垟溪鄉

垟溪鄉

垟溪鄉引是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轄鄉。縣內林業基地之一。位於縣境西南部,境西與福建省福安市毗連,距羅陽19公里。面積51平方公里,2004年總人口0.7萬,農民人均收入2320元。2004年共有黨支部9人,其中農村支部7個,共有黨員257人,其中農村黨員218人,女黨員38人。有垟西公路接省道線分(水關)泰(順)公路。轄7個行政村。竹木資源豐富。坑口村有錫礦。以農業為主,有東木、茶葉初制等行業,特產茶葉、茶油。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數據,自然資源,效益農業,扶貧幫困,基礎設施,土地承包,人文景觀,

歷史沿革

建國時屬洲濱鄉,1952年析建洋溪、路洋、坑石3鄉,1956年洋溪、坑石2鄉與路洋鄉之一部分合併為洋溪鄉,1958年稱管理區,1962年稱公社,1983年改垟溪公社,1984年稱垟溪鄉。

行政區劃

垟溪鄉轄7個行政村:垟邊、富家垟、白海、彭坑垟、坑斗、後頭、可溪,13個自然村:垟邊、餘杭、葉家山、可溪、彭坑垟、富家垟、前垟、後頭、大山、坑斗、石塍、黃連山、雙兜垟。
2004年進行行政村規模調整,從原來13個行政村調整為7個行政村,行政村人口規模擴大到平均1083人,最小的行政村人口由原來151人擴大到518人,最大的行政村人口由原來1538人擴大到2326人,合併後村幹部數由原來的77人下降到60人。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184

2821

2363
家庭戶戶數
1673
家庭戶總人口(總)
5140
家庭戶男
2787
家庭戶女
2353
0-14歲(總)
1360
0-14歲男
715
0-14歲女
645
15-64歲(總)
3189
15-64歲男
1715
15-64歲女
1474
65歲及以上(總)
635
65歲及以上男
391
65歲及以上女
24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761

自然資源

擁有原生的錫金屬D級2653.55噸礦藏資源和豐富的輝綠岩礦產資源。儲存量大,品位較高,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烏岩嶺自然保護點垟溪林場的2222畝森林資源,根據浙江省林學院專家實地考察,植物種類有1095種,其中350種是烏岩嶺自然保護區所沒有的,有36種植物填補了浙江省植物種類的空白。

效益農業

2004年共發展薏苡500畝,種植戶達69戶,創收40萬元。扶持養羊大戶(20頭以上)52戶,存欄山羊1800隻。

扶貧幫困

2004年,落實低保戶159戶,409人,其中因病因災60戶175人,特困學生7戶15人,特困殘疾人18戶42人,特困老人18戶18人,單身18戶。在全縣範圍內第一個完成五保戶集中供養,全鄉共有五保戶9人,全部入住敬老院。

基礎設施

2004年,完成垟邊下山移民點長500米,寬10米長的水泥路面澆灌。垟邊至前垟6.25公里和垟邊至石塍6公里康莊工程正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土地承包

2004年1月開始著手土地二輪承包掃尾工作,通過半年的努力,與農戶簽訂土地二輪承包契約,全面完成全鄉土地二輪承包工作。

人文景觀

三條橋
三條橋三條橋
位於垟溪鄉和州嶺鄉的交界溪上,系貫木拱廊橋,古時候,由三條主梁架設為橋而得名。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宋紹興七年(1137)九月十三日重建,現存三條橋系清道光廿三年(1843)建,長26.63米,寬4米,離水面高10米,建橋屋11間。載入《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三條橋是泰順歷史最久遠的木拱廊橋,過橋往南不遠就是福建省的壽寧縣。正是這個三條橋,對虹橋技術“誕生於北宋”的說法提出了質疑,曾有記載:三條橋最古……拆舊瓦有“貞觀”的年號。據此有人認為三條橋的歷史比《清明河上圖》中的虹橋更為悠久。在三條橋木欄板上有一首沒有署名的詞——《點絳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