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塘國小

坦塘國小是一所老區學校,歷史比較悠久。她始建於一九四一年,校園占地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五百多平方米。解放後,學校在改危運動中又增建一千二百零五平方米的教學樓,總建築面積約二千七百多平方米,有將近四千平方米的運動場,有教師20個人,一至六年級八個教學班,學生約四百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坦塘國小
  • 創辦時間:1941年
  • 辦學性質:國小
  • 知名校友:翁超、李大安、吳增生、吳敬斌
  • 所屬地區:化州市林塵鎮
  • 屬性:歷史老校
引言,學校的辦學經驗和存在的問題,辦學經驗,存在問題,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具體目標,分年度工作目標,2008學年,2009學年,2010學年,基本策略,

引言

學校認真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團結拼博,創新提高,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每年的升學率都是名列前幾名,有目共睹;例如翁超縣長、李大安縣長、中山大學原副校長吳增生和現任化州市政協副主席吳敬斌等人都是本校畢業的學生。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不斷提高,學校發展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惑,如學校管理工作如何做到科學高效?課堂教學如何擺脫傳統的桎梏?教研、科研工作如何走向校本?名師工程如何進一步推進?學校教育品牌如何打造?等等,為了進一步明確辦學目標,理清辦學思路,積極探索有效的辦學策略,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特制定學校今後三年的發展規劃。

學校的辦學經驗和存在的問題

辦學經驗

1、形成了師生常規管理的規範。 學校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學校編撰的《學校內部管理條例》、《教師考核細則》、《值日教師職責》、《安全工作管理細則》、《崗位職責》等制度的有效落實,有力促進了學校內涵的不斷發展。
2、建設了教學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坦塘國小有愛崗敬業、善思創新,乾成大事的幹部和教師隊伍。學校領導班子年富力強、善於思考、精於管理、想大事、能創新、做實事、能幹事;教師經驗豐富、工作紮實、樂於奉獻,思維新,教育質量顯著。
3、培養了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學生群體。學校教育注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著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學生活潑好動、多才多藝、活動能力強。近幾年,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社會聲譽良好。
4、辦學特色逐步凸現,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航模、美術、攝影、籃球、田徑、舞蹈等特色項目成果明顯,促進了學生個性發展。

存在問題

1、教師對確立新理念,實施新課程的緊迫性認識不足,主動發展的意識不夠理想。
2、教育經費的投入相對不足,教學所必需的硬體設施嚴重滯後,阻礙了學校事業的發展。
3、學校教科研發展的水平滯後,不利於學校檔次的提升。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教育理論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為指導,強化發展觀念、改革觀念、創新觀念和質量觀念,以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宗旨;以創建市一級學校為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教科研為切入點,以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為依託,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總體目標

繼續高揚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兩面旗熾,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全面提升學校教育內涵,培養高素質學生群體,塑造研究型教師隊伍,構建現代化管理模式,創市一級、知名度較高的學校。

具體目標

1、建設一支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具有現代教育思想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認真組織教師學習鄧小平教育思想,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建設。學習現代化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為實現教師隊伍現代化奠定思想理論基礎。加強繼續教育,多渠道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和水平,提高教師的全面素質。加強行風建設。開展職業道德教育,自覺維護學校聲譽和人民教師形象。開展”愛崗、敬業、奉獻“的師德教育活動。增強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責任感。
2、加快推進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增強辦學活力,加強人文關懷,調動教職工積極性。
加強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增強教職工對改革的承受能力,認清深化改革對促進學校繼續發展的重要意義。積極穩妥地實施教師考核制和聘用制。做到嚴格考核、評價公正,受聘教職工必須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3、加強過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強化教育教學管理,嚴格執行上級教育部門的教學要求,把教育教學常規的管理重點放在過程管理上,使常規管理落實在平時。紮實有效提升教育教學研究水平,認真建立校級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學校課題研究要涵蓋所有學科。每年都有教師論文或總結、設計等在鎮以上級別發表或獲獎,並逐漸增加。
抓實、抓好教學質量,重點要抓好教導處、教研組和年級組的工作。對全體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考核及總結反思進行科學評定。
認真實施新課程標準,更新教育觀念,滲透新課程理念。注重新課程理念在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環境課程中的體現,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放在首要位置。
4、提升教育服務品位,完善學校設施,最佳化學校環境,努力擴大學校辦學聲譽。將學校辦成溫馨和諧、充滿人文氣息的學校

分年度工作目標

2008學年

1、啟動形象工程,設計有品位的校園文化。
2、修訂學校常規管理制度制度,構建適應新課程發展的常規管理制度。
3、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達92%以上。
4、開展校級的教研活動2次以上。
5、認真開展“兩課兩反思”課題的研究,做好課題方案的撰寫和申報及前期研究,並做好資料的收集。
6、爭取有五篇以上的論文、案例等獲鎮級獎勵。
7、體育和藝術教育成果較前一年有較大提高。
8、提高各學科教學質量。

2009學年

1、美化學校環境。
2、教師的論文等在鎮級獲獎5篇以上。
3、繼續開展“兩課兩反思”科研課題研究,做好中期研究及資料收集。
4、各學科成績在前一年基礎上做到穩定中有升。
5、體育和藝術教育成果較前一年有較大提高
6、創鎮先進學校。

2010學年

1、進一步完善教學設備。
2、進一步美化學校環境。
3、繼續改革和創新學校各項管理制度。
4、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幫助教師成長。
5、爭創先進學校。

基本策略

規劃的落實,需要學校做好組織保障工作,首先組織學校中層幹部,教研組長認真學習,在教師中充分動員、宣傳,使教師理解規劃的實施對學校發展的戰略意義,創造規劃實施的良好輿論和氣氛。從領導到教師要通過學習,反思與研討,轉變觀念,形成新的教育觀、道德觀、課程觀、教學觀、科研觀、管理觀,為規劃的實施提供堅實的保障。
1、組織保障
學校本著職權清晰、責任明確、高效的原則健全組織機構。黨政工齊心合力,發揮各自功能,共同服務於學校發展。校長對學校事務全面負責,協調學校對外關係,整合學校辦學資源,合理安排學校工作;校長履行行政管理職權,加強黨員教育,讓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能夠及時把優秀教師吸引到組織中來;做到關心教師,豐富教師文化生活。
2、資源保障
加強後勤管理制度,使學校校產管理、財務管理走上規範有序的軌道,為推進教育改革創造條件。合理使用學校有限的辦學資金,調整經費使用結構,保障辦學條件、教師培訓、新課程改革、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避免資金使用上的無謂浪費和低效。
3、師資保障
加快建設一支適應教育現代化需要、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充滿活力、富有創新精神的新型教師隊伍,教師教育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師教育質量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加強新課程師資培訓、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落實教師考核制度和聘任制度。
4、評估保障
為落實規劃的實施,學校、年級要制定相應的年度、學期工作目標和計畫,形成較詳盡的計畫方案體系,把規劃內容落實到位。學校根據規劃的內容,每學年評估,監督規劃的實施,並及時調整、修訂規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