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模型

地球模型

地球模型,是描述地球內部結構和性質的一種模型。是由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傑弗雷斯(Harold Jeffreys),美國地震學家古登堡(Beno Gutenberg)和布倫(K.E.Bullen)等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知識給出的不同類型的地球內部密度、彈性模量及重力分布的地球模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球模型
  • 外文名:Earth model
  • 含義:描述地球內部結構和性質的模型
  • 設計者:傑弗雷斯
  • 作用:固體潮研究
簡介,作用,建立依據,發展完善,現代地球模型,

簡介

地球模型描述地球內部結構和性質、特徵的一種模型。現常用的參量地球模型(簡稱PEM)提出 於1975年,其參量作為通化半徑 R(即地球半徑6371km) 的函式, 給出了從地表至地心的密度、壓力、 重力、不可壓縮係數及剛性等數據。 此外,還有為研究地球形變而提出 的彈性地球模型、剛體地球模型、竹內均地球模型、莫洛琴斯基地球模型及標準地球等。在幾何結構上有徑向不均勻性和橫向不均勻性;在物理屬性上與地球總質量、轉動性量、地震波記錄資料以及地熱、固體潮、岩石的高溫高壓實驗資料相符合,也符合大地測量、地質學和地球化學等觀測資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球模型將更接近於實際情況。

作用

地震學和地震預報研究中,地球模型參數往往是一些反演和理論計算的基礎。在校驗地震前兆觀測與固體潮研究中,可根據地球模型參數並考慮地球液核動力效應等,計算出地麵點的洛夫數,將它們與實際觀測資料分析得 到的洛夫數相比較。如果某一種模 型計算的結果與實際觀測的結果最為接近,則認為該模型較符合地球內部的真實結構。按照較完善的地球模型,可從洛夫數的時空變化進 一步研究地殼和上地幔的構造和運動。

建立依據

根據地震波的速度,地球可以分成地殼、上下地幔和內外地核。在殼慢邊界,縱波速度從6—7km/s跳到8km/s,這是一個速度間斷面。其埋深大約30一60km,是1909年南斯拉夫學者莫霍諾維奇研究Pn震相時提出來的,故稱莫氏面;以下速度繼續增加,在2900km處突然從13km/s下降到8km/s左右,這個界面是1913年由古登堡首先發現的,故稱古登堡面;地核中的速度又慢慢開始回升,大約在5000公里左右出現整個地球的第三個間斷面,這就是1936年羅曼(Lohmann)發現的內外核界面。從本世紀初開始,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少地球模型,但它們都大同小異,對地球結構的認識正逐步深入,這種深入主要體現在研究橫向變化,各向異性和非彈性等三個方面。地球模型正日趨完善。

發展完善

布倫的分層模型
布倫根據傑弗雷斯(1939年)提出的速度分布,將地球劃分為A,B,C、D、E、F、G七層。後來又根據新的資料把D分為D'和D"。如表2—3所示。由地球的速度值還可計算的其他物性資料,如密度,壓力,體變模量,切變模量。
安德森—哈特模型
上述布倫模型,1963年以後就無重大變化。在1976年安德森和哈特提出了一個新的地球分層模型,他利用了體波、面波和自由振盪的資料。
安德森—哈特模型的分層特徵:這裡地殼仍稱A層,莫氏面以下至375km叫B層。在B層內從莫氏面至低速層的頂面稱為蓋層(海洋蓋層為40km,下面是180km的低速層,大陸蓋層厚達150—200km,下面是很薄的低速層,有時甚至缺失),在低速層下面, 即從250—375km的介質較為均勻;再往下375—600km稱為C層,B層和C層合稱為上地幔,700kin以下至2885km稱為D層(下地幔),2900—4900km為E層, 即外核。外核至核心速度變化顯著。
初步參考地球模型
簡稱PREM,這是1980年5月國際地球標準模型委員會推薦由多依旺斯基(Adam M.Doi won—ski)和安德森(D.L.Andorson)教授提出來的初步參考地球模型,作為當前國際上臨時的地球參考模型,供參考對比和使用。這個模型在1981年第21屆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上正式通過。

現代地球模型

在1981年的國際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學協會會議上通過的“初步參考地球模型是一個占有資料最豐富、使用算法最先進、給出的數據表格最完善、至今仍廣為採用的現代地球模型。
PREM是一個波速只隨深度變化的“平均地球”模型。該模型一開始起算時,就承認地球內部的下述主要區域:①海洋層;②上地殼和下地殼;③低速帶上部的區域(LID);④低速帶(LVZ);⑤在低速帶和400km深度間斷面之間的區域;⑥跨越400km和670km間斷面的過渡帶;⑦下地幔;⑧外核;⑨核心。
PREM模型主要使用了三類資料:①天文一大地測量資料;②自由振盪和長周期面波資料,選用了900個高精度本徵振盪周期觀測值;③體波資料,選用了200萬個P波到時數據和25萬個S波到時數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