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市打新婚

坎市打新婚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坎市鎮,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一日,坎市鎮有萬丁之稱的盧姓人都要舉行“打新婚”活動。這一天,北自高陂、虎崗,南自撫市、龍潭,東自培豐、田地,西自堂堡、合溪,到坎市做客的、看熱鬧的特別多。

當日中午,賓主酒足飯飽之後,就紛紛趕往坎市東北隅的祠堂排去看“打新婚”。只見祠堂排人山人海,香菸裊裊。兩祠中間草坡凹陷處的“林婆太”墳地(沒有墓頭,俗稱“天葬地”)前,寬闊的布篷下拼起6張八仙桌作為祭壇,上面放著坐式宮燈、燭台、精雕果品盒和各種鮮花盆景,擺滿牲儀、熟食、糕餅、糖果、蜜餞,有20多行,每行9盤,縱橫筆直齊整。祭壇前的左右兩邊,各擺放一頭宰淨的豬、羊。祭壇左右及前方的空地上,小商品攤、冷飲攤及花燈攤,一個挨著一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坎市打新婚
簡介,過程,

簡介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一日,坎市鎮有萬丁之稱的盧姓人都要舉行“打新婚”活動。這一天,北自高陂、虎崗,南自撫市、龍潭,東自培豐、田地,西自堂堡、合溪,到坎市做客的、看熱鬧的特別多。

過程

當日中午,賓主酒足飯飽之後,就紛紛趕往坎市東北隅的祠堂排去看“打新婚”。只見祠堂排人山人海,香菸裊裊。兩祠中間草坡凹陷處的“林婆太”墳地(沒有墓頭,俗稱“天葬地”)前,寬闊的布篷下拼起6張八仙桌作為祭壇,上面放著坐式宮燈、燭台、精雕果品盒和各種鮮花盆景,擺滿牲儀、熟食、糕餅、糖果、蜜餞,有20多行,每行9盤,縱橫筆直齊整。祭壇前的左右兩邊,各擺放一頭宰淨的豬、羊。祭壇左右及前方的空地上,小商品攤、冷飲攤及花燈攤,一個挨著一個。
坎市打新婚
下午2時許,嗩吶、管弦齊奏,“打新婚”活動的第一個節目“新婚祭”正式開始。主祭是上年的“新婚頭”(第一個結婚的後生),他的後面齊刷刷分行站著參加祭禮的,個個都是新郎官。以往,主祭的新婚頭必須穿長衫馬褂大禮服以示莊重,現.在則時興穿西裝。儀式井然有序地進行。當銃炮聲響起,新郎官紛紛向老祖宗頻頻跪拜時,忽然一個鳴鑼的人從左邊的祠堂里快步跑出來,後面兩個壯漢攙扶著一個“酒醉公”。“酒醉公”滿面通紅、醉態可掬、踉踉蹌蹌地走來。只見他身穿長袍,頭戴禮帽,帽檐下壓著一張神符般的“血紙”,右手擎起一根紙做的紅滾筒(俗稱“面棰”),上面寫著“早生貴子”四個字,樣子滑稽可笑。場上的人頓時騷動起來,你推我搡,你穿我插,都往“酒醉公”身邊擠去。“酒醉公”在林婆太墳前叩頭作揖兜一個小圈之後,繞過祭壇來到跪在祭壇前的主祭新郎官身旁,舉起“面棰”,對著新郎官,從左肩到右肩上下不停地“打”起來,一邊“打”,一邊念念有詞:“早(左)生貴子,又(右)生貴子。”接著從他的脊樑自上而下又“打”一遍,口念“雙生貴子”!旁邊看熱鬧的後生,個個捧腹大笑。俏皮的還會大聲嚷上一句:“今年‘打’你,明年生子!”之後,“酒醉公”又揮舞著“面棰”朝著每一個新郎官一路“打”下去。有些新郎官不好意思,看到“酒醉公”來了,爬起來倏地鑽入人叢之中,但誰也逃不了,不用“酒醉公”追趕,早已被別人“抓”回來送去“挨打”。這就更把眾人給逗樂了,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
就在“酒醉公”“打”新郎官之時,五六個後生早把幾籮筐鞭炮搬到林婆太的墳地上頭,幾串幾串聯起來不斷燃放。震耳欲聾的聲響把“打新婚”活動推向高潮。整個活動持續兩個多小時才告結束。
坎市“打新婚”習俗由來已久,大約有500年的歷史。有關它的來歷,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坎市盧姓五世祖林婆太生前為人慈祥和善,平日喜歡跟孩子們一起玩,常常看他們做遊戲。臨終時她特意囑咐,以後祭掃時要讓她再看到孩子們嬉鬧的場面。後代子孫們便借一年一度的“新婚祭”,模仿《二十四孝圖》中老萊子“戲彩娛親”的故事,通過“打新婚”的活動來讓老祖宗高興高興,既表示孝道,又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
其實,“打新婚”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圖吉利。過去,人們羨慕並祈求“三多”:多福、多壽、多子。青年男女結婚後,首先盼的是早早生個兒子。因此,在“打新婚”過程中,讓“酒醉公”手持的“早生貴子”面棰“打”一下,那是很吉利的,是討好彩頭。這個“酒醉公”貌似“丑角”,卻不是誰都可以充任的。他必須是年高德劭、子孫滿堂,而且是夫妻均健在的男性,即“多福、多壽、多子”之人。所謂“打”新婚,其實只是將紙做的上寫“早生貴子”的“面棰”,往新婚者身上輕輕滾動幾下而已。
再者,過去親朋戚友一年到頭難得相聚一次。“打新婚”活動也就為探親訪友提供了一個機會,藉以交流聯絡感情,因此,它又是親友間溝通感情的載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