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誕

地藏王,一個玉林民間傳說掌管一方百姓生死壽限的神。

每年到了他的生日,玉林話叫“誕”,四面八方的百姓便會蜂擁而來,進恭祈福。到這一天,地藏堂內擠滿了來參拜的百姓。 農曆七月三十,是一個宗教節日,名為“地藏節”,這是漢族秋季的一個重要節日,在百姓、尤其是老年人中很有市場。 這天,是地藏菩薩應化中國的涅槃日。國內以及香港很多寺院或淨室,都要舉行地藏法會,紀念地藏菩薩。從《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可知,因其是提倡孝道,重點超度救濟父母,與中國人提倡孝道,百善孝為先,慎終追遠之傳統觀念相合,故此地藏菩薩在中國深受民間所尊崇。 相傳,有新羅王子發心出家,名地藏比丘,於唐太宗貞觀四年,來中國參學。隨處參訪,游化數年,後來到安徽省九華山,見深山中有盆地,就在此山結廬苦修。 不知過了多少年,地方官紳諸葛節游山時,發現了這個和尚,住的是石洞茅篷,破鍋殘粒,生活異常艱苦。於是向前詢問,得知原來是新羅王子,遠來中國求法。諸葛節深感未盡地主之誼,便發心提倡,為地藏比丘修建寺院。九華山主姓閔,家財甚富。建寺必得請閔公布施山地,閔公對地藏比丘也非常敬仰,問他要多少地,地藏答道:“一袈裟所覆土地足矣。”誰知地藏以神通力,袈裟一披,蓋盡九華,閔公就將整個九華山地,全部布施供養。 閔公為地藏護法,其子也隨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為地藏的侍者。現在所見的地藏菩薩像,兩旁有一老一少比丘,即閔公父子。寺院建成後,各方來參學者很多,新羅國也有不少人來近親供養。九華山既高且深,寺眾較多,生活就成了問題,連煮飯還要摻觀音土。 後來新羅國王得悉,馬上派人送來糧食供養。地藏比丘一直領導苦行的道場,至唐開元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涅槃,在世九十九歲。當時,大家都認定:地藏比丘實為地藏菩薩的化身,是地藏菩薩來中國的應化,所以稱之為地藏菩薩。而九華山即成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亦即稱為中國四大名山之一了。特別是每年農曆七月三十,九華山香火尤為鼎盛。地藏菩薩自有他特殊的因緣感應,才能得到民間僧俗一致的尊敬信仰。 又有傳說,地藏是在釋迦即滅以後、彌勒佛未生以前,世間眾生來以救苦的一尊菩薩。地藏王曾經發誓:他要在普度眾生以後始願成佛,因此常常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救助苦難。有的佛書上說地藏王就是閻羅王的化身,是一次向面目出現的陰司主宰。 在過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廟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特別是南京的清涼山相傳為地藏王菩薩修煉之所,從月初起燒香膜拜者就絡繹不絕,到二十五以後尤為興旺,清涼山上山下遊人很多,到處設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式各樣,一直到月底過了,方才停止香火,這叫做“益山門”。 江南一帶,如常州地區東郊三官堂為集會之所,拜香的人絡繹不絕,農民都於這天將田具及木製品陳列於路邊任人購買。如皋縣和泰縣都於晚間用各種顏色紙剪成荷花瓣形狀,貼上碗口一周,碗內放只酒杯,燃以燈芯,放在門前,家家如此,叫做“地藏燈”,亦稱“碗兒燈”。 蘇州等地區,是晚人家各在庭院四角,幾重門以及圍牆下遍插棒香,同時點燃,叫做“燒地頭香”,俗稱“燒狗矢香”。傳說,元朝末年,張士誠統治蘇州時期較得人心。死後蘇州人還懷念他,就借用地藏節燒地頭香的形式,寄託他們的哀思,名為“燒九四香”,因為張士誠的乳名叫“九四”。日子一久,“燒九四香”便訛作“燒狗矢香”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