與地理變遷之一,這一巨大變遷將對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有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由此直接或間接導致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農民流動問題、土地合理利用問題、城市擁擠問題、區域整合問題、地區差異加劇問題、城市人行為失范問題、城市貧困問題、社會階層變化問題、社會公平問題、房地產問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社會問題也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呈現出由小到大、由隱性到顯性、由局部到區域的發展態勢,而學術界和各級政府對相關社會問題的研究和對策準備並不充分。因此,在理論上進一步分析、挖掘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並在操作層面積極尋求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對策,十分必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