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蒂斯

埃里蒂斯

奧底修斯·埃利蒂斯 ( Odysseas Elytis,1911—1996),另譯奧迪塞烏斯·埃利蒂斯,希臘詩人和翻譯家,197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埃利蒂斯1911年11月2日生於克里特島首府伊拉克利翁,後隨家遷居雅典。1930年進雅典大學法律系,因對詩歌產生濃厚興趣,在巴黎攻讀文學,深受法國超現實主義詩歌的影響。回國後不斷發表詩作,很快便成為希臘新詩派的代表。常年客居巴黎,終生未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里蒂斯
  • 外文名:Odysseas Elytis
  • 職業:希臘詩人和翻譯家
  • 主要成就: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人物信息,作品特點,

人物信息

希臘詩人。原名阿歷波德利斯,原籍累斯博斯島,生於克里特島的伊拉克利翁城。幼年在雅典學法律,後在巴黎攻讀文學,青年時代開始寫詩。17歲時初次讀法國詩人艾呂雅的作品,認為它可能使當代歐洲的超現實主義適應悠久、豐富的希臘傳統。1935年他在《新文學》雜誌上初露頭角,成為30年代在該刊出現的優秀青年詩人之一,他早期的兩本詩集《方向》(1939)和《初升的太陽》(1943)都帶有濃厚的超現實主義色彩。1940年10月,墨索里尼軍隊進攻希臘,埃里蒂斯作為一名希臘陸軍中尉參加在阿爾巴尼亞的反法西斯戰爭。1943年他寫成長詩《獻給在阿爾巴尼亞犧牲的陸軍少尉的英雄輓歌》,1945年出版。這首詩激發了希臘人民的愛國主義,也是他的一篇成熟的作品。此後十幾年間他沒有發表什麼新的詩歌作品,只寫過一些關於美學的論文,反映出一種民族自覺和社會責任感,說明他的興趣已轉向對當代社會及文化的批判。
埃里蒂斯埃里蒂斯

作品特點

1960年他發表了一部詩集《對天七嘆》。在這些短詩里,早期的抒情氣氛減少,代之以詩人對社會和人生更深的思考。差不多同時又發表了他的著名長篇組詩《理所當然》,詩題來自希臘正教對聖母瑪麗亞的讚美歌的首句“理所當然應該讚美你”。在這部組詩中,韻文與散文交替使用,內容豐富,結構嚴謹。全詩分三部分:開始是《創世頌》,然後是《受難頌》,末尾是《光榮頌》,很象一座基督教堂的建築結構,中間部分是最重要部分。詩人把自己的感情和經歷同希臘民族的苦難歷史,把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合而為一,歸結於對世界萬物和光明未來的歌頌。這首長詩被歐洲公認為20世紀的傑作之一。1979年埃里蒂斯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金。埃里蒂斯充分繼承了希臘歷史文化,特別是古代神話的寶貴遺產,同時從現實生活中吸取養料,採用了西方現代藝術的某些手法,形成他的獨特風格。他接受諾貝爾獎金時說:“這是對整個希臘詩歌界的表揚,並引起世界對於一個傳統──從荷馬到當代始終貫穿於整個西方文明的傳統的注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